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152章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许百龄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2章第152章

第152章第152章

俞慎思倒不是想要在奏折上标新立异,也不是故意在这上面和高明进对着干,他只是骨子里还是理科生思维,用数据来下结论。

高明进写江原省清田大半已经完成,然后整了一堆好话,玩文字游戏。俞慎思直接上数据,完成了七成,士绅地主的田地清丈出多少顷,占比几成,征税多少,俱是数字体现,一目了然。

俞慎思认为,相比文字,在这方面,皇帝应该更想看到数字。

越是数据,越难藏猫腻。

-

随着清丈田地的逐渐完成,征税也擡了上来。朝廷征税,分两季,二月到四月,和八月到十一月。

不出所料,士绅地主又开始作妖不交。或许是鉴于上次清丈田地官府出兵镇压,抓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全都放,他们收敛许多,没有聚众闹事大张旗鼓和官府对着干,只是拖延不交。有的交了,却交的都陈年发霉或生虫的粮食。

依照朝廷的规矩,这种粮不符合规定不能作为税粮,官府自然不收。

他们便以此为借口,声称不是自己不纳粮,是官府不收,大有官府爱要不要,老子只有这种粮的架势。

高明进猜到这些人不会太平,令纳粮之时官员必须亲自过去监督,并且派了总督衙门的人前去。俞慎思也被高明进派去忝州城东的清溪县。

又是得罪人且不好办的差事。

俞慎思刚到清溪县就遇到了大户尤家运着发霉的粮食来缴粮。尤家大郎神色倨傲,昂着宽头大脸睨着差役,拔高嗓门道:“我们尤家祖祖辈辈都没有交过粮税,哪里知晓交税还有那么多规矩。我们家只有这种成色的粮食,其他没有了。”

清溪县黎知县知晓他胡搅蛮缠,同他讲道理。对于一个不通情达理之人,讲道理只是白费口舌。

黎知县最后来硬的,令他回去后按照要求纳粮,尤大郎却不买账,坚决说没有。

俞慎思拉着黎知县说了几句话,黎知县蹙着眉头有些犹豫,“这……上面没有这项规定,下官岂敢乱言,若是出了事下官担不起。”

俞慎思也知晓此事为难黎知县,也不强迫他,说道:“那便将此事交给本官,出了事本官担着,你适当配合便是。”

如此黎知县才点头。

俞慎思走到旁边的台子上,对尤大郎以及前来纳粮之人道:“总督和二司衙门规定,凡是税粮不符合规定,拒不收,折算银两缴纳,若有不从以抗税罪论。”并对差役吩咐,“你们可都看仔细了,不符合规定的粮若是收了,罪责你们担着。”

尤大郎冷哼,斜着眼看俞慎思。他知晓俞慎思的身份,也听说了他当众痛骂府学生和在天河县之事,认为他是高明进的人,对他没有半分好印象。

“没钱。”他冷声回道,“我们尤家穷得揭不开锅,这种粮已经是我们尤家最好的,我们尤家的人都吃不上这种好粮。你们要的那种税粮没有,要收只能等下一季的收成。不过,说不定下一季天气不好,粮食又霉了,又缴不上。”说完哈哈笑起来。

旁边的尤家人和赶过来看热闹的士绅们都跟着笑。

俞慎思对尤大郎的挑衅不恼不怒,反而笑着道:“本官也不是不体恤百姓的官员,既然如此,你们尤家以后可以吃上好的。”吩咐旁边的官兵将尤家的粮食拉回去,从今天起看着尤家上上下下吃这种霉粮,谁若不吃那就饿着。

话音刚落,旁边的官兵已经上前来拉尤家要交的税粮。

尤家的下人欲拦被官兵全都推开,拉着粮食朝尤家去。

尤大郎见俞慎思来硬的,冲俞慎思怒道:“你想干什么?”

