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 过气影后不好惹 - 流云笙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304

“怎么?尔等还敢弑君不成?李显懦弱,他敢担得这样的罪名?!他若是这么做了,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武则天丝毫不给李令月面子,而李令月则是心平气和的说道:“皇上,你教儿臣的,在利益与权力面前没有什么敢不敢的,您的孙子李隆基还记得么?他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呢!”“哦?李隆基……”

武则天用嘲笑的语气说道:“怪不得李显有这般造反的胆子,语气说是李显反我,倒不如说是我的好孙子一手策划的这一切,不过令月,你就甘心做那毛头小子的手中之刀?”

武则天的话无疑是戳中了李令月的心事,但李令月只是沉吟片刻,一甩衣袖,平淡的说道:“那又如何?成王败寇,皇上莫不是想拖延时间?指望这些个面首会来带兵救你?如今大局已定,他们跑都来不及,哪有功夫管你,念在你我母女一场的份上,儿臣才独身一人进来,我只想奉劝母亲一句,天命在李唐,你是敌不过这千万朝臣以及黎明百姓的呼声!”

“哼,李令月,你这不忠不孝之人,休想欺瞒陛下!”

张易之说道:“陛下,莫要听信她,古来亡·国·之·君有哪个是好下场的,远的不说,太宗皇帝玄武门兵变接连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全家老小百十来口,株连在内的官员日后也少不了被清算!我们现在还有三百宫廷内卫,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退下,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上!”

李令月可不是什么善茬,之前修道的时候也是有武艺傍身的,见张易之如此放肆,一个死亡蔑视看向对方,张易之自然而然的识趣的闭嘴了,不过武则天却是说道:“令月,你学朕,处处模仿朕,难道你就不想做女皇么?你就甘心让三郎那个后辈所摆布?你只要让你的人退下,助我擒杀叛逆,你就是我大周朝的下一任女皇!”

武则天无疑是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并且扬了扬下巴,她能在太平公主的眼中读到那种叫做是‘野心’的东西,她是自己的女儿,她太了解李令月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蛇蝎美人,跟自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女皇?”

李令月问道:“事到如今母亲还以为你自己有胜算么?我既然选择独自走进来面对母亲,就是想告诉母亲我们的诚意,我们不愿意流血,但不代表我们怕流血,如今各个宫门尽数关闭,但凡不服从我们的臣子也都被我们勒令其不准出府,你的那些个亲信的面首尽数伏诛,只凭一个张易之和这三百宫廷内卫是成不了任何气候的,更何况我等只是想清君侧,斩杀判臣,并无阻碍陛下掌控朝政的意思,只要陛下交出张易之等人,儿臣愿意劝说三郎收兵,皇上你看如何?”

武则天说道:“呵呵,你们都是欺负朕老了,拿不动刀了是么?!”

李令月道:“母亲,刀早就不在你手里了!从你任用这些个面首在朝为官开始就不在了,他们先是排挤了狄阁老,又构陷张大人谋逆,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逼迫李唐皇室,难道仁孝太子与章怀太子的死还不够震慑朝臣么?这些年你杀了多少人,你记得么?可是有的人他们不该死啊!”

武则天道:“不该?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该与不该,当你有一天能够登上我这个位置的时候,你或许就能够明白我为什么要杀死你的两位哥哥,他们不死,便总是有人借此机会来打着什么‘复兴李唐’的旗号来反朕,他们不死朕便难以坐稳这大周江山,人人都说朕是鸠占鹊巢,朕在即位之前,袁天罡便说朕是什么太白妖星女主武氏,为了让朕的父亲有一个好前途,朕只好进宫,当初先皇李治年幼,常常唤朕一声武姐姐,他算的上是朕在这宫中的第一个真心待我的人,在他面前朕不需要担心有人会害朕,可先皇聪慧但也容易遭人嫉恨,一日太宗在马场率领皇子嫔妃御马,先皇那时年幼,原本所骑的那匹狮子葱是一匹性格温顺的马,可不知为何那日却变的狂躁无比,朕一刀将烈马毙命救下了先皇,但却也被一些风言风语所扰,说我就是什么‘太白妖星,女主武氏’,可是朕那时候也才不过十五岁,朕懂什么?朕甚至连那男女之事都不通,便被父亲匆匆送入后宫,朕不过是想保护先皇,保护这个难得的朋友而已,却遭到了众多无关的处罚,甚至在先皇死后,那长孙无忌还想处死朕,是先皇苦苦哀求才留得朕一条性命,叫朕去那庙里出家以保全性命!”

