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第226章不过谁也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如此欢庆的时候。丞相与三位内阁大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在宴会之中。但是因为气氛高涨,竟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于此同时,丞相府的密室之中,四人已经分别落座。张显与丞相古谚平坐在上手,谈论着朝政时事,不时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魏赫在旁边不停的插上一句,或者对某人进行一下点评,往往一针见血丝毫不留情面。段逸风则是眯着眼睛,时不时的品上一口香茗。
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来到这里,不考虑到这里环境的话,还以为是三五好友在品诗论道交流学问呢。
“要说最有趣的事,应该就是最近京兆伊刘万堂了。听说前段时间,他率领兵士去驱赶灵山脚下的乱民,没想到竟然被人给打了回来哈哈!也不知道他这个京兆伊还怎么有脸当下去!”丞相古谚平哈哈大笑着说道,仿佛真的是什么十分好笑的事情一般。
“呵呵!要说刘万堂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可惜太过骄纵他那个儿子了!”张显笑着附和道。心中却是奇怪,为什么丞相突然说起这个事来了。
要知道,这种事是瞒不了人的,不少人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按理说这种事情如果京兆伊处理不了,算是京兆伊失职。虽然不会因此而丢官免职。但是受点什么处分都是正当的。而且连带着丞相跟内阁都要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这种官员的任免权限虽然说表面上是由皇帝全权任免的。
可是人选的推荐上,从来都是由丞相跟内阁双方推荐的,也就是说这个位置实际上任免权限在内阁跟丞相。刘万堂本身并不是丞相一派,或者跟内阁那位大臣有什么比较亲密的关系。他能做到这个位置,除了本身能力确实是有一些意外,也是内阁跟丞相互相妥协的结果。
所以这个人如果出了什么错,也就相当于打了内阁或者丞相的脸面。如果是平常时期这个时候一定会有御史言官跳出来。弹劾京兆伊刘万堂,顺便弹劾一下内阁或者丞相。
不是为了给他们造成什么麻烦,只不过是削弱一下他们的威信,这些事情积少成多,慢慢的就会形成对于一个官员非常不利的事件。内阁有了空缺,自然就能有人顶上去了。官场从来都是这样赤果果的人吃人,就算是自己的盟友也不能随便的相信。
所以在这个时候,古谚平谈起这个人实在是让张显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能假笑着附和丞相的话,这个时候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丞相古谚平闻言也是哈哈一笑说道:“张阁老可能还不知道,刘万堂那个儿子前几天在自家被人摘了脑袋。”
“什么?”张显惊讶的问道。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刘万堂的儿子被人给杀了,甚至是谁杀的她都清楚。就算他不知道段逸风也会跟他说的。他这番表现只不过是故作惊讶而已。
东方绯音一路走来做事情实在是太过高调,估计整个凤楚国的朝堂之上,除了上官云霸不知道以外,所有人都知道。
“如果不是看在他丧子心痛,这次本相真恨不得直接让他致仕,连区区乱民都解决不了,还怎么能管好天子脚下这么多的事?”古谚平佯怒的说道。
张显闻言心中冷笑暗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大祭司的影子。这些流民就驻扎在灵山脚下,紧靠着长生观。如果大祭司不默许,没有任何人能在这里安顿下来。这个时候处理刘万堂,就相当于打大祭司的脸,你当我是傻子么?”心中虽然不屑。还是抱拳恭维道:“丞相大人高义!”
“呵呵!好说好说!”古谚平闻言脸上的笑容堆了一层又一层故作谦虚的说道。但是谁都能看出他心中的得意。
三人见他这副做派,心中虽然反感。但是自古官场就是这样,不论谈什么事没有直接开门见山的。要知道这官场一是跟战场一样,甚至比战场还要凶险的多。
战场之上,败了顶多也就是落得个身死的下场。虽说自古艰难为一死,可终究也就是一死仅此而已了。
但是官场之上,动辄政权倾覆。那死的就不仅仅是你个人了。什么夷三族夷五族诛九族,连带的就是整个家族的灭亡。
所以做官的,尤其是官越做越大的,往往都是步步惊心步步小心,唯恐一个小把柄被人家给拿住了,很可能就是个万劫不复。不客气的说,就算是睡觉也想睁着眼睛睡。
所以就算丞相现在就在这里扯些有的没的,不知道是试探还是什么的话,三人也都只能静静的听着,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急切来。
终于又过了半晌,丞相突然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三人同事一惊,心道:“这是要图穷匕见了!”
只见丞相古谚平突然笑着站起来说道:“想必三位阁老也都清楚,现今朝廷之上的局势十分的诡异!”
