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108章
第108章第108章
与刚刚父子二人沉重的谈话相比,俞宅门前却热闹非凡,锣鼓唢呐喜乐震天,街坊邻里全都围过来看热闹沾喜气。
散坐各处的宾朋也都起身上前观礼。
俞慎言一身鲜亮夺目红色新郎喜服,头戴新郎帽,气宇轩昂。人逢喜事精神爽,气色红润,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停过。这么多年,还是他第一次这么高兴。
陪他去迎亲的是程宣和一位排云书院交好的同窗。京中娶亲的规矩繁多,二人见俞慎言激动得总是手足无措,没少在旁边提醒。
赵家送嫁的是赵二公子赵平,牵着妹妹的手交给俞慎言,祝福几句后,嘱托他:“我代家父家母将妹妹交给你,以后若是让小妹受了委屈,我拳头可不饶你。”
俞慎言牵着赵宁儿的手,郑重地道:“二兄尽可安心,也请二兄代为转告岳父岳母大人,慎言既娶宁儿,此生便以命护她。”
赵平认可地点点头,“好。”转头又小声提点几句妹妹,以后就是俞家媳,凡事以夫家为先,孝顺公婆,与夫家和睦相处之类的话。这都是白家长辈交代过的,他又复述一遍。
疼了这么多年的妹妹,心中太多担忧不舍。
盖头下的赵宁儿声音略带几分哽咽,“宁儿都记下了。”
媒人此时催促,不能误了吉时,赵平心中惆怅,面上还是笑着道:“二哥只能送你到此处,二哥祝你们琴瑟和鸣,白首同心。”
“多谢二哥。”
“多谢二兄。”
-
随着喜乐声再次奏响,俞慎言牵着赵宁儿跨过门槛,步入俞家大门。
俞慎思站在正堂前望向走来的二人,俞慎言动作小心谨慎,步履缓慢,生怕赵宁儿脚下绊着。他不自觉脑海里想象了下自己将来成亲的画面。
如今俞慎言娶了赵将军的女儿,俞家水涨船高,要有更多人盯着他的亲事了。
正胡乱想着,高晖从身后拍了下他,手臂顺势搂着他脖子笑道:“我听闻大嫂武功了得,以后闹别扭,大嫂会不会一脚把大哥从房中踹出来。”
俞慎思白他一眼,胳肘不轻不重捣他胸口,“大喜之日你能说点好的吗?你以为大哥是你呢?你和沈姑娘的亲事你准备怎么办?你的婚事是高大人手里的筹码,他不会这么轻易让你如愿。”
高晖朝堂内观礼的高明进望了眼,高明进的目光正落在俞慎言的身上。
他坏笑着对幼弟道:“也不见得。再者说,我需要他同意吗?”
“你准备和沈姑娘私奔?”俞慎思剜他一眼,他也的确能够干得出来,当年就瞒着高明进跟着沈家下南洋。
高晖嘿嘿笑道:“放心!二哥绝对会名正言顺将你沈姐姐娶进门的。”
“你有办法让高大人同意?”
“正在想呢!”
-
俞慎言牵着赵宁儿步入正堂,随着司仪的唱声依着流程拜堂。
开宴后,俞慎思步入正堂去招呼,却不见俞纶和高明进。李帧给他使了个眼色,他当即明白,转身朝园子去。园门前有小厮依着吩咐在候着。
俞慎思走进去,隔着数十步见到俞纶和高明进沿着游廊走到转角亭中。
十数年,俞纶心中积攒太多怨恨,有许多话想问高明进,他没有过去,站在游廊尽头守着。
二人也都瞥见他,因为相隔比较远,便没太在意。
高明进在亭中坐下,满面惆怅地道:“岁月不饶人,一别十数年,再见都已两鬓生白发。这些年,几个孩子在你们膝下养得很好,个个出类拔萃,你二姐在天有灵瞧见也能安息了。”
俞纶冷笑一声,撑着桌子在对面坐下来,道:“还要多谢高大人当年将几个孩子过继给俞家,否则几个孩子还真不见得会平安长大,会有今日作为。”
高明进见俞纶动作僵硬,打量俞纶,身形消瘦,面色苍白,略显疲惫,有种大病初愈之态。
这个内弟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弱身骨。记忆中,身子极差,常年一副病容,很多时候卧病在床。如今年纪大了却比当年好许多。
看来这些年他养着几个孩子,几个孩子也在养着他。
他感叹道:“该是我谢你,辛苦将他们养大。”
俞纶斜他一眼,扬声义正辞严地道:“他们姓俞,是我俞家的儿女,记在我俞氏族谱上,是我俞纶的孩子。高大人这谢从何说起?我们宁州的风俗,出继不认父,高大人离乡多年是不是忘了?”
高明进沉默几息,余光瞥了眼游廊尽头的少年,少年目不斜视地盯着这边,好似一个猎手。
他微微点了点头,“是,便当是我替你二姐谢你。”
“高大人提起二姐,我也想问高大人一事,当年二姐是怎么病逝的。上京的时候她还是好好的大活人,不足半载,回乡却是一具白骨。”想到苦命的二姐,俞纶不受控制眼眶红了一圈。
连二姐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成了他最大遗憾。
高明进暗暗叹了声,微微垂着视线,手中摆着腰间玉佩上的穗子,面色凝重,身形也稍稍瘫着没了精神气,浑身笼罩悲痛忧伤情绪。
许久后,声音低沉地自责道:“是我没有照顾好你二姐,当年进京路上让她染了风寒,一直没有大好,入京后又遇水土不服,病情加重。
大夫说不算什么大病,多注意饮食养一养过些天适应了就没事了,我便信了。”
“这些年我也学了些医术,懂一些医理药理,听薇儿和言儿所述,二姐的病可不像水土不服。”俞纶赤.裸.裸怀疑。
高明进扼腕叹息,解释道:“我岂会没有怀疑过,你二姐的身子一向很好,几个孩子都没事,她岂会病倒。所以当年我连请了几位大夫给她医治,几位都是有点名气的大夫,岂会全都看错?
大夫说每个人身体不同,以前还有年轻力壮的举子进京赶考水土不服,这个因人而异,与年纪、身体状况无关。”
说完又是一声惆怅叹惋,眼中湿润,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若是当年我不是自私地要留她在身边,能够早点送她回乡,也许她病就能好,也不会害了她性命。是我愧对你二姐,愧对几个孩子,也愧对你们俞家。”
说完眼中泪光闪动,微微昂首望着亭外的几株树木,努力咽下欲夺眶而出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