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第84章
第084章第84章
盛都初夏不似安州天热,夜风阵阵,略显寒凉。
俞慎言和高晰坐在小院树下饮酒,相对无言。不时擡头看着天上繁星,听着夜间虫鸟鸣叫,犹如幼时夏日坐在高宅院中树下赏月吹风。
那时他们相约一起读书,一起考功名,一起做官,一起光耀高家门楣。
而如今,他成了俞家子,而他虽姓高,也不再是以前那个高。
造化弄人。
二人喝着闷酒,直到深夜,俞慎言开口:“你不必如此,我从未怪过你。”
“我知道。”高晰喝下一口闷酒,说道,“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看着他接连又饮了好几杯,俞慎言没有拦他。
片刻后,俞慎言也斟满酒,举杯道:“索州凶险,情况复杂,知州难当,你多保重。”
高晰碰了下杯,苦笑道:“我会小心的。”
二人一直喝到下半夜。
次日高晰离开时,俞慎言抱着一个盒子从书房出来,递给他,“你离京高府会去送,我不去送你了。这里面是我整理的索州近二十年的一些史料,希望你此去能用上。”
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见,也许再没相见时。
高晰抚着木盒,好似爱惜最后一件珍宝,小心翼翼。
“多谢哥。”
-
高晰赴任前与父母一同回临水县商议分籍之事。高明通不同意分家,与高明达争吵了一番。最后高明达以放弃家族财产作为条件以表决心,高明通才勉强同意。随后他变卖三房的所有家产,与妻子儿女一同远赴索州。
-
高明达一家离开南原省没几日,俞慎思去码头送念念。
码头的凉棚里,念念红着眼眶望着俞慎思,满是不舍,喋喋不休说着叮嘱的话,最多的一句就是:“你一定记得每个月都给我写信,少一个月都不行。”
俞慎思耐着性子,不厌其烦地重复承诺:“小哥哥答应你,一定给你写信,我们拉钩。”伸出手指。
念念拉了钩还不放心,又叮嘱一遍。
旁边的长辈也在互道珍重,扭头见到两个孩子依依不舍,没有上前劝说,由着他们倾诉。
念念来安州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她的小哥哥,长辈们都是知晓的。
这孩子从小没有玩伴,难得有个志趣相投的哥哥,送她书,给她讲故事。这两年陪她读书,教她绘画,亦师亦友,她岂会舍得分开。
可毕竟女孩儿家一年一年长大,不能总是和男孩子一处,还是要学些女儿家的东西,懂些女儿家的道理。
两个孩子说了许久,时辰也不早,白母走上前劝说孙女启程。
念念和林家长辈拜别后,一步三回头向船上去,登了船便站在船边朝俞慎思挥手。
船离岸后,念念哭了起来,冲他大喊:“小哥哥,记得给我来信。”哭腔牵人心肠。
俞慎思的情绪也被感染,眼中湿润,用力挥手,“好!小哥哥一定给你去信。”
念念也在用力挥手,直到船越行越远,再也看不清船上的人,俞慎思还立在栈桥头。念念亦是瞧不见码头上的人,却仍旧在远远望着,一直到连码头都瞧不见。
-
俞慎思转身,见到林家的人亦没有离去,林山长正站在旁边,他施了一礼。
林山长打量他,不由感叹时光荏苒,第一次见这孩子还是个垂髫小儿,一晃眼已是翩翩少年人。来书院也几载。
他道:“最近二年你的文章进步非常,越发成熟深远。然纸上得来终是浅,文章之事,不在书卷之中。你如今年少,所历之事有限,当去历事固文章之基。”
俞慎思在中举后想过此事,只是如今两位兄长不在,姐夫以后要在外行商,居家日少。他不能让大姐一个人上侍奉双亲,下照顾孩子,还要顾着生意。
他身为家中男儿,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他施礼道:“多谢山长教诲,学生会慎重考虑。”
林山长点点头。
-
林山长说过此事几日后,俞慎思如以往一般去妙悟书肆挑选文章,李帧接过他递来的文章,也和他说到此事。
李帧认为他的文章虽日渐成熟,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然策论上还欠些火候,这火候不是读万卷书能补缺,必须去亲历。
李帧不想他今后去做一个只会读书的官。
知晓他的担忧,宽慰他:“你不必有那么多顾虑,我今后不会常在外,家中不仅有你大姐,还有你荀嫂嫂。爹身体养了两年日渐好起来,你亦不必担心。”
话这么说,俞慎思却不能真的丢下家里不管,至少现在不能。
他笑着寻个借口:“我到书院才三载,根基都没打牢呢,再多读两年书出去历练更能学以致用。”
李帧清楚他心性,他表面如小言那般知礼谦和,内心却和小晖更像,这也注定他必然会离开排云书院去天下见识一番。
他没再劝,将自己挑选的文章递过去,“既然留下,以后书肆学报每个月两期的文章就交给你了。今年有不少外省儒生寄来的文章。这也算足不出户读天下文章了。待过两年,倒是可以在盛都开一家书肆。天下饱学之士云集之地,更可见天下文章。”
“这倒是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