魏赫与段逸风闻言突然一愣,不知道古谚平话题为何突然从一个京兆伊转换到朝廷的局势来,心思瞬间就被吸引了过去,所以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只有张显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哈哈一笑说道:“丞相这是说的哪里话?眼下国泰民安。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又有着大祭司这等神人相助。正是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创造一个万事太平的大好时节,何来诡异一说?”
张显说这话的时候面不改色,一脸的虔诚摸样,仿佛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一般。不愧是爬到内阁的家伙,光是这脸皮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凤楚国现在的局势明明已经烂到了骨子里,竟然还能说出国泰民安四个字来。其脸皮之厚,似乎比城墙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阁老何须如此?大家都是聪明人,朝廷上现在是何种模样,大家心知肚明,不用本丞相再过多说!”丞相似乎早知道张显会如此说,虽然明显听到了张显话中的敷衍,但也丝毫的不生气,反而一脸真诚说道。
“丞相何出此言?”张显故作不知的问道。他是什么人?在官场之中打拼了不知道多少年,经历过多少的风风雨雨,怎么可能被丞相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说出心中真是的想法?
“不知道三位阁老对于二十五年前的事怎么看?”丞相古谚平并没有直接解释给三人听,反而反问道。
“嘶!”就算是张显,此时也保持不住自己的风度,倒抽了一口冷气脸色大变的说道:“丞相你这是何意?过去的事情我等并不知情!”
也不怪乎三人神色大变了,要知道这凤楚国的皇帝,以前并不姓上官,而是另有他人。二十五年前正是上官云霸的父亲上官裕隆。趁着先帝早丧,新帝年幼。突然起兵勤王。将别人家的江山给夺了过来。
他们那个时候都还在底层苦苦挣扎,也正是因为那次的谋反。他们也才逐渐的有了展露才华的机会。可惜的就是,上官裕隆虽然有打江山的命。但是没有什么做江山的命。仅仅做了十几年的皇帝,就让自己的儿子给篡了位。
因为时间过去的并不遥远,所以这些话题在凤楚国的朝廷上绝对是禁忌的话题。几乎没有任何人敢于谈论。没想到丞相古谚平竟然在今天直接挑明了这个话题。
“几位何必明知故问呢,如果不是因为那次的事情。即位如何能在百官之中脱颖而出,做到如今这个位置呢?”古谚平阴笑着说道。
“过去的事情本官不想再多过谈论,还请丞相也不要多说。今天的事情出得你口,入得我等三人之耳,绝对不会在多一个人知道,还请丞相自重!”张显几乎想直接推门就走了。但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重大。他没想到丞相竟然这么大胆,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谈论这种话题。
要知道不论是先皇,还是现在的陛下上官云霸。他们的皇位都不是正儿八经的传位登基继承下来的,都是靠着阴谋诡计强行抢夺下来的。尤其是上官云霸,弑父杀弟。就算是成王败寇,那也是需要一个时间慢慢淡化这些恶劣的影响,现在事情发生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还不是让人忘记这些事的时候。所以对于这种事情当权者总是特别敏感的。
而丞相古谚平在这个时候谈论这个话题,明显是有什么深意在里面。当然就算是没有,张显也不打算让他在说下去。所谓隔墙有耳,这种话题一旦被人听了去。那可就不是死一个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了。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道理却没有过去。所谓正统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正统,而乱臣贼子,就算一时得了一些势力好处,终究也是会被天下百姓唾弃的!”按说张显话中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不论你想说什么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不要在谈论下去了。可是古谚平却仿佛没有听出张显话中的意思一样依然继续的说了下去,还扯上了所谓的天下正统。
要知道这话骗骗普通的老百姓还行,对于他们这种位置的人来说,所谓的君权天授,还是正统大义,其实都是维护国家稳定的一种政策而已。拿这些话来忽悠他们,丞相大人明显是选错人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张显现在不光觉得跟这位丞相大人是话不投机了,甚至已经上升到句句惊心的地步了。
其实从古谚平刚刚说起前朝话题,三人心中就已经明白古谚平的意思了,现在听他这么说心中更是确定。
“看来古谚平这是要造反啊,难道他找到了前朝的遗脉不成?”张显与魏赫和段逸风三个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魏赫首先说道:“本官不胜酒力,今日承蒙丞相大人款待,本官就此告辞了!”魏赫首先做出了决断,不管丞相手中握住了什么样的底牌。魏赫都不认为凭借一个前朝的余脉,就能成就什么大事。当今陛下虽然昏庸,但是对于军队的掌控是非常的强的。远了不说,就说三千御林军。大部分都是当年随着上官云霸南征北战的老兵。别人很难插上手。更不要说拱卫京师的四大营,还有近在咫尺虎啸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