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破镜重圆的典故
在被隋朝所灭的陈朝,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出落得美丽聪慧,倾国倾城。她下嫁给了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太子洗马徐德言,二人的结合堪称天作之合。婚后,他们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琴瑟和鸣,过着幸福美满、令人称羡的生活。
然而,彼时的陈朝,政治腐败不堪,官员贪污成风,民不聊生。朝廷内部勾心斗角,朝外又无力抵御外敌,国力日益衰微。而北方的隋朝却在隋文帝的治理下,国势蒸蒸日上,兵强马壮。徐德言凭借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早已察觉到陈朝危在旦夕,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一日,徐德言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望着正在庭院中赏花的乐昌公主,欲言又止。乐昌公主察觉到丈夫的异样,走上前来,轻轻握住他的手,问道:“夫君,今日为何这般愁眉不展?”徐德言长叹一声,说道:“公主,如今这局势动荡不安,陈朝已是风雨飘摇,怕是难以长久抵御隋朝的大军。一旦国破家亡,你我夫妻可能会被迫分离,从此天各一方。”乐昌公主听闻,娇美的面容瞬间失了血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徐德言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思索片刻后,转身回到屋内,取来一面圆形的铜镜。这面铜镜做工精美,镜面光滑如冰,映照着两人忧愁的面容。他小心翼翼地将铜镜放在桌上,拿起一块玉石,轻轻一敲,铜镜应声而破,裂成两半。徐德言缓缓拿起其中一半,递到乐昌公主手中,深情地说道:“公主,此镜一分为二,你我各执一半。倘若日后不幸离散,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你派人到京城的街市上叫卖这半面镜子。我也会在那一天去寻找,期望凭借此镜,我们能有重逢之日。”乐昌公主紧紧握着那半面镜子,泪水夺眶而出,她哽咽着说道:“夫君,妾身定不负此约。”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隋朝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陈朝。陈朝的皇宫内一片混乱,嫔妃宫女们哭声震天。乐昌公主在这混乱中虽未受到伤害,但因其出众的容貌,被隋朝大臣杨素看中,强行掳入府中。杨素对乐昌公主的美貌倾心不已,对她宠爱有加,赏赐无数珍宝,还为她专门布置了华丽的居所。然而,乐昌公主心中始终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丈夫徐德言,对杨素的宠爱无动于衷。
时光匆匆,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日。徐德言历经千辛万苦,躲过了战乱和流寇,终于来到了京城。此时的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和执着,手中紧紧握着那半面镜子,在京城的街市上低声叫卖。
而在杨素府中的乐昌公主,这些日子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徐德言。这一天,她暗中吩咐贴身侍女出去寻找徐德言的下落。侍女在繁华的街市上穿梭,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叫卖声。她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落魄的男子正拿着半面镜子,口中念念有词。侍女上前仔细查看,确认正是公主所托之物后,急忙返回杨素府中禀报公主。
乐昌公主得知徐德言尚在人世,激动得泪流满面,不顾形象地奔向门口,却又在门槛处停住了脚步,她深知自己身处杨素府中,身不由己。杨素此时恰好走进屋内,看到公主如此伤心,心中疑惑,忙追问缘由。公主起初不敢言语,但在杨素的再三追问下,终于将那半面镜子的故事和盘托出。杨素听完,沉默良久,心中不禁被他们夫妻之间的深情所感动。他虽是权倾朝野的大臣,但也并非无情之人,最终决定成人之美,让他们夫妻团聚。
重逢的那一天,徐德言早早来到杨素指定的地点。当乐昌公主的马车缓缓停下,她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跳下马车。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四目相对,瞬间泪如泉涌。他们紧紧相拥,泣不成声,仿佛要将这些日子以来的思念和痛苦都宣泄出来。那两面铜镜重新合而为一,光滑的镜面映照着他们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渝的爱情。
从此,“破镜重圆”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团圆结局的向往与赞美。每当人们讲述这个故事,都会为他们真挚的感情所动容,也希望自己能拥有如此坚定不移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