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15章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许百龄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5章第215章

第215章第215章

伴随着官船回国,南海更多国家与大盛的邦交建立,也相继派使臣前来,朝廷各部全都忙了起来。

忙完使臣接待,也到了年底,朝中又是最忙的时候。年后朝中的各项事务又得计划安排起来,朝廷准备增加一个对外贸易大港,还准备增加配套的海关和盛天银号。陈年荒废的港口需要重新修建,此时工部和户部是最忙的。

与此同时,这一年又是春闱之年。春闱之前,礼部将拟定的同考官的名单上呈皇帝,此上再次出现俞慎思的名字。

这一次皇帝没有否定,勾了。

在文教革新的时候,对春闱的考核也稍作一点变动,但还是以文章为主,只是落乙榜的就稍微放宽类型,推举进国子监。

为避免舞弊,无论主副考官还是同考官提前皆不对外透露,俞慎思自然不知晓,此刻他已经被选派为今科春闱同考官。

户部堂会结束后,俞慎思人还没有踏出大堂,内侍就过来宣旨,身后还跟着两名侍卫,传他觐见,也不说什么事。

出了户部见到翰林院几位官员也随着内侍出来,身后也跟着侍卫。朝宫门口去,又瞧见了其他的大人们,俞慎思此时方知晓自己被选派为今科春闱考官。

二十多位考官进殿谢恩后,也不让回了,直接被护送礼部参加考前礼部的宴会,全程不得与外人接触。

同时宫内派人前往各位官员宅邸,通知准备接下来近一个月的穿戴所用,由内侍和官兵双方检查后,确定全都符合规制后直接送往贡院。为了方便这些考官们日常起居,允许带一名不识字的仆从跟随。

俞家得到旨意后,白若慈和卢氏便为俞慎思准备,并挑了一个不识字又心细勤快的随从过去。

礼部那边宴饮结束,便由官兵直接护送前往贡院。

二月初的盛都天气依旧寒冷,贡院虽然经过打扫,炭炉也烧上,条件终究不及家中舒适自在。

春闱与秋闱流程相似,进了内帘后,诸位考官的活动区域也就在内帘。考官是提前两日进入,也算是给众人适应适应。

今科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副考官两位,其中一位便是陈堤。陈堤如今从都察院调任大理寺少卿。

高晔去世前提到此人,俞慎思猜想是藏着很大秘密,高昕又说自己没听清高晔临终所言,也不知她是真没听清,还是故意隐瞒。

无论哪一种,陈堤与高明进这么多年演戏是可以肯定。

人死了,高明进留下的秘盒不论最终皇帝有没有打开,从这几年皇帝没有随意对朝中哪位臣子贬谪罢黜可以看出,皇帝并没有准备追究。

皇帝既如此,又是陈年往事,俞慎思也清楚揪着不放非明智之举,只是想到高晔临终想对他吐露此人之事,心中总是被吊着。

他没有去找陈堤搭话,陈堤却主动同他说话。

二月初八,春闱前一天,俞慎思从堂中出来,陈堤笑呵呵地道:“老夫听闻前索州知州高晰如今孝满去了范州任通判。”

忽然提到高家之人,俞慎思心里警惕几分,不咸不淡应道:“是,陈大人消息灵通啊。”

“年前钟寺丞丁忧回乡提到此事,老夫今日见到俞郎中想起来这事。”

钟熠父亲在高明进之事后,借病致仕,回临水县养病,去年末病逝。不仅他,宗承文的父亲前几年也借年迈致仕回乡。他们二人算是明智的,否则依他们和高明进的关系,不及时隐退,别说其他人,他们下面的官员就会借故搞他们让他们腾位子。

“原来如此。”俞慎思笑了下道,“下官听闻陈大人与已故的高大人也有点恩怨。”

陈堤又呵呵笑了两声,“俞郎中从哪里听闻,老夫不过是在其位行其事。”

这事朝中不少人知晓,真没必要掩饰,高明进又不是什么良臣,和他有恩怨也不算坏事。不过以前身为御史,如今为大理寺少卿,总要有个正直公允的名声。

“是下官失言,请陈大人海涵。”俞慎思驻足施礼。

陈堤虚扶了下他,摆手笑道:“若是旁人老夫要计较,是俞郎中则无妨,老夫理解俞郎中心情。”

“多谢陈大人体谅。”

二人闲话着顺着抄手游廊走到堂后小院,俞慎思又道:“如今陈大人在大理寺,下官有个事想请教。前几年太平县冰封杀人案,听闻报到大理寺了,不知如今可有什么眉目?”

陈堤闻言叹了声,“没啊!能查到的线索全断了,如今也没有新的线索,案情无法推进,年数久了,更难查。俞郎中怎么问起这个?”

俞慎思随手指了下旁边水缸里的冰块,“瞧见它,忽然想到而已。”

“老夫听闻太平县知县的长子是俞郎中的同窗好友,如今在翰林院供职。”

还真是官场上个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什么消息都耳闻,连这都知晓。他随口应道:“陈大人消息果然灵通。”

俞慎思回到自己房前,与陈堤告辞。陈堤走到另一处廊下,回头朝俞慎思的房间看了眼,神色复杂,几息后若有所思地回过头昂首望向青天白日,长长叹了声。

俞慎思也从半掩的窗户望向陈堤,他清楚冰封杀人案会成为永远的悬案。

-

今科春闱顺顺利利举行,俞慎思这近一个月来与陈堤除了公事上没有再私下交谈过,最后填乙榜时,俞慎思明显能感觉这个陈堤有意与他结交。

同朝为官,俞慎思维持表面上客客气气,并无结交之心。

春末里朝廷收到高丽那边情况,倭国已经屡次战败,损失惨重,不成气候。仲夏再次收到高丽传来捷报,倭军大败退回倭国。而倭国那边因为此次战事拖延几年,耗费大量军力财力,国内矛盾重重,政权岌岌可危。

景和帝一直对倭国怀恨在心,大盛朝廷也要报前面几十年东南被侵扰之仇,未给对方茍延残喘的机会,派兵前往倭国,乘胜追击。

次年秋末倭国投降,向大盛俯首称臣,除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约外,最重要一点,答应大盛军队在倭国驻扎。

次月传来了李帧的消息,他如今身在倭国,处理完那边的事情,将会与大盛使臣一同回国。

俞慎思将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俞慎微忍了数年的泪终于没再忍住,汹涌而*下。卢氏上前抱着女儿哭出声来,她太心疼女儿。几年来女婿音讯全无,生死不知,他们都牵肠挂肚,日日不安,女儿只会比他们更煎熬。

这几年女儿一心扑在生意上,四处奔走,让自己忙碌不停。知道女儿是想让自己靠着忙碌来占据时间和精力,让自己不去牵挂,不去胡思乱想。一旦闲下来,她就会担忧害怕,害怕丈夫危险,更害怕丈夫回不来,连给他收尸的机会都没有。

“娘。”俞慎微抱着卢氏哭起来。

旁边众人动容也都心中酸楚眼中温热,白若慈没忍住流出泪,还不懂事的璧儿见母亲和祖母、姑姑都哭了,也跟着哭起来。

最后在小久和众人的劝慰下几人才止住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