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承认心思
第58章承认心思李公公也想着比较不是聊此话题的好时机,想着,朝着李迹廉一弓身,“皇上,请移步膳厅吧。”
说完,李公公便现行一步,可还未走多远,就听见李迹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公公,你觉得……一个男人,喜欢上另外一个男人,是因为什么?”李迹廉这话说得有些不清不楚的,或许就是连他自己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问的是萧雅文对他的感情,还是他心中对萧雅文的感觉。
李公公紧握的双手紧了紧,听见李迹廉的话面色大变,转身小跑至李迹廉的身边,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皇、皇上,你这是……这是?”
李迹廉睁开眼睛,视线紧紧地盯着头顶那边红色房梁,半晌之后,才缓缓开口道:“朕也不清楚,前些日子……他,似乎在向朕表明心意。”
李迹廉身在深宫中,虽说从小受宠到大,可那只是在母后的逼迫下使得自己变得更好,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起来,这样,就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怕第二天早上起来,自己的床头会有一条蛇盘在上面,或是蟑螂,或是蜘蛛。
不能说一直受宠,他也经历过一无所有的时候,那是在他七岁之前,母后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亡国公主,虽有满腹经纶与高强武艺,可她早已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先皇娶了她之后,便废掉了她的功夫,随后有了他这么一个类似于耻辱的存在。但……庆幸的是,她的母亲未曾将仇恨转移到她的身上。
到现在,李迹廉闭上眼睛回想起往事的时候,还能够清晰的看到那个早已形容枯槁的女人,却满面柔色的抱住他,在他的耳边尊尊教导着,包括教他兵法、武功,一样一样。往事历历在目,而母亲的呢喃细语仿佛还在耳边。
可是,在他七岁以后。
母后暴毙。
那个男人从深宫中接走了他。
自此将自己的心情皆埋藏在心底,在他的面前表现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只要是他所期望的样子,他便会努力去成为。
所以,先皇对他越发信任起来。
最后,也死在了他的手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迹廉已经熟悉了当初带着假笑面具的他,面对什么事情总是要考虑清楚之后才去做,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束缚了太久,这才会让李褚风爬到他的头上来。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中间竟是出现了一个萧雅文。
小陶子……
李迹廉心中微微叹息。
李公公只知道他在酝酿着该如何去向李迹廉进行劝说的时候,只觉得身旁的人气息变了许多。
有些惊讶的朝着李迹廉看去,却发现那人刚刚睁开眼睛,原本愈渐蒙灰的双眼变得锃亮,清明得一如他当年初次见到他的时候。
就那一面,他便确定此子觉得池中物,果然不出他所料,登基之时,即使尚年幼,但庙堂之中无一人提出反对意见。一定会有反对的人,但在当时的大势之下,不会有人敢提出来,所以不服的人只能够憋着。
这个位置,一坐,便是十年之久。
李迹廉许久未有其他打压动作,这导致底下想要造反的人都蠢蠢欲动起来,尤其是今年,从李褚风的行为上看,他们已经嚣张得不得了了。
或许他们都一直认为,猛虎经过了安逸的日子,做了那么久的森林之王,早就已经没了防备之心,索性一个个的便想着争夺那个位置起来了。
而今,李迹廉醒了。
“李公公,朕想通了。”李迹廉突然开口,打断了李公公的思绪,在他不由得有些不安的情绪中,缓缓开口。
“朕想过了,既然不能后悔,倒不如直接走下去,哪怕是个男人,哪怕……是个太监。”李迹廉微微勾了唇角,似乎能够想象得到萧雅文听到他的高兴时,露出来的笑容。
李公公听了李迹廉的话,连忙劝说,“皇上,这不成啊!这是大忌啊,您是一国之君,绝不可以被一男子迷了神智啊,而且、而且那人还是……”
“是太监罢。”李迹廉眼中带着笑意,接过了李公公接下来想要说的话。
李公公听着他的语气,想要说的话全部都被堵塞在了胸口。他本就是个奴才,没有那个权力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劝说皇上改变自己的想法。
而且最关键的是,皇上开心啊。
自从之前将萧雅文送走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李迹廉笑,他一心为主,看见李迹廉如此开心,心里头也不自觉的开心起来。
微微叹了口气,李公公有些无奈的开口道:“老奴知晓了,皇上决定的事情,老奴自知扭转不回来,但老奴瞧着皇上开心也就开心了,皇上放心,小陶子那里,老奴会多加关注的。”
李迹廉点点头。
李公公又对着李迹廉说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后,转身去为李迹廉安排午膳了。
御膳房的大门刚刚被关上。
烈风便从李迹廉头顶的房梁上跳下来,不甚有礼的趴在李迹廉的书桌上,“不会吧皇上,你真的喜欢上男人啦!”
李迹廉推开他挡在面前奏折上的脸,嘴角的笑意一直未消,然后点点头。
“那完了……我以为你那日说的话是真的,便没有将那人的消息报告给你,怎么办,你不会罚我的吧?”烈风有些焦急,这下知道了李迹廉的心思之后,又突然后悔起未将宫中关于萧雅文的消息传给李迹廉了。
李迹廉看奏折的手一顿,皱着眉头抬头看向担心的烈风,声音低沉的开口问道,“小陶子出了什么事?”
烈风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李迹廉眸色一厉,声音冷硬的朝着身后开口,“俞风。”
俞风顺着他的命令而出,出来以后便正好对上了烈风求救的眼神,但他可不敢包庇,毕竟方才李迹廉的语气听起来十分不快,现在没有人敢撞在抢眼上,走出来之后行礼道:“皇上,属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