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132章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许百龄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2章第132章

第132章第132章

俞慎思亲自去书肆一趟,一来送高明进的手稿,二来询问念念的《启蒙故事绘》第二套如今的反响如何,好给念念说一声。也有段时日没有见到她了。

秋日里念念便要行及笄之礼,俞家肯定要去观礼,他想着自己是否要单独送份礼过去。但这样好像又不太合规矩。

小姑娘长大了,白家应该也会忙着张罗亲事了。

俞慎思心中生出一阵失落。

此时掌柜将故事绘售卖的情况详细和他说,并将账册拿给他瞧,第二套竟比第一套销量和反响都好。

他搁下账册,掌柜拍着桌上一箱子的手稿道:“这么一箱子手稿刻印出来,物料、人工全算进去,咱们也得赚点利润,怎么着也得十几两银子。若是多印些,均价就降下来了。”

高明进会在意十几两银子?

印那么多,谁会买?真买回去扎纸人诅咒高明进呢?

“就十套。”

正在前面铺子的茶桌旁商议,瞥见一辆马车在门前停下。

铺子里老伙计上次见过高明进,见车上下来的人,迎上前施礼,将人请进门。

俞慎思吐了口气,心不甘情不愿地起身迎上前两步施礼,“高大人亲自过来,是怕下官诓骗你银子不成?”

高明进笑了声,“你做不出这种事来。”

那倒是,谁像他那么贪。“那高大人此来为何?”闲着无聊?如今户部可忙得很!

新策推行在南安省已经完成大半,在江原省如今还不算理想,汤逢春和郭坚甚至得罪不少当地官员,局势很僵。

深究起来,这两个人都是高明进建议安排的,现在闹成这个局面,这二人都想活活撕了他。

如今朝廷又决定新增两个省开始推行新策。若是这次两个省顺利,江原省的问题再能解决,下一步必然是全国推行。

步入夏日,各地赋税徭役,还有洪旱各种事情,都用得到户部。

高明进最近没得闲,今日竟然跑来书肆一趟。

高明进朝桌上装着手稿的箱子看了眼,“老夫有几句话与你说。”

前面铺子进进出出太多人,说话不便,俞慎思请他到后院后堂。

从伙计手中接过茶盏,让人退下各自做事,转身将凉茶端到上座高明进手边,“鄙店小本生意,没有好茶待客,高大人凑合着,粗茶更解渴。”退到下首落座,“高大人说吧,下官洗耳恭听。”

懒散状态,毫无待客之道,外人在,他还能装一装,私下里他是装都不想装。高明进也不愿与他计较这些。

“倒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便是手稿刊印成册后,莫要署老夫之名。”

俞慎思准备端茶盏的手停了下,一个事事在乎名声的人,现在不想扬名了?

“高大人怕署自己的名,最后白白浪费了这些手稿?”

“是。”高明进语气沉重,怅然若失。

俞慎思沉默住,一向为名为利,现在倒是想着默默为后人了。署他的名虽然会不被看重,却也不是人人都没有理智判断,憎屋及乌。兴许几十年后,百年后,世人对他的仇恨淡去,或许会慕名学习此书,赞一句他的功劳。

当然,这只是俞慎思心里想一下,他可没那好心和嘴皮子去劝面前人。对方有此要求,他听着就是。

“高大人想署什么名?”

“随你心意。”

俞慎思冷笑声,“下官怎敢胡乱给高大人的手稿署名,还是高大人自己留个名字,下官也好安排。”

高明进饮了一口茶,眉头轻蹙,约莫是饮不惯粗茶。他放下茶盏后,随口道:“胡甲。”

好随意的名字。

不署高明进的名字,这些手稿刊印成册,或许还有些销量。里面的内容对于户部官员,或地方官员都有很大的裨益。甚至对于准备春闱的举子来说,也是能够增加许多见识。

“既如此,这些手稿下官为高大人刊印售卖。”

“这么说,刊印的钱你不准备收了?”

“店有店规,之前和高大人说过规矩。”他不想多面对高明进一刻,商定此事便起身道,“高大人若是没有旁的事,下官便去吩咐人安排此事。”

高明进身子朝椅背上略靠了下,擡眼看着面前年轻人,望见对方熟悉的眉眼,自然而然地避开。“你太像你母亲了。”

俞慎思原本见他良心发现愿意将手稿传世,待他三分诚心,现在又在他面前提俞氏。

他怎么有脸再提及。

原本好不容易平静的心情,此时再次涌起怒意,他忍下来,讥嘲道:“真是难为高大人,这么多年还记得家母模样。”

“我与你母亲少年夫妻……”

“高大人!”俞慎思略微拔高声音截断高明进的话,“下官还有事要忙,请恕不能奉陪,高大人自便。”说着拱手施一礼,转身朝堂外去。

望着修长的身形跨出门槛,高明进微微闭上眼叹了声。

-

俞慎思出门朝书房去,这时俞风从前面铺子走来。俞风是李帧的随从,掌管京中各处的暗探消息,李帧去相州将他留下来。

他回头朝后堂瞥了眼,高明进并没有离开。他跨进书房,俞风跟进门,将一封信递给他,“今日大姑娘不在宅中,小的怕耽搁事情,便送来给三少爷。姑爷临行前吩咐,他的信大姑娘和三少爷都看得。”

李帧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来信,全家都在担心他安危,俞慎思急忙拆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