第一百八十五章大唐盛世梦
李世民接过折扇,魏征便开口说道:“陛下,近日臣冒死同陛下说这些话,陛下没有治臣死罪,臣的命便是陛下给的了,不过,臣现在还不能给陛下,现在臣还是属于大唐的,若是有朝一日,陛下想取去,尽管拿!”魏征的话将李世民逗得哈哈大笑了好一阵子,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跟着哈哈大笑了去。
“魏征啊!别人都说你是个二愣子,你知道这二愣子什么意思嘛?”李世民看着魏征问道。
“回陛下,臣不知!”魏征快言快语道。
“哈哈哈,朕告诉你吧!在这关中平原,二愣子的意思就是横冲直撞的一头公牛,可是这公牛能够横冲直撞,就说明它有着使不完的力气,若是将公牛驯服好啦,不仅能够犁地,而且能够犁的地是别的黄牛所不能犁的地!”
李世民说罢,将那跪在地上的我正连忙拉了起来。
“你不仅是个二愣子,还是个有文化的二愣子,更是个敢说话的二愣子,朕不但不会责罚你,还要嘉奖你呢!”说罢,李世民从腰间取下一块儿玉佩,朝着魏征递了去。
“记着,这玉佩能够抵你一命,正如你所说的,如果有一天大唐不再需要你了,或者大唐错怪你了,朕不得已要取你的性命,你就将朕今天给你的这双龙玉佩还给朕就好啦!”
李世民说罢朝着天空抬起头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着身旁的三个人笑道:“大唐能够得三位国公,真的是大唐之幸啊!”
说罢,李世民才朝着这扇子上看了去,随着手臂轻轻的挥舞,一阵墨香缓缓的飘进鼻腔当中。
众人仔细看去,只见上边写的便是些治国理政的方略和魏征苦心写下的辞藻。
“好,这个好!”李世民一边看着,一边忍不住大声说道:“嗯,房爱卿,这前朝之事和朝廷之中,更多的官员没有具体的职务,之事领着大唐的俸禄,却不干些为国为民之事,这一点,朕和魏大人想到了一起,只能派你去最合适!”
说罢,看向一旁的房玄龄,魏征也笑了笑,向房玄龄看了去。
“除你所带的车辆和人马,朕再特派些文臣武将随你一同前去,你们要考察全国,重点在于巡视,若是发现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之事,便不等上报,随即就处置了去!细则随后咱们再来定夺。”
李世民看着扇子上写着的这些话,一会儿读的高兴,一会儿又连连点头。
“陛下,臣以为,将这些大小官员的等级罗列清楚,将冗余之人一一清楚,咱们还需要又公示制度啊!”房玄龄看着李世民和魏征说道。
“那以爱卿所言,应当如何啊?”李世民看向房玄龄问。
“臣以为,要想大唐吏治清明,必须要有监察和公示的制度,这一点,可以放在宣政殿上,有一处,臣以为是绝好的地方!”房玄龄说罢,李世民连忙接着问道。
“什么绝好的地方?且说来听听。”
“宣政殿和宣和殿的屏风上,记录唐朝的都督、刺史等大小官员的功过对比,有功的按照奖赏制度来,有过的,按照大唐的律令来,唯有法度公正才能深的民心,更能政治清明啊!”房玄龄望着李世民说道。
“嗯,这个可以!不过所有的都督、刺史必须得陛下亲自选派,而且要规定着五品以上的官员要到长安城中,轮流做这中书省值日事宜,以便朝廷随叫随到!”魏征连忙补充了一声。
“是个好办法,可是眼下,咱们是不是要先解决这东突厥三番五次的前来犯我边境的问题呢?”杜如晦看着魏征和房玄龄说的高兴,便连忙说了一声。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嗯,这治国理政是为了百官能够自检自励,目前,咱们已经定了东南,接下来该去西北了,看来西北地方倒是得找些熟悉地势地形,有些作战经验的人,一同前往。”
“啊?一同前往?陛下要御驾亲征嘛?”一旁的魏征连忙问道。
“是啊!陛下,这大唐的额朝政不是还要您来……”房玄龄连忙说着。
看着李世民坚定的眼神,房玄龄没有继续说下去。
李世民看了看三个人笑着说道:“今天听到三位爱卿如此说来,朕觉得朕的心就像是这小河中的鱼一样,自由自在,安定有序,不管外边的环境如何的乱,可是朕这心中安稳得很呐!”
“就按照刚才所说,你们近来,先在宫中将系统的方案给朕制定出来,等朕从西北回来,给你们带上一份儿团圆的礼物,你们也得给朕送上这治国理政的礼物才是!”
李世民说罢,看着一旁的几名御林侍卫叫道:“通知大唐的文武百官,明日卯正二刻到含元殿外,朕要召见他们,有大事商议!”
“遵旨!”两位侍卫点头回答了一声,便向后退了下去。
李世民知道,自己这国家统一之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眼下是突厥,还有薛延陀、回鹘、高昌、焉鮱、龟兹、吐谷浑等等的地方,要是一日不除,大唐一日都不能坐享安宁。
而想要成为万世景仰和后世顶礼膜拜的好皇帝,必须要付出前人所没有的那些努力才行,只有社会安定,人民富足才能实现自己的大唐繁荣梦。
东突厥这边,吉利可汗听突厥国师说已经将李星缘等人留在了这温泉关的城中,心中还是十分的高兴,近来,乌苏那边又传来了冶铁的有关情况,已经给第一批的侍卫们使用上了最新的工具。
“你再找人问问,看看这大唐的使节还会些什么,一定要学习汉人的长处,我们才能够一举击败汉人,只有如此,咱们突厥才能够做得天下一统。”
吉利可汗看着眼前坐着的突厥国师,连忙说了一声。
那突厥国师点了点头说道:“可汗,恭喜可汗,即将成为天可汗,微臣甘愿将家奴和侍卫们派去帮助冶铁!”
“哈哈哈,好,难得国师一片忠心,准了,就按照国师所言,加大炼铁力度,保障突厥的武器装备。”
突厥国师得意的笑了笑,内心想着:“乌苏,你这小子的好日子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