“是,朕是杀了不少人,可朕也是被逼的,朕要是不杀,何来今日的大周天下!?朕要是不杀,洛阳城又怎会有如此盛世繁华?!朕要是不杀,你李令月恐怕都不会出现在这个世上!朕自号武曌,就是想告诉世人,朕清清白白,所做之事自当有后世评说,朕是先皇亲封的天后,先皇在世之时朕便有梳理朝政之权,如今创立武周王朝却让那些老家伙们不满,他们不就是怕朕把这江山的继承人让给梁王之子么?”

“朕累了,朕已经把李显立为太子了,他们还要怎样?他们不过是认为朕是一介女流没有资格做皇帝罢了,朕任用女官,开创新政,甚至面对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也都不予追击,对其大肆封赏,朕做出的退让还不够么?!呵呵,看来是朕杀人杀的少了,早知道是今日的光景,朕便将其李姓宗族屠戮殆尽,也好过今日被儿子,女儿逼宫!”

武则天说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年迈的她佝偻着身子,但眼中的精明却依旧在侧,与李令月对视着,李令月说道:“母亲,盛世繁华不是用嘴说的,您登基的时候的确做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但现在呢?难道是外面的那些大臣们错了?”

“就是他们错了!”

武则天说道:“朕恨不得将其杀光!朕待张谏之如何?待崔玄暐如何?还有那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哪个不是朕御笔亲封,朕早知今日,就该将他们一一下狱,掷油锅内烹杀,如此也难解我心头之恨!”

李令月说道:“那狄阁老呢?”

“老狐狸……”

在听到狄仁杰的名字后,武则天有些茫然,而后跌坐在一边,要不是张易之扶着,或许她早已跌倒在地,的确,若不是狄仁杰一直在李唐一脉与自己的势力面前周旋,怕是自己的江山早就被那些言官给喷成了名不正言不顺了!

“朕的确是对不起他!”

武则天道:“可是那又如何?看看他推荐的人吧!张谏之就是他推荐的吧?把此人推举为内阁大臣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包括他一直拥立的李显,如今却是成为了那些大臣跟自己叫板的大旗!真不知道那样懦弱的人又有什么值得他们去守护,单单是因为李显姓李?可是他们一直以来吃的都是我大周的俸禄!”

李令月摇了摇头,看来是自己高估武则天了,此刻的她不过是一只奄奄一息的老凤凰罢了,跟她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只见她说道:“那你的大周又从何而来?!!你看看这个吧,这是狄阁老留于你的书信,你要知道,若不是这一纸书信,怕是外面的那群臣子怕是能掀翻你的这座集仙殿!”

李令月摸出一个卷轴,想要上前一步,但却吓得那些个张易之的侍卫们不由的后退了一步,此时武则天指了指张易之,叫他把信拿来,而后武则天便开始端详着这封书信,原来,狄仁杰早就料到会有今日之祸,所以才叫武则天拥立李显为太子,目的就是为了缓冲李姓宗嗣对武则天的愤怒,并且告诫武则天,大局已定,不如保全名声,禅位太子,也好过死在刀兵之下做那亡·国·之·君……

“老狐狸,连你也认为自己是唐臣!?”

武则天扶额,说道:“你叫李隆基进来,朕想单独见见他!”

“母亲可是想通了?!”

李令月道:“既然想通了的话,那这些侍卫就请放下刀兵虽本宫一同出去吧,本宫承诺绝不会有人敢伤害母亲分毫!”见武则天略有所动,张易之等人有些慌了,连忙说道:“不可啊陛下,陛下你这是受了此贼的诓骗!陛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怎可如此将生杀大权交于旁人啊陛下!”

张易之还在一旁聒噪,却被李令月突兀的持刀捅在腹部,顿时血染黄袍,李令月不动声色的抽回匕首,而那群侍卫也都拔剑纷纷看向李令月,但又不敢上前,此时武则天有些心疼,毕竟与张易之之前的次次承欢还历历在目,故而说道:“太平,你这是为何?”

“我怕母亲做不了决定,便擅自做主了!”

