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改革令之史家
第147章改革令之史家
回到将军府,在祠堂祭拜完,吃了饭这一日才算是结束,卢棋一回到平北院便扎进书房。她也在书房看郑妈妈送过来她陪嫁那些产业的册子,俩人相对无言,很宁静。
她时不时替他研磨,铺纸,一言不发,日落张灯,铁牛送来邸报。
她接过来,看了一遍才给他,“还是改革令的事情。”
他并没有接过来,反问道,“哦~你跟我说说吧。”
她将邸报放在自己桌面上,绕过桌边给他研墨,他已经停下笔,靠在椅子上想听她怎么说。
“邸报上主要说改革令推行青苗法、免役法,百姓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而此法触碰到官僚地主的利益,循州爆发官僚、地主、百姓三方冲突。”她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循州?”
她点点头,“这个地方迟早会出事,没想到这么快。”
“这话怎么说?”他倒是很好奇,她怎么判断循州会出事。
“循州是南梁四大商贾琅琊史家所控,史家可不是善茬,其家族树大根深,史家的人涉及朝堂,儿女姻亲也不可小看,禹王最钟爱的宠妾就是史家三爷嫡长女,史家经营可谓不择手段,不然也不会百年来年位列四大商贾之首,其他三家与史家也是有一定的差距。”
聿儿还是淡淡的,在家时与学究探讨过史家发家史,史家发家已有百余年,每一任家主都是潜心经营的料,为了家族利益不惜将家中嫡女予六十多岁的禹王为妾,在史家,只要是个人都是可利用的。
她那个时候还很庆幸自己出生在徐家,虽然被冷落,可徐保对她还是在意的,而且徐保虽然钻营,但也没有像史家那样不顾家族脸面。
卢棋对她更加好奇了,她家也是四大商贾之一,但据他所知徐保一心钻研,也不知道她的性子是不是也是徐保教出来的。
循州出事早在卢棋意料之中,一是因为史家是改革令重大变数,二是改革令确实有利有弊,现在的朝廷也到了非得改革的时候。
南梁官僚体系庞大但多为冗官,仁德皇帝之时适用的‘养兵’之策,六十年前从失了燕州之后冗兵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兵多而不精。
现在朝廷是内忧外患,已经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所以晋北军成为南梁唯一拿得出手的军队,晋北军战力可不是南梁其他驻军可以抗衡的,就连南平府带着邕南军也不可比拟,因此晋北军与他才会被官家忌惮,当年南越、北疆相继出事,是卢恒带着晋北军南征北战,守住北疆,制衡南越智高。
可以说晋北军就是南梁的护盾和长矛。
“说说你的看法。”
卢棋一笑,聿儿对改革令见解独到,他也喜欢听她分析时下。
“改革令牵扯到史家利益太深,迟早会出事,循州知州、通判懦弱无能,无法把控循州局面,实际上循州是由史家说了算,这次动乱也只不过是史家给朝廷施压。”
他嘴角很有深意,“可有相安无事的解决之法?”
她摇摇头,“没有,想要收服史家,唯有镇压,他敢闹事那就打他,打到他怕为止。”
卢棋被她这句话惊到了,她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也有这么残暴的时候,不过,据他所知徐家并没有与史家结怨。
“你说得对,史家这种大家族自视高傲,实力也不可小觑,可他再这么厉害也翻不过朝廷的手掌心,循州不是动乱吗?朝廷大可以出其不意派兵镇压,给他扣个高帽。”
聿儿也赞同他的说法,“不过此事还得找一个禹王都管不了的人去。”
聿儿又道,“然后,以此为由收回史家盐引、茶引。”
南梁朝贩盐、茶务都要有官府发的盐引、茶引,要是没有可就是杀头的罪过。
“再查他史家账面,明的暗的都查一遍,至于怎么查还得看他史家怎么做。”卢棋看着她说道,她的看法跟他是一样的。
她也赞同,“商贾之道错综复杂,就算史家家族的人干干净净,但手底下的人未必干净,稍微查出来点什么,往大了闹就是,史家不怕事大,朝廷有什么好怕的。”
他笑得耐人寻味,“你家也是四大商贾之一,不知道你家的账面干不干净?”
她停住研墨的手,看了他一眼,轻笑道,“要查,就算没事也能查出点事情来。”
“哦~”他这个字耐人寻味,“看来你父亲找了我们家这个靠山不太靠谱啊,你也没在我耳边吹风。”
“我家可比不了史家,你也不是禹王,我家想要靠上将军府这棵大树恐怕是我父亲异想天开罢了。”
“改革令对你家……”
她不屑,打断他,“我家主要是海运、漕运,近几年才逐渐垄断粮食买卖,改革令实行两税归还百姓,减免部分百姓田赋,才有利于朝廷解决粮食需求量大,种地人少的问题,我父亲这些年也在为佃农少忧虑,改革令正好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我家有益无害。”
“我父亲要是有史家家主一半狠,我家也不至于将我们推入火坑。”她继续给他研墨。
嫁给他就是火坑吗?他转念一想对于她来说确实是火坑。
“你对时局看的很透彻,对你自己的形式也看得很透彻。”他从背后抽屉里拿出一个崭新的折子,放在桌面上。
卢棋以前的目标放在史家身上,他要实现收复疆土大业除了朝廷还得要民间力量的支持,史家为南梁四大商贾之首,不过现在看来徐家和唐家加起来也不比史家差。
且徐家的运输网可不是盖的,加上近年来的粮食生意徐家早就悄悄盖过了史家,史家无非是倒转粮食的买卖,而徐家从土地佃农开始发展,不得不承认,徐保却是是个做生意老狐狸。
而他现在有了个新身份,那就是徐家的女婿,徐家的脉络他更轻易驾驭,至于唐家,有唐源在,也就保证了医药的双重保障。
卢棋眼睛瞟到聿儿身上,嘴角露出了微笑,想着她还真是他的福星,有了她,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可真是太喜欢她了。
她停下研墨,一声不吭回到位置上,身处荆棘中,又怎么能不清醒。
“循州这件事还得南平老伯爷出马。”他边写边说道。
“老伯爷?老伯爷回来了?”她喜出望外。
他听她的语气如此兴奋,不由得打量了她一眼,她又想做什么?
“回来了,回来好几天了。”他淡淡说道。
聿儿又道,“老伯爷八十好几了,您还敢折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