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八十二章 - 六零夫妻躺赢日常 - 相濡以沫w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第八十二章

第82章第八十二章

“我家就在村里,离得近,人头熟,活计也好干!”说完这话之后,穆熙又看了看周围,见没有人,才又低声说道:“主任都问了我几次了,我要是再不走,难保不会穿小鞋。你以后说话也要注意点,不要什么话都说……”

穆熙觉得前头的原因说服力不够,显得自己太出挑,便又小心的,将主任找过她的事情说了出来,哪怕陈燕告诉别人,也不怕,反正她要走了,对方也巴不得她走呢!

“哎,穆熙姐,你走了以后,我又少了个能说话的人!咱们以后啥时候还能见面啊?”听穆熙这么说,陈燕也觉得憋气,但也无可奈何。

“别这么说,咱们村离公社也不远,走也能走过去了。要真是想我了,就叫人给我捎信,我骑着自行车来接你!”陈燕虽然嘴巴厉害点,但知道好赖,说话也直接,跟她交往不累得慌。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被穆熙这么一说,陈燕心里也就没那么难受了。虽然平常她俩在供销社的时候见的多,但偶尔吐槽的时候,都得避着人,生怕被人听去。

回到家的时候,陈燕也不敢说,生怕家里人骂她不知好歹,有个旱涝保收的工作就烧高香吧,还在那儿抱怨,有啥可抱怨的。但等穆熙离开了,陈燕就已经打算休息日的时候去村里找她,这回两人可以痛痛快快吐槽老同事了,还不怕别人听到。到底年纪不大,被安慰以后,思维又开始发散到别的方面去了。

周庄村供销社的地址不是村里选的,是县里的供销社领导带着人,去村里转悠了一圈以后,在原来的大庄村靠近公路的地方圈了一块地方,打算用来建村里的新供销社。主要是考虑到交通问题,毕竟上面已经决定把大庄村的供销社建的大一些,好辐射周围的村落,那地理位置和交通就显得更加重要。

等新供销社的位置确定下来以后,原大庄村的村民虽然面上没什么特别的,但私下还是在心里偷偷暗爽。当初合并成立周庄村时,有部分村民就不喜欢周家村的周字放在前面,可惜木已成舟,就算不喜欢,但周庄村的名字还是顺利定下了。

如今新供销社建在他们的地盘上,这让他们瞬间觉得跟打了场胜仗似的,名字放在前面有啥用,还不是要到我们这边买东西。以前两个村就相隔不远,如今合并完后,来往的就更密切了。

虽然那部分人觉得自己挺低调的,但平时说话的时候,也难免会露出来些口风,然后就被传到了原周家村的村民耳中,这难免让人觉得心里不忿。甚至有急脾气的人找到了大队部,希望周家丰能出来给个说法,为什么供销社就不能建在他们这边?

“吵吵什么?听不明白话嘛,这都是为了运送货物近便,也是为了附近村民买东西方便的,难道要人家到了路边,还得再拐进来,进咱们这边,能少走路,谁还愿意多走路啊……”面对来要说法的村民,周家丰也觉得头疼,但还是得安抚他们的心情,堪称是苦口婆心的在劝解他们。

“那咱们这边路也修了,他们怎么不能走路……”

“那车怎么走,修的也都是土路,一个不好陷在里面,万一有什么事儿,你能赔的起吗?再说了,赶上下雨化雪的,那土路就更不好走,一脚下去,鞋子里都是泥巴……”

“就算供销社修在那边,那咱村的小学怎么还修在那里?”供销社的事情争不过,又有村民提起周家庄小学的事情。

“因为大庄村就有小学,现在只不过在那基础上翻新,而不是另外再建,而且位置是在中间,无论哪边的孩子上学,距离都差不多。再说了,要是再另外建一所新的,谁给出钱出粮食,出砖块,你,你,还是你……”

周家丰听着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原本就确定好的事情,如今又横生波折,重新被拿出来说。这下子被他点到的那几个过来时很不服气的村民也不由得向后退,他们哪儿能拿得出来?要是真让自家出血,那可怎么得了。

“我再强调一遍,如今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人,都叫周庄村村民,以后不要再分你的,我的,他的,怎么了,是人家不往咱们这边挑水,还是你们不走那边的路啊……”

经过这次的事情,周家丰也突然意识到两个村的合并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反而底下是波涛汹涌呢!看样子,自己以后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得加强,等以后,他们都在提自己是周庄村人,那就成功了。

虽然头疼,但周家丰还是趁这次事情,又召开了一场村民会议,有什么不满方面说嘛,当面锣对面鼓的,省得在背后互相蛐蛐。哪怕上台打一架呢,也比在心里存了气强啊!

