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电影开拍(倒V结束)
第一百一十六章电影开拍(倒v结束)从繁华的都市回到古旧的小镇,周以约再一次成为了江拾。
居宁一直没有定下开拍的具体时间,他任由演员们在这个环境下融入生长,然后一天的清晨,他突然开始了拍摄。
镜头聚焦到了秀水河,然后是秀水河上的小船,再然后是小船上的江拾。
随着一根竹竿顶上鲜艳的红布挥着,江拾划动木桨,让船靠岸。
“小江拾,到小镇上去,只有我一个人,载不载?”说话的是一个中年妇人,有些黑有些瘦。
江拾向她来的方向看了看,没有其他人,他点了点头,把船稳住,让妇人上船。
船不快不慢稳稳当当,这是江拾最舒服的速度。如果渡船的人赶时间或者想要欣赏风景,可以特意交代。
妇人看着江拾,开始倒起了苦水,说起了自己的家长里短,说到后来竟然骂了起来。
她看向江拾,江拾看到她的目光后,空出一只手摆了摆,摇了摇头,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尤其配上他自己上手剪的头发,歪歪斜斜参差不齐,比他本来的年纪还要再小一些,整个人显得干净又无辜。
妇人气一下子消了下去,有点可惜说道,“你呀,这村里就属你生的好,怎么就不会说话呢?要不然婶子我高低得给你介绍个好姑娘。”
江拾又摇了摇头,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满月变成了弦月。
妇人也不自觉跟着笑了起来,她也算是看着江拾长大的,这是个好孩子,只是可惜了。她心下惋惜,叹了一口气,将手伸进水里跟着船划动。
他们已经到了水中央,水面空茫,秀水河依然干净漂亮,自她少女时就是如此,她兴之所至,“小江拾,我唱歌给你听好不好?”
江拾又点点头,笑着jsg竖起大拇指,还上下晃了晃。
妇人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一支小调,这是秀水河上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以前哪个年轻的女孩不会唱?
只是生活磋磨,终不似少女模样,没有那样轻灵的嗓子了,也没有那样无忧的岁月,更没有那样自在的生活了。
唱了两句,妇人自己都觉得不好听,却见江拾笑意不减,还特意给她打着拍子。
见她望过来,又晃了两下大拇指。
妇人不知道为什么,眼睛有点热热的,却依旧嘴硬道,“行了行了,别比划了,好好划你的船。”
剧本上这一场戏停在了这里,但是居宁没有结束的意思,周以约就继续演了下去。
直到几分钟后,居宁才示意结束,拍摄的机位很多,居宁坐在八个监视器对面,单单这个场景就很给人压迫感。
周以约倒是不用自己划回去,他身边跟着几艘景区常见的电动小船,有摄影师、安全员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人员。
如果居宁有需要的话,会给他提供手机或者接他回岸。
居宁这次想做一个新的尝试,他每一场戏都会要求演员至少演两遍,第一遍就是按照传统的拍摄,分场分镜。第二遍就像拍摄纪录片一样,把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全部录下来。
每个导演都有每个导演的风格,他们对演员也有不同的要求与态度。
与周以约之前合作过的任何导演都不同,居宁更加专-制,他很多时候是把演员作为艺术完成的“工具”,他需要演员在他划定的框架里进行表演,他不相信演员的审美,所以,他也不怎么和演员讨论戏。在和周以约合作之前,居宁一直想找新人,也有出于掌控的目的。
周以约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演员,他是一个很温和但原则性很强的的人。无论是当年陪着季松风进组还是海岛上的那一盘棋,都足以让居宁知道周以约是个很个性的人,绝对不会做一个傀儡与工具。
同样,周以约也知道居宁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从来不和居宁争执,他只会认认真真的表演,以实际效果说服居宁,也会在经过判断后按照居宁的想法进行调整。
主创团队都是居宁的老搭档了,他们一直担心居宁会和周以约合不来。他们不了解周以约,他们按照常理推测,周以约应该是一个一直被捧着的人,一个有才华有些傲气的人,而居宁恰好也是这样的人。剧组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够了,要是两个都如此就没有宁日了,针尖对麦芒,一山不容二虎。
不过在开拍之后,他们终于可以放下心。周以约与他们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他和居宁不像第一次合作,他们出来的效果完全是一加一大于二,这段时间,连居宁的脾气都好了不少。
难怪业内和周以约合作过的团队没有不夸他的,情绪稳定情商高,业务能力强态度也好,低调配合度高还不作妖,这样的人在工作里怎么可能有人会不喜欢?
