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猜测出的答案
第86章猜测出的答案
李褚风最后有没有采纳静思的建议,静思不清楚,她唯一知道的是,余妃那边传递过来的消息,顾相的求情使得皇上开始松动了。那日从大理寺回来之后,余妃就被打入了冷宫。余妃的罪名一出来之后,听后的顾相当场昏迷,等到恢复了身体之后,才日日到皇上寝宫前去求情,不求皇上能够放过余妃,只是请求能够让他们父女二人再见一面。
李迹廉一直都未曾答应。
直到这段时间萧雅文的事情爆发,顾相找准了时机之后又逐渐开始向李迹廉求情。听说李迹廉念在顾相劳苦功高的份儿上,决定再给余妃一个机会。
而余妃,则是希望静思在李褚风旁边吹吹枕头风,能够让余妃出来之后有足够的其他精力,去对付萧雅文。
这边众人想的极好,那边萧雅文却是在养伤的过程中百般煎熬着。
李衡铭在奇缘庄住了下来,季伏没有空照顾萧雅文的时候,一般都是他在照顾,虽然季伏在的时候他依然在。
戚阊在期间过来找过他,在发展他并不是被奇缘庄的人绑架了过后失去消息,这才安心的离开。
萧雅文的伤很严重,被簪子扎到的地方在一段时间内都血流不止,最后还是季伏请来了燕盈之后才成功止血。
“这丫头伤得太重,最近不能搬动她,你们最好夜里有个人看住她,这生肌膏药效不错,但会让人疼痒难耐,你们夜里看好她,不要让她抓挠伤口。”
燕盈是奇缘庄药卢的招牌,那些到了宫中依然被当成珍品的药膏皆是出自她的手。李衡铭知晓这奇人居然在奇缘庄的时候,还不甚感慨了一番。
季伏本想在夜里守着萧雅文,可奈何朱管事强烈阻止,最近奇缘庄也有大批事情正等着他处理,如果在夜里再挤出时间去看守萧雅文,即使季伏有一个好身体,也是经不住这样熬的。
最后这个重担落在了李衡铭的身上。
季伏虽然有些不放心,但李衡铭却是拍拍胸脯保证了自己绝对不会偷懒。而燕盈也为了方便李衡铭做事,而派了两位姑娘在萧雅文的房里。
整个奇缘庄,也就只有燕盈的那里有丫鬟。
“那丫头就是你认得妹子?”阁楼中,一身青色薄纱裙的燕盈手里正拿着草药,一边对着坐在身后品茗的季伏问道。
“是。”季伏点点头。
燕盈淡淡开口,“这不像是你的性子,居然会在大街上捡人当做自己的妹妹。”
季伏轻笑出声,放下茶杯,自嘲的开口“我也觉得不像。”他顿了顿,眼神透过窗户看向远方,“那日在街头碰见她的时候刚开始还没觉得什么,结果你知道么,她居然看见我的那一刻,就哭了。”
“哭得莫名其妙。”燕盈做点评。
季伏点点头,附和道,“是啊,哭得莫名其妙的,但我总不能放任她就这样哭下去,毕竟我俩也是为了救一个孩子而相遇,我以为她是不小心撞到了哪里才哭的。”
季伏顿了顿,视线转回到手中的杯盏,而后幽幽的开口道,“后来,我才发现,她应当是认识我的。可相处了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她对我是完全陌生的,稍微一想,觉得我熟悉,但却又不认识我的,除了是通过我弟弟季信,我也想不出来会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了。”
“阿信么……”燕盈捣动草药的手蓦然顿住,回头看向季伏,“这么说来,你有阿信的消息了?”
季伏苦笑着摇摇头,“没有,但……我也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阿文是在宫中当差,她曾说在那之前,她都没有出过宫,这样子能够看见阿信的地方,也只有宫里了。”
“阿信……应该也是入了宫。”他弟弟怕是没有那个好运气,在有一手好厨艺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七王爷和皇上的庇护。
再说,以他弟弟的身份,入宫……也只能够是去当太监。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两个人才得以相识,萧雅文才得以知道有季信有他这么个哥哥存在。
“这么说来,你那个便宜妹妹应该是知道阿信的消息的,她没有告诉你?”燕盈再度问道。
季伏摇了摇头,“没有。”
燕盈有些气愤,“那人难不成是想霸占你,好让你为她死心塌地?”燕盈脑海里满是这种画面,最后有些受不了的站起身来,准备去找萧雅文算账。
却被季伏接下来的话,给顿住了身体。
“我想她不是不告诉我,而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在她遇见我之前,阿信就已经死了。”季伏的声音里有了哽咽,他一直徘徊在心头的答案在这一刻已经明显显现,之前就一直怀疑萧雅文的突然出现。
如今想起来,也并非突然,只是在恰定的时间里撞上了他而已。
阿信已经离开了,这是季伏在心里头做出的所有推算中最为合理的结果。
他也曾想过,是不是阿信因为成了太监,而不敢再见他?所以只能通过萧雅文来传递他的消息,让在深宫中的他得以有精神慰藉?
可他了解自己的弟弟,这样的结果根本不成立。
尤其是萧雅文初次见到他的时候,那场莫名其妙的流眼泪。
燕盈也反应了过来,“所以,那丫头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会哭,会是因为季信一直说要找你,可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没有等到?”
燕盈的声音落下之后,留给季伏的,只有一个无声的点头。
眼角的泪水止不住。这是季伏这么多年来第二次哭,一次是因为回到了江南之后发现自己的家族只剩下他和他弟弟二人,近乎灭门的痛苦让这个男人趴在废墟之中痛哭出声。
第二次,便是现在。
燕盈没有想到不过是提到萧雅文的一句话,就牵扯到了这么多的事情。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够上前去轻轻的搂住了他,声音轻柔的在他耳畔响起,“在这里,想哭就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