就在周家丰在村里“轰轰烈烈”的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时,穆熙则是趁这段还不忙的时间内又一次进行自己的任务。这一次,她选的依然是和周宇一样的中级任务,周宇不放心,一想到自己之前刚去,差点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和动作时,他就觉得有点后怕,这回穆熙还不知道要面临什么情况呢?

就在两人讨论争执时,大屏幕上有了一行字,可以让穆熙暂时在这个小世界动用空间,只不过用消耗能量,看了大屏幕给的价码,周宇和穆熙两人觉得还是合适的,眼看穆熙也一再坚持,周宇也只好暂时放手让她去尝试新的世界,但也不断叮嘱,要是有什么意外情况,还是保全自身最为重要。

在进行任务过程中,穆熙若觉得吃力或者不能完成,可以终止任务,也会被带回,但会被倒扣能量。这也是周宇进行中级任务以后才给的福利。不过穆熙和周宇两人也算看清了,这大屏幕就是想赚他们做任务得来的能量,做什么都要扣能量。但为了安全,却不得不妥协。于是,在做好准备后,在周宇的千叮咛万嘱咐中,穆熙顺利的随机的进入一个中级任务。

等穆熙再次醒来,她便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雕花大床上,而且上面还有外国画的装饰,这让她一下子清醒过来,自己不能是到了国外吧?那这乐子有点大啊!

还没等穆熙再观察周围的环境呢,头就突然开始疼起来,似乎是有大量的记忆向她袭来,又快又猛,让穆熙一时招架不住,只能一边按着头,一边又重新躺回床上,准备接收记忆。

原来穆熙来的年代居然比她跟周宇穿的时代还要早,这会儿是建国后没多久。当初另一方撤离时,不仅搬运实物,还印了大量的纸币,借以划分财富,让城里通货膨胀严重。等大家回过味来以后,也不愿意在手里存钱了,生怕钱更不值钱的人们,会去直接抢购生活物资,粮食,布匹,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使得城里的市场非常敏感,同时也给后来的人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这本来就已经是非常糟糕的情况了,后来却还遇到一些无良资本家们,他们相继涌入这座城市,也跟着加入了抢货的队伍,他们利用手中的资源,买断城里绝大部分的粮食等生活物资,就连店里的皮衣啥的都没放过。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周边继续收购物资,低价买入,然后囤积起来,然后趁高价时再出手,赚取高额利润。无良资本家的加入,使得市场越发失控,这一场看起来没有硝烟,却深刻影响老百姓信心的战役拉开了帷幕。

稳重物价,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一是要稳定城里居民的情绪和信心,另一边,政府也要树立,无论从哪方面讲,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都不能输。

虽然事情紧急,但政府的工作人员处理得当,没有酿成更严重的祸事。他们请示领导,动用储备粮,同时派出人去劝说那些人,不要再给市场“火上浇油”,更不要再囤积居奇,而他们不为所动,只等着看笑话。

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协调下,紧急从其它地方调来生活物资。起初,无良资本家们,只是在看戏,不相信对方能把价格打下来,等物资消耗完以后,价格肯定还会上涨的,他们稳坐钓鱼台,不慌。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能调来粮食,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当时,生产工具落后,只能用人力填补,为了能弄成粮食,石碾,石磨等工具全都用上不说,为了能抢时间,大家也是采取了“歇人不歇班”的做法,时刻都保证有人在那儿弄粮食。

装粮食的麻袋不够用了,就把之前穿的旧衣服全都拿出来,缝成布袋,拿来装粮食,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粮食源源不断的被运进来,无良资本家们开始发现事情不对劲,怎么粮食越来越多?然后他们开始慌张抛售手里的货物,价格比采购时低了很多,处理完后,忽略估计也得赔了一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