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改制 - 我在隋朝万万年 - 我是修练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改制

隋文帝颁布诏书对府兵制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将府兵将领赐胡姓的恢复本姓,军人也不再随从将领的姓氏,重新整理乡兵,将私家部曲收编为国家军队。开皇十年(590年),,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同编户。军府统领,宜依旧式。”(《北史·隋本纪》)军户编入民户,改属州县管辖,不再存在。但军人仍有军籍——“军名”,无论在军、在役或在家,凡军役范围内的事宜,均属军府管理。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这一攻革使隋朝常备兵约60~70万人,战时可募达130万上下。

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称州时,各州置刺史,辅官有长史、司马等。称郡时,各郡置太守,辅官有郡丞、郡尉、郡正等。州郡下有县,各县置县令,辅官有县丞、县尉、县正等。隋朝效仿九品官人法,在行政区划上也按照各郡(州)县情况划分上上至下下九等,按照级别不同职官人数品级等都有区别。

杨坚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央,神秘地说道:“诸位,你们可知交趾,南越各国,山谷之隙、林海之深是我们的软肋。”

“陛下的意思是?”一位朝臣疑惑地踱步走出,问道。

“组建专门的山地军队,以后收交趾,南越各国之备。

“什么是山地军队?”军中铁杆小弟韩擒虎好奇而兴奋地问道。

“一支能在崎岖山区灵活行动,攀岩开路的军种。熟练掌握山地作战,助我们控山通路。”杨坚解释,语态凛然。

现在立即让两广地区的绵衣卫探报他们的情报,包括地理、气候、敌军情况等。了解敌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后勤补给等情况。

通知刘方:两广的水军招募满编10万人,抓紧收集,打造船只,队伍训练,到时可以从海上和江河进行进攻,与陆地部队相互配合。

确保充足的粮草、武器装备等物资供应,建立稳定的补给线。稍后在军营中,认同杨坚观点的将军杨素被召至前来,了解组建要求。要求组建招募4个5万人队,分4队人马,其中你领1个5万人队,韩擒虎,贺若弼,皇子杨勇各领1个5万人队。先集中训练,同时在我朝各个地方招募移民人口,其中包括读书人和医者若干,发安家费。没成家的分配老婆,走时帮助运输物资,去移民。

“陛下,虽然这支军需要精挑细选,但我有信心能挑起大任。”杨素誓声铿锵。

杨坚面带赞许微笑,“将军杨素,朕便是看中了你这份壮志。给你三个月,望你不负朕望。”

数月后,在一场模拟山地战斗演练中,杨素向杨坚汇报进展,“启奏陛下,山地队伍的士兵们都已训练有素,期盼着您视察。”

杨坚满意点头,“朕相信你们,你们将成为国家的脊梁。”

杨坚站在中军帐外,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军医李仁:“在丛林中,何物可以为我兵士解急需之危?”

军医李仁应声回答,他的声音充满信心:“根据地方医书,我们采集了几种带强烈药效的植物,已制成几种解毒剂。”一边说着,他展示着一瓶药膏。

“士兵们可以尝试防蚊虫的药膏。而为了更好地适应丛林,哪些药材还能产生其他药性?”杨坚询问着。

“有一种名为仙鹤草的,可以增强体力、减少疲劳,有助于士兵在丛林中长途跋涉。”李仁边解释边指向一只装有草药的背包。

杨坚点头:“好,不管用何种手段,我们要超越任何极限。”

军中铁杆小弟贺若弼好奇地插嘴:“陛下,听闻您还计划训练动物对付敌军的象兵?”

“不错,我们要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和战术。”杨坚回答,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另一边,杨素和一名当地的动物训练师马大哥开始交流技巧:“马大哥,队伍训练关切迎敌策略,你有何见解?”

“对付象兵,我们要用快速小骑兵和猛犬。让他们在林间散布点燃物体,扰乱象阵。”马大哥一边耐心地向将军讲解着,一边示范着一些燃烧物的点燃方法。

杨素点头,满意地说:“那就尽快开始训练,未来战场上,它们可能会成为我们的转折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