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三福酒楼 - 极品妖君 - 不落的烟灰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极品妖君 >

第一百零五章三福酒楼

堂哥拿到五百万,头都不回的就跑了,看样子是真怕被自己的老子抓到。赵辉他们就一起去机场接堂哥的父亲,潘多拉和菲尼克斯没跟着,根据潘多拉的说法是,他们也要回去做点准备。

堂哥的父亲叫茅雨农,父子俩长的很像,只是茅雨农看上去要文雅一些,戴着一副老式黑框眼镜,下颌挂得干干净净,上唇处则留着两撇精心修剪过的胡须,手里还提着一根竹节拐杖,很有几分旧社会文人的气质。

“二伯。”茅文亮把邓小闲几人都介绍了一番。

茅雨农和蔼的笑着一一点头,最后介绍到邓小闲的时候,眼中更是流露出几分慈爱。

“当年见到你的时候,你才这么大点。”茅雨农用手比划了一下:“如今你都这么高了,如果晚唐还在,一定很开心。”

“您认识我父亲?”邓小闲惊讶的问。

“呵呵,我当然认识他。”茅雨农笑了起来:“华夏的修行界里面,不认识你父亲的人还真不多,你应该问的是你父亲认不认识我才对。”

邓小闲当然不会傻到真这么问,很有礼貌的叫了声二伯,茅雨农笑着揽住邓小闲肩膀:“走,第一次见面,伯伯请你们吃饭。”

“那怎么行呢?应该是我们请才对。”赵辉连忙开口,人家大老远的跑来帮忙,如果还要人家自己掏钱吃饭,实在是说不过去。

“别和我争啊,我主要请的是小闲,你们都是属于沾光的。”茅雨农呵呵的笑着,语气很亲切,虽然有些喧宾夺主的嫌疑,但却让人生不出反感。

“没事啊,老二,你也别老这么斤斤计较的,不就是一顿饭么,谁请不一样。”茅文亮在一边说道。

赵辉感激的点点头,这其实不是一顿饭的问题,而是对方没有轻视自己,许多修士都不会把普通人放在眼里,哪怕你再有钱也是如此。

茅雨农看样子来过近江,也不需要介绍,直接让赵辉的司机把车开到了三福酒楼。

说是三福,其实酒楼的名字是‘福福福’。

这是近江的老字号了,很多近江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到这里来吃过饭,但只要说起三福酒楼,立刻就能告诉你准确的位置。

赵辉一听是三福酒楼,就惊讶的问道:“那里需要提前好多天预定的吧?”

茅雨农笑了笑:“没关系,来之前我已经打过电话了。”

看来还是修士的能量大啊,赵辉羡慕的想着,以前他也想到这里尝尝三福的滋味,但被告知需要排到一个月之后,他一生气就走了。

车子在三福酒楼门前停下,意外的是门前没有几辆车,茅文亮好奇的打量着四周:“不是说这里很有名么?怎么看起来有点冷清?”

“冷清?”茅雨农笑了:“人家要的就是这个冷清劲,要是人来人往的,那不成菜市场了?”

刚进门,就有个穿着长袍马褂的青年迎了出来,看到茅雨农眼睛一亮:“是茅二爷吧?快里面请,东家在里面等您呢。”

茅雨农笑着点点头,带着邓小闲几人走了进去。

一走进大厅,眼前便豁然开朗,大厅里郁郁葱葱的种了许多观赏类的植物,没走几步就是一座小桥,桥下有流水潺潺流淌,能够清晰的看到里面有不少活泼的小鱼在游动。

邓小闲几人仿佛来到了一处林间胜地,蜿蜒的小路两边随处可见造型古怪的奇石,走在路上,嗅着鼻中植物特有的清香,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拐了好几道弯,又上了两层楼,几人才来到了一处房间。

说是房间,其实就是用屏风隔开的一个空间,稍微调转一下目光,就能够看到生机勃勃的各式植株,别有一番情趣。

屏风后面是一张老式的八仙桌,看着就知道肯定有些年头了。

一个须发斑白的中年人坐在桌边,看到一行人走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二爷,多年不见,您这风采还是一如往昔啊。”

“听说现在上你这吃口饭,还得预约?”茅雨农笑着调侃了一句,招呼邓小闲几人入座:“都坐都坐,别客气,到了这咱们就是到家了。”

“嗨,我就知道您得说我摆谱。”中年人笑了起来:“但现在不就是这么回事嘛,物以稀为贵,我总不能把自家的手艺卖成白菜价吧?”

“但我可听说你都把白菜卖出金子价了?”茅雨农笑道。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说二爷,您那,就别操这闲心了。”中年人敲了敲手里的折扇:“想吃点什么?”

“老三样。”

中年人瞪眼:“二爷,您逗我呢?我不准备个两天三天的,能做的出来吗?”

“我不来的时候,别人就不吃?”茅雨农奇道。

“那也得他们能吃得起。”中年人刷的打开折扇,得意的摇了摇:“再说就算他们吃得起,我还不一定乐意做呢。”

茅雨农失笑:“听你这意思,现在让你下一次厨还挺不容易?”

“那当然,要不怎么说您身在福中不知福呢,您看,您一来,我不就得乖乖的给您下厨去?”

“那我真得谢谢你。”茅雨农笑着摇头:“看着弄吧,快点就成,几个孩子都饿了。”

“好咧,您就瞧好吧。”中年人扫了邓小闲几人一眼:“保证他们吃了这次,还想下次。”

等菜的功夫,茅雨农为邓小闲他们介绍了一下这间酒楼,方才那个中年人就是三福酒楼的东家,叫董子勾。

董子勾的太爷爷那辈,就是宫中的御厨,手艺一直流传了下来,有这个噱头在,三福酒楼从开业那天起就是顾客盈门,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生意一直很火爆,到了董子勾这辈,经营理念和老一代人完全不同,董子勾接手三福酒楼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装修。

虽然看起来酒楼的面积被极大的浪费了,但实际上让每一个来就餐的顾客都有一种耳目一新、不虚此行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那么菜价比其他酒楼贵上一些,似乎也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发展到现在更是一座难求,象赵辉那次被告知要排到一个月之后,那都是运气好的,运气差些,就算排两三个月都未必能排到。

很快,几道菜便送了上来,都是一些家常菜,白菜豆腐,葱炒鸡蛋,回锅肉,还有一道糖醋排骨,再加一碗鸽蛋银耳汤。

邓小闲几人看得都有些傻眼,除了那个鸽蛋银耳汤是家里不常做之外,其他的菜,完全就是平时在家里吃的啊,学校食堂也翻来覆去就是这几样菜。

还以为是什么大餐呢,几人都有点失望。

茅雨农看到几人的神色,不由笑了起来:“家常菜才是最考验厨师本事的,不信的话就先尝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