当妇人到岸之后,江拾没有立刻返程,船随着风随着水流在水面上缓缓漂动。江拾坐在船尾,他从船舱里翻出一个小包裹,里面是竹片和刻刀,他打算做个简单的竹蜻蜓。
这是阿江爷爷教他的,也是他小时候有记忆之后收到的第一件礼物。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刚刚过去的妇人家里也有小孩子,他小时候收到很高兴,那么那个小孩子收到也会高兴的吧。
江拾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削着竹片,他的手很稳很巧,他很认真很专注,好像这天地间只有这一件事。做好一部分,他会伸个懒腰,抬头看看岸边有没有飘起的红布。如果没有的话,他就继续低头做着,然后他就一直在做着。直到竹蜻蜓成形,江拾旋转双手将竹蜻蜓飞了出去,双手捧腮看着它在空中飞着落在远处的水面。江拾脱掉上衣,一头扎进水里,身姿矫健,像秀水河里一条漂亮的白鲢鱼。
居宁看着监视器里传来的画面,不由自主就想到了原作的这个比喻。
江拾抓住竹蜻蜓后转身向着他的船游去,等到了船边,他一手扒住船身,从水里冒出头来,另一只手用竹蜻蜓把自己的头发从额头推了上去。
摄像机抓了特写,在这一刻,周以约恍然有一种侵略性的漂亮,他从兰女士那里继承而来的眉眼一向出色,只是平日大家看到他本人,更多注意到的是他一身的温雅书卷气,不会单单盯着他的眉眼。
而现在,他浸在水里,没有任何掩饰,五官全然露在外面,如此便不可避免第一时间会被他的眼睛吸引。甚至他的睫毛上还沾着水滴,形状好看的眼睛眨了眨,水滴滑落,像星星坠落在眼睛里。
居宁第一时间想到了一句用在这里可以算是错用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周以约真是越简单越好看,当然也可能是他对沉在江拾角色里的周以约存在滤镜。
周以约大部分的戏份都在水上拍摄,今天又拍了整整一天。临到傍晚周以约终于结束上岸了,他抓紧时间去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去吃饭。
虽然用来拍摄的河水因为附近一直没有设过工业区,没有受到过什么太大的污染,但毕竟也不是完全没有隐患,所以到了晚上,周以约睡觉之前还要对头发和皮肤再进行深度一点的清洁和护理。
剧组还请了医生,每天会检查周以约的皮肤情况,内外中西一起进行,不管是湿气入体还是皮肤病可都不是闹着玩的。
周以约每天吃什么也都是剧组营养师安排好的,在尽量贴合江拾的情况下给他准备的针对性的食谱。
“年纪轻轻就喝上了养生茶,以约,你已经打败了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啊。”蔺明与居宁不同,他还蛮喜欢和演员交流的,在交流中迸发出灵感。
周以约拿着他的保温杯,一口一口喝着,里面是祛湿的中药茶,还加了一点水果,总之味道奇奇怪怪,但是喝多了习惯了还有点好喝。
周以约点点头,“可不是。”周以约在剧组只是尽量减少说话的频率,也不是一句话都不能说。不过不可避免还是有一些影响,比如他说话越来越简短。
蔺明每天都会看周以约演戏,他也会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剧本。越看他就越喜欢周以约,因为周以约真的实现了他的文字,让他的江拾具象化了,他甚至想直接说一句,周以约就是江拾。
“以约,你这些动作设计的很传神诶。”蔺明正在和周以约对剧本,周以约根据剧本设计用在电影中的动作,他现在在征求蔺明的意见。
江拾不会说话,所以他所有的意思传达都要依靠眼睛、表情和动作,而这些动作还要简单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