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封赏
隋室联姻盛事落定,文帝又盘算了一下,目前洗髓强化丹已累积到121颗,暂时不分,待探索太空时再说。文帝目光旋即投向那战功赫赫之将、了了理政有方之臣,决意大行封赏,以彰其功,亦为休养生息、固本培元之策。
宫廷大殿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文帝高坐龙椅,俯瞰阶下众臣,声若洪钟:“诸爱卿,往昔征战,皆乃国之肱股,功不可没。今四海初宁,当论功行赏,以酬其劳。”
遂先封那军中猛将韩擒虎,文帝亲赐其黄金千两、良马百匹、锦缎千匹,更划地百里为其食邑,赞其曰:“韩将军勇冠三军,破敌如虎,实乃国之壁垒,此赏,当之无愧。”韩擒虎出列,跪地谢恩,其声豪迈:“陛下洪恩,臣必肝脑涂地,再效犬马之劳!”
此时,贺若弼微微抬首,目光中透着期待。文帝见状,朗声道:“贺若弼听封。”贺若弼赶忙上前,伏地行礼。文帝道:“贺爱卿多谋善断,行军布阵,颇有章法,为朕分忧,此乃君之能臣。今赐你高官厚禄,许你参与朝政之核心机要,且赐宅院一座,奴仆百人。”贺若弼叩首:“陛下圣明,臣定不负所望,悉心辅弼,保我大隋江山永固。只是臣有一问,此宅院位于何处?”文帝微微一笑:“便在京城繁华之地,以便爱卿入朝议事。”贺若弼再拜:“陛下思虑周全,臣感恩不已。”
于文臣之中,高颎功高,为相多年,理政兢兢业业。文帝赐其玉如意一对,象征其协理朝政顺遂如意,又增其俸禄,荫及子孙。“高相操劳国事,鞠躬尽瘁,如大厦之栋梁,朕心甚慰。”高颎谦辞:“皆陛下威德,臣不过尽本分耳。臣听闻陛下欲大力发展科技,臣以为可遣人赴民间探寻奇巧技艺,或能有所助力。”文帝点头:“高相所言甚是,此事便交予你安排。”
杨素亦得重赏,文帝赐其宝剑一口,锋芒毕露,意寓其为大隋披荆斩棘,且封其为尚书右仆射,统领一部。赞曰:“杨爱卿文韬武略,军中朝堂,皆有建树,当此大任,勿负朕托。”杨素领命:“臣遵旨,必竭尽心力,为陛下驱驰。臣欲于尚书省广纳贤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文帝道:“爱卿此举甚好,可放手为之,唯才是举。”
隋之名将史万岁,作战勇猛无畏,常以少胜多,于平定边疆叛乱等战事中功勋卓著。文帝赏其良田千顷、金银无数,擢升其为更高阶军事统帅,亲赐象征荣耀之军旗,以显其赫赫军威。史万岁领赏,高呼:“陛下天恩,臣必以热血卫我大隋边疆!陛下,臣欲请旨,率部前往边疆,加固城防,以防外敌。”文帝道:“史将军忠勇可嘉,然当下先稍作休整,待时机成熟,朕自会委以重任。”
长孙晟于外交军事谋略堪称翘楚,尤在对突厥战略谋划上,以智略分化其内部,稳固隋朝边境。文帝赐其各国奇珍异宝,扩增府邸规模,增派人手助其外交事务,封其为外交特使,专司与各国联络周旋。长孙晟谢恩:“臣定当殚精竭虑,扬我大隋国威于四方。陛下,如今与各国交往频繁,臣以为可设立学府,培养外交与翻译人才。”文帝思索片刻:“长孙爱卿此策甚妙,可着礼部商议办理。”
李渊出列,文帝道:“李渊,你家族世代忠良,你沉稳有谋,于诸多事务亦有贡献。今封你为唐国公,赐锦帛千匹,良马五十匹,许你在封地内发展农桑,练兵强军,拱卫大隋。”李渊拜谢:“臣定当谨遵陛下旨意,用心经营,不负陛下厚望。”
李靖上前,文帝赞曰:“李靖,你熟读兵书,谋略过人,军事才能出众。朕封你为卫国公,赏黄金五百两,赐予兵书古籍若干,望你能继续钻研兵法,为大隋培育更多军事人才,日后若有战事,定要再建奇功。”李靖恭敬行礼:“陛下隆恩,臣必全力以赴,为大隋军事之盛竭尽所能。”
刘方亦受封赏,文帝道:“刘方,你在平乱等战事中表现英勇,不畏艰险。今赐你白银八百两,盔甲兵器若干,封你为平南将军,率部驻守南方要地,保一方安宁。”刘方谢恩:“陛下,臣定当严守职责,不让外敌有可乘之机。”
其余诸臣,各依功绩,皆有封赏,或财帛,或官职,或田产,一时间,朝堂之上,谢恩之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
然文帝封赏之余,亦未忘训诫:“诸爱卿,有功当赏,然亦不可骄纵。今虽休战,然国之安危,仍系诸君之身。当勤修政务,整军练武,以待来日。”众臣齐声应诺:“谨遵陛下教诲!”
封赏毕,文帝又令各地州府,开仓赈济战区灾民,减免赋税,与民休息。旨曰:“民乃国之根本,今经战乱,百姓困苦,当施以援手,助其恢复生机,方得国家长治久安。”
宫廷之内,新妇们亦渐融入。艾洛蒂公主与索菲亚公主研习隋宫礼仪,与文帝相处渐笃,常于后宫之中,交流东西文化,为文帝理政之余,添几分温馨。大皇子与米娜公主、二皇子与阿雅公主,筹备婚礼之际,亦未忘研习兵书战策、治国之道,盼日后能为大隋开疆拓土、福泽百姓。
而在民间,百姓传颂着皇家联姻之佳话,亦感恩文帝之恩赐,皆努力劳作,冀望大隋盛世之来临。各地商路渐通,贸易初兴,虽战火甫息,然生机已现。
文帝心怀壮志,不仅着眼于当下之安稳,更思科技之进取。又经诸多探索试验,工部为文帝大婚献礼,发射一枚多功能卫星。
然文帝心中,宏图未已。欧洲之地,虽已联姻结好,然其发展,尚需精心谋划。美洲之开拓,亦需稳步推进。且国内之政,亦有诸多待兴之处。当此之时,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方得内外皆安,大隋之业,方能蒸蒸日上,威震四海,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