“本官请你们尤家上下吃你们舍不得吃的好粮。只要你们尤家上下一天三顿吃这种霉粮吃到饱,吃到下一季收成,这税粮你们可以不纳。”命官兵将粮食和尤家的人全都带回去。

其他原本来看官府热闹的士绅,现在忽然想看看尤家的热闹,也想知道俞慎思是不是真的敢这么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

他们半信半疑,直到看着官兵日日守在尤家,逼着尤家上下吃霉粮,他们才信这个年轻官员是来真的,比黎知县手段狠多了。

尤家上下几十口上吐下泻,不吃霉粮也可以,那就什么都别吃,干饿着。

最后全家闹着让尤老爷去找俞慎思理论。

-

看着面前这几日被折腾面色发黄,精神不振的尤老爷,俞慎思若无其事地笑道:“尤老爷这肠胃是吃不得好东西?才享三天的福就享不了了?”

尤老爷脸色难看,当然这难看不仅仅是因为愤怒,还因为这三日来吃坏肚子拉到虚脱。怒气的话都说得中气不足,“俞大人,你派官兵闯进老朽家中,为所欲为,未免太猖狂了。”

俞慎思一本正经道:“本官只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尤老爷若是有什么不满,去找总督大人理论,这是他制定的政令。

令郎说你们尤家都是霉粮,本官只是派人过去查证。就是上报府衙,这也是合法合规办差。倒是朝廷征税,你尤家抗税不交,蓄意惹事,与官府为敌,恐怕要按照抗税抗粮罪论处。”

尤老爷想反驳什么忽然眉头皱起,身体绷紧,又开始闹肚子了。俞慎思取笑问:“尤老爷看来霉粮吃得还不够多,那就回去继续吃,吃到你们尤家能拿得出好粮,或者是能交得起税银为止。本官有的是耐心。”

尤老爷此时也没了和俞慎思理论的心情,肚子的确已经开始咕咕叫,便寻了借口匆匆离去。

尤家上下闹了几天肚子,实在受不住,官兵还严格把守,他们都没了心力,最后向官府妥协。

其他家看到尤家的下场也都陆陆续续交税,自然还有要和官府叫板的,就是拖着不交。

俞慎思给不纳税的士绅地主们三个选择。一是官府派兵直接上门强行开仓运粮,二是官兵住进家中吃喝用住抵税粮税银,三则是你不纳粮那就是家中无粮无银,全家也别吃了,饿着。

最后还强调一句:“这是总督大人的命令,本官也是要留着脑袋吃饭的人,只能奉令行事。你们有怨有恨不必冲着本官来,本官不是那做主的官儿。”

俞慎思说了这么一句,士绅们自然就将怨恨对准了高明进,毕竟这新策都是他提的,罪魁祸首。

这些叫板的士绅还是有的不遵官府的令,依旧拖延。俞慎思说到做到,按照之前给他们的三个选择,挨家挨户一个个轮着来。虽然中间有冲突,大闹过,但终究抗不过官府,最后不是交粮就是交钱。

夏忙之前,清溪县征税已经完成七八成,不仅是忝州府,也是整个江原省完成率最高的。

高明进得知俞慎思逼士绅交粮的粗暴法子打着他的名号,便将他叫过去训斥。

俞慎思神色淡然地听着高明进发火,反正此事已成事实,而且是清溪县士绅和百姓都愿意相信的事实,高明进不高兴便不高兴。

高明进训斥一番后,俞慎思解释:“下官就算说是自己的命令,那些士绅就真的以为是下官之意?高大人去年在忝州府抓了多少人打了多少人,强硬手段哪个士绅不知?下官是总督衙门的人,他们还是认为是高大人的意思,下官只是顺其意而为罢了。”

“这就是你冒用本官之名的借口?”

俞慎思轻笑,“下官也是为高大人博官声,如此一来朝廷便知晓高大人推行新策颇有方法,也算是高大人的功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