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窝里斗
第63章窝里斗忽视掉了常大人的话的萧雅文,还在不停地殴打的余妃,有人上前来拉住她,可现在的萧雅文早已陷入了发泄愤怒的境界中无法自拔,两个人高马大的侍卫都险些没有拉住她。
但她的动作停滞在了紧跟着常大人话后的那一句。
余妃也愣住了。
“皇、皇上?”常大人僵硬着身体转过去,看向逆着阳光走来的李迹廉,有些恍惚的看不清楚那人的模样,于是他有些犹豫的开口问道。
李迹廉低下头,轻声嗯了一句。
随后整个大理寺央央跪下来了一大片。
“参见皇上。”
浩荡的声音在大理寺内同时响起,最后只剩下李迹廉以及他身后跟随的众人未有动作外,其他人都是一派匍匐模样。
不……还是有例外的。
比如萧雅文和余妃。
萧雅文是觉得有点不敢相信,她以为、她以为李迹廉不会管她的,可现在是什么回事?是她的错觉么?
她的想法消失在了李迹廉绕过那群跪倒的人身边走进来过后。
眼泪刷的一下掉了下来。
“奴才拜见皇上。”就连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李迹廉一眼就看见了她下巴上的红印,皱着眉头朝着她快步走过去,而后蹲下身子,“你下巴是怎么弄得?他们居然敢刑讯?”
后面一句话声音冷硬无比。
听到这话的常大人不由得面色惊慌,赶忙哭喊着解释道,“冤枉啊皇上,臣怎么敢刑讯?这、这伤……”
萧雅文没有回他的话,只是抹了抹眼泪,一脸平淡的道:“回皇上,这是余妃娘娘踢的。”
“你说谎!”一旁趴在地上不敢让李迹廉看清自己如此狼狈模样的余妃,原本听到李迹廉关心萧雅文的时候就不由得恨恨的咬紧了牙齿,一听到萧雅文说是她弄的,就更加气愤了,抬起头立刻指着萧雅文说道。
萧雅文只是回了她一个平淡无波的眼神,没有了刚才的疯狂,却更加让人觉得害怕。
余妃指着萧雅文的手指不由得抖了抖,随后又坚强的继续指下去,“你不过是个奴才,居然敢如此对待本宫!”随后画风一转,看向李迹廉的时候,哭得梨花带雨,声音也似柔弱无骨,“皇上,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
李迹廉不是没有注意到余妃此刻的模样,只是一进来,他眼中所能够放下的,也就只有萧雅文一个人罢了。
但此刻余妃找上门来,他也不好忽视。
余妃看着李迹廉将目光转移到她的身上的的时候,笑容逐渐变得开心起来,可李迹廉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却让她彻底没了希望。
“你这身伤,是小陶子打得?”李迹廉问道。
余妃点点头,适时的当初她的柔弱。
萧雅文在一旁冷眼旁观着,心中却隐隐燃起了一把希望的火。
李迹廉起身,没有继续下去这个问题,而是站起来,对着仍旧跪在地上的人,道了一句免礼平身。
不多时,周围被人吩咐着收拾干净。一切皆变得井然有序,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首座上的人变了。
萧雅文依然跪在中央。
许久,李迹廉才放下方才记录的报告,看向正在下方站着的常大人,冷声开口,“你这大理寺审判,是闲这位置太舒服了么?”
一句话,就足以让那常大人变得惊慌起来,立刻跪倒在地,下意识的向李迹廉求饶道,“请皇上恕罪,微臣、微臣也是逼不得已的啊。”
李迹廉轻弄着台上的惊堂木,满不在乎的开口,“逼不得已?”
静思坐在一旁,低着头看不清楚神色,但萧雅文注意到,这人已经开始在不自觉的搅弄起手指来了。这是紧张的表现,或许……静思他们这次做的事情,三王爷并不知情也说不定。
常大人已经慌了神,他从一开始就对这件案子报以可以完美结束的想法,因为想着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奴才,即使会有人在一旁旁听着,但他只要在言语上多引导引导,那小太监必定会伏法认罪。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以为的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太监,居然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而且居然还敢胆大包天到殴打宫廷娘娘。
萧雅文也觉得自己十分大胆,那一刻真的是忍不住了才动手,心想着不过就是个掉脑袋而已,再受那两个人这样陷害下去,怕是死也是趁早的事情,还不如干脆一点先去打个痛快再说。
不过那两个女人的战斗力也真弱,打几下就不行了。静思还好,在起初摔了一跤之后受到萧雅文的攻击很少,所以余妃才是真真正正的承受了她大部分的攻击。
然后就去请太医了。
常大人的目光偷偷的看了一眼静思,发现她也有些不安的情况下,心中警铃大作,想着这女人必定是保不住他了的,倒是要干脆一些,说不定皇帝还能看见他主动承认错误的情况下从轻处罚。
所以常大人跪着朝前爬了几步,为的就是离得李迹廉近一些,然后大声道:“皇上,微臣本来秉公职守多年,这一次纯粹是因为微臣被人胁迫啊!”
李迹廉唇角微勾,似乎是在听他说的话,又似乎没有在听,只是手里头把玩着之前人送给他飞镖。
萧雅文看着有点心慌。
那边常大人还在说着,“是三王府的人,前来找微臣,说是要让臣将一个人用合理的程序判死刑,并且还抓了微臣的家人!”
虽然后来并没有被抓,只是为了让他答应下来而提出来的威胁而已。
但那人必定是三王爷,他一个小官还没那个能力去与三王爷斗,更别提那三王爷还敢与当今圣上敢正面相碰了。
静思再也坐不住了,蹭的一声站起来,身后椅子因为她的这样一个动作在地面上重重的向后滑动,一阵刺耳的声音顿时响了起来。
“常大人!你可不要什么事情都往三王府上推,不过是个低贱的奴才而已,我们三王府还不曾会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