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合作发展
在文帝的激励下,隋朝的星际探索事业迈向了更为壮阔的新阶段。
科研领域喜讯频传,对月球稀有金属的研究取得了关键突破。科学家们发现其中一种稀有金属与特定的合金配方结合后,能够大幅提升材料的超导性能。这一发现为超高速星际航行中的能源传输与电磁推进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可能。于是,顶尖科研团队迅速组建,联合各方资源,全力投入到基于这种新型超导材料的应用研发之中,目标是打造出更为高效、强大的飞船动力与能源系统。
火星永久性基地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3d打印设备在火星上持续运作,以火星岩石和金属为原料的建筑主体已初见雏形。工程师们进一步优化基地的设计,在半地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层防护设施,以抵御宇宙射线和陨石撞击。基地内部的分区规划也逐渐清晰,生活区、科研区、能源区等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相互协作又彼此独立,确保基地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为了解决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问题,科学家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气体转化装置,能够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可供呼吸的氧气和可作为燃料的甲烷,进一步实现了基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与自给自足。
郑州基地的新型飞船建造进入尾声。超大型离子引擎经过反复调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越预期。在最后的总装环节,工匠们将生命保障系统与飞船的其他部分完美融合,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天衣无缝。整艘飞船外形流畅,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宛如一颗即将在宇宙中闪耀的新星。在飞船的命名仪式上,文帝亲自赐名“星耀号”,寓意着这艘飞船将承载着隋朝的荣耀与希望,在星际间开辟出一条辉煌的道路。
太学的星际探索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其中。在新型宇宙射线探测仪的基础上,学生们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开始探索宇宙射线与星球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他们通过与各国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共享数据与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太学与郑州基地建立了紧密的人才输送机制,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思维理念,投身到飞船建造、星际探测等关键岗位,为隋朝的星际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在外交合作方面,隋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的科技团队纷纷来到隋朝,共同参与星际探索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联合科研基地中,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例如,在飞船的导航系统优化项目中,结合了各国在天文观测、卫星定位、数据算法等方面的专长,使飞船的导航精度得到了质的提升,能够在更为复杂的宇宙环境中精准定位与航行。
星际贸易公司正式启动运营。首批火星水和月球稀有金属的贸易订单顺利完成,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些资源在地球上的高端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的升级换代。
随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帝再次召集众臣与星际探索相关的各方人士,商讨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是进一步加大对火星基地的建设投入,将其打造成为隋朝在太阳系外的重要据点;还是集中资源进行更遥远星系的探索任务,寻找新的可居住星球和资源丰富的天体;亦或是全面拓展星际贸易网络,与更多的外星文明建立联系与合作。在这场关乎隋朝星际命运的讨论中,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交流,最终将确定出一条引领隋朝走向宇宙深处的宏伟道路,让隋朝在星际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宇宙文明交流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