李令月收回匕首,说道:“我们只是不愿背上弑君之罪,希望他一人的血,足以让母亲你清醒过来!”李令月说罢便转头踏出宫门,武则天此刻爬在地上,开始呼唤着男宠的名字,但李令月却是如同之前武则天那般神情,对此十分不屑,纵使你古今无双,然而也逃脱不了是女人的事实,女人,天生在力量与魄力上就比男人差很多,那份虚无缥缈的脆弱感是刻印在骨血之中的!

“你,早就不是当年一手遮天的武曌了,只不过是一个白发老妇罢了!可我李令月多年之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李令月想道侄子李隆基看自己的那种毛骨悚然的眼神就觉得有些毛毛的,或许,未来执掌江山主宰天下者,想必就是这李隆基了,也不知道李显那么软弱,是如何生得这般强横的儿子!

大殿外,李隆基说道:“有人出来了,快,快放箭,一定是叛军!”

“吾乃太平公主,何人敢造次!”

李令月人还未至,一声娇呵便让那群士卒愣在原地不动,李隆基本想浑水摸鱼杀了太平公主,好为李显登基扫平道路,但是他却低估了李令月的威望,故而只好尴尬的说道:“小侄拜见姑母,姑母无恙小侄就放心了!”

“呵呵,张易之已经被我杀了,你皇祖母单独召见你进去,你,可敢进去么?”

李令月撇了他一眼之后下令让军队后撤至宫门外,以表示对武则天的尊敬,李隆基见李令月如此得人心,心中杀气横现,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只是说道:“姑母,还是叫皇祖母出来吧,纵然张易之伏法,可难保其余人不会以皇祖母的名义继续谋反啊,所以还是算了吧!”

“有时候谨慎一些是好,但谨慎的过头了就是胆小,你皇祖母是古今无双的女君,不会把你怎么样的,你进去吧!”李令月说罢便指挥部队后撤,李隆基无奈之下只好愤恨的踏入集仙殿,过了半炷香的功夫,武则天与李隆基一同出来,无人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不过只有李隆基内心自己清楚,太平公主一日不除,李唐江山恐怕会再度被女子掌握!

——

“咔!”

伴随着导演喊停,这场戏也算是结束了,今天这一下午nj了好多次,尤其是与白莲的那场对手戏,以及饰演李隆基的叶朝朝老是不会看镜头,虽然作为一个新人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但一个优秀的演员总是想着去配合机位,而不是去让机位主动去找演员,故而这段戏也是重拍了好多次,虽然镜头不多,但主要对演员的内心戏做出一个细致的刻画,不过迪丽热扎却觉得,这剧本有问题,虽然母女对峙集仙殿是个很劲爆的戏份,但是他一来不符合史实,二来就是导演自己的个人情怀太多了,热扎无论怎么演,却总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尤其是强行为了刻画李隆基与李令月的矛盾,从而把太平公主当做是第二个武则天的设定,热扎觉得导演太高估太平公主了,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后逐渐走出幕后,开始干预朝政,并且联合李显里应外合除去韦皇后,太平公主屡立大功,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因为如此才使得姑侄两人越来越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而李显也并非那般昏庸,他们起初政变,包括铲除异己都是需要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但李唐皇室似乎自古以来都有着得天独厚的造反精神,李显害怕李隆基效仿太宗逼自己退位,毕竟自己这个儿子可是个地地道道的狠人,故而也对太平公主的一些荒唐事不闻不问,借此达到平衡的目的,姑侄两人的矛盾便也就愈演愈烈。

并且太平公主权势滔天,并且想要再度策划一次‘神龙政变’,即为‘先天政变’当时的太平公主势力庞大,朝中七位阁老有五位都是她的门生故吏,如果说女相上官婉儿是权臣,那她李令月无疑是一个女版的曹操,趁着李显退位,李隆基根基不稳,便想要自立女皇,重复当年武则天凤仪天下的美梦,只可惜最后失败了,自己也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不过历史终归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或许太平公主没有反意,若是要反,他在神龙政变期间大可倒向武则天将那些大臣们尽数出卖,自己合理继承武则天皇位才是最实在的,犯不着兜着这么一个大圈!

于是乎热扎便拿着剧本去找导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时楚辞也不忙,见热扎前来,说道:“怎么?有事儿?”

热扎点了点头说道:“导演,我觉得剧本可能有些瑕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