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雪花酥 - 咸鱼德妃的躺赢人生 - 屿山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81章雪花酥

第081章雪花酥

胤禩坐到上书房里的时候天还没亮,小太监替他点上了灯,师傅还没来之前阿哥们得先背一百二十遍书。

他嘴上没有停,心里却想到了前几日宫道上发生的那一幕。

近日多位御史上疏劾靳辅用人不当,一百多名河工却始终治河无成,每年只听报告冲决,甚至有人还弹劾靳辅“积恶已盈”,暗示玄烨应当杀了靳辅。

玄烨自然知道弹劾靳辅的人中有些并不实事求是,但是靳辅犯了众怒也是事实,于是他便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与他们兄弟几个讲了个大概,问了问他们的看法。

胤祉和胤禛是几年前实打实在靳辅手下巡阅过河工的,因此对靳辅的行事作风也比较了解,玄烨就率先问了他们二人对靳辅的看法。

胤祉比较委婉:“靳大人清正廉明,儿臣觉得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胤禛就比较直白了:“靳大人修治黄河必然会考虑民生,重新丈量田地,如此一来当地豪强占领的“隐田”则会被清理出来,必然会损害到这些人的利益。”

“若是儿子记得不错,当日靳大人带我们落脚的一处大户人家家中恰巧是郭大人(御史)等人的族人。”

“如此一来靳大人面对众多“仇谤沸腾”想来也就不稀奇了。”

胤祉与胤祺:你可真敢说啊!

底下年纪略微小点的几个目光偷偷瞥向玄烨,他的神色不变:“靳辅修治河道数年,耗费钱粮无数,但是过不了多久河道口依旧决堤,这才是他屡屡受到弹劾的缘由。”

胤禛皱眉下意识回道:“修河一事事关重大,先前永安河与萧家渡河归故道便可看出靳大人治理河工已经颇有成效了,汗阿玛不如再宽限他点时日……”

“前几日伊桑阿已经上报天妃坝与王公堤等地陆续出现险情,如今噶尔丹那边刚结束,国库里的银子都发放下去做抚恤银了,正是国库空虚。”

玄烨冷声道,“朕哪有那么多钱粮供他用?”

实则上今年的赋税刚收上来,哪怕挪出去给军饷、漕运和盐务一大半,按照道理来说理应还剩一半才是。

但是玄烨近几年在大臣面前向来面慈心软,官员借银之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零零碎碎批出去的钱不知道有多少,到了如今真的国库急需用钱的时候他才发现捉襟见肘。

官员借银一事胤祉兄弟几个都知道,一听这话心里都不免“咯噔”了一下。

尤其是胤禟。

比起胤祺,他因为这几年打理生意的缘故与外祖郭络罗家走得比较近,自然知道自己外家也往国库里借了不少银子。

但是说实话,当时大家借银子的时候都是知道玄烨想作出一副君臣和乐的模样,所以基本上朝野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借了点,就算要清算,也轮不到他外祖一家吧?

玄烨看着胤禛,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自然知道靳辅或许没错,但是如今户部那边直接言明因为这些年靳辅治水耗费的钱粮众多,治水的成效也没有太多显现,不处置他也不行。

若要治水筑坝就一定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他又做不出来追在这些臣下后面要银子的姿态,如今正是左右为难。

“官员借银一事儿子也有所耳闻……”胤禛还想再为靳辅说些什么,一旁的胤祚连忙拉了拉他的袖子。

若要真细究官员借银一事,恐怕就要追究到玄烨头上去了,毕竟那些借款一条一条都是他批准下发的。

但是皇上怎么会有错呢?

“汗阿玛允许大臣们挪借官银也是体恤他们家中贫乏,正如于成龙大人这等两袖清风的官员,挪借了多少银两后续挣回来了也会主动交还给国库。”

胤祚将官员借银一事的主要责任从玄烨身上转移开,推给了底下借银子的官员们。

他捏了捏胤禛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扬起笑脸对玄烨说道:“这是汗阿玛体恤臣子的一片苦心,儿子们自然是明白的。”

“儿臣随马齐大人在户部呆了几天,国库的帐银如今已经有许多对不上了,大部分官员始终借钱不还,这才致使国库空虚。”胤禛连忙道。

这其中牵扯的歪歪绕绕就多了去了,就连索额图和明珠府上都往国库里借了不少银子。

有些官员甚至直接将借来的银子转头放贷出去,挣了大笔大笔的银子去疏通关系,毓庆宫那边都收了不少这样来路的钱。

不过,拿天家的钱去空手套白狼,这群人也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玄烨目光炯炯看着胤禛:“那依你所见,朕该怎么处理这些亏空呢?”

追缴官员借银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圆滑些的人很难将里头的银子追缴回来,若是刚直些的人,只怕勋贵宗室不会买这个账。

胤禛有些沉默,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头在想些什么。

一时间宫道上的氛围有些凝重,众多阿哥都不敢擡头去看玄烨的目光,生怕自己被摊上这个得罪人的事情。

玄烨锐利的目光直直地看向胤禛。

也就是一个念头的时间,胤禛舔了舔嘴唇下定了决心,立马擡头对上了玄烨的注视。

“儿子愿意替汗阿玛查清楚亏空以及追缴借银!”

玄烨静静地看了他许久,面上还是毫无表情,心里头却是一松。

太子与大阿哥两人在朝堂上已经成了完全对立的两个靶子,如今明珠半隐退,索党气焰实在高涨,不擡点人出来打击一下他自己心里也有些不好受。

正好胤禛他们兄弟几个也到了能入朝主事的年纪了,用这件事情来锻炼他们几个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追缴借银的事情切切实实容易得罪人,胤禛这孩子愿意接下也说明了他没有结党之心,不过他性子确实太直了些,不知道御下之事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若是一味地严苛御下,只怕官吏中贪污枉法的人会更多。

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只是……

他性格太过刚直,若只有他一人前去追缴借银恐怕会招致那些家中确实贫乏的官员的怨恨,还需一个手段温和圆滑之人在一旁辅助才是。

若说圆滑,老四一母同胞的弟弟胤祚倒也算得上圆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