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糯米糕 - 咸鱼德妃的躺赢人生 - 屿山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97章糯米糕

第097章糯米糕

云舒急匆匆走进延禧宫正殿的时候,惠妃正抱着大阿哥的长女妮楚贺同大福晋讲话,婆媳俩唠叨的都是大阿哥后院里的一些小事。

“娘娘。”云舒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大福晋和大格格。

惠妃笑着往妮楚贺的嘴巴里塞了一口小厨房新做出来的山楂乌梅馅的糯米糕,随后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和卓,你先带着妮楚贺下去吧。”

大福晋恭恭敬敬地福身,随后抱着女儿从正殿走了出去。

“毛毛躁躁的,出什么事情了,让你紧张成这样?”惠妃抿了一口茶不咸不淡地问道。

云舒:“庆善死了。”

正准备放下茶盏的手顿了顿,惠妃显然有些讶异。但是很快,她的眉目间染上了一丝笑意:“是个好孩子,既然如此,便让阿玛悄悄照料一下他家里的那个妹妹吧。”

话虽如此,但是云舒紧蹙的眉头还是没有马上舒展开来,惠妃原本笑盈盈的面容逐渐也沉了下来:“怎么了?”

“奴婢是怕皇上查到些什么……”云舒犹豫道。

“怕什么?”惠妃笑了一声,放松地歪到了榻上,“他是康熙早年进的宫,原来是坤宁宫的粗使太监罢了。若不是当日仁孝皇后惩罚宫人以儆效尤的时候本宫救了他一命,他早就死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坤宁宫都封了这么多年,原先知道本宫施恩的那些人出宫的出宫,死的死,万岁爷是查不到的。”

惠妃说到最后还有些感叹:“可惜了这样忠心的棋子,只能用一次。”

她话语之中的遗憾让云舒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原本低着的头垂得更低了点。

正如惠妃所言,坤宁宫里的宫人伴随着仁孝皇后难产去世死的都差不多了,留下来的那些洒扫的粗使太监和宫女基本上都是后面被分配进来的,所以哪怕魏珠已经竭尽所能地去探查,线索查到坤宁宫也就断了。

“坤宁宫?”玄烨手里的笔一顿。

魏珠感觉自己的背后全是汗,他跪在地上轻轻地点了点头。

玄烨敛目:“朕知道了,既然如此,先把毓庆宫的禁足解了吧,顺便让内务府把毓庆宫里的人手补齐了。”

魏珠刚应声准备出门,就听见身后传来皇上的声音。

“另外让梁九功去朕的库房里挑几样女儿家的东西给永和宫送过去,德妃和六公主那各送两样,朕记得德妃爱兰,另外让人送两盆今年江南新送来的春兰过去。”

四月的天已经开始暖起来了,元宝安静地趴在躺椅上一动不动,雅利奇坐在桌案边翻看着永和宫里的账册。

她年纪日渐增长,祝兰想借着这段时间的机会让她练练手,日后若是出嫁了管理府里的事情也更得心应手一点。

雅利奇握着手里的印章,一本一本细细地查验。

永和宫里面宫女太监的衣服和月例都只要简单地核对人数就可以了,但是东配殿章佳庶妃的吃穿用度却是一笔细账,她得慢慢一笔一笔看过去。

祝兰也没有闲着,一些琐碎的账务她已经美曰其名“锻炼锻炼”扔给了雅利奇,但是有些关于她之前额外添补的一些内容,还需要她来进行调整。

再过一个月就要入夏了,她本身之前是给永和宫的下人专门准备了“高温补贴”的银子让项修负责发下去的,但是去年的时候她发现这种折现银的方法有很多弊端。

虽然项修身为祝兰的心腹不会克扣下面人的补贴,但是他底下负责的人就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水准了。

这些太监忠心是忠心,但是骨子里想要多搂点钱的想法是改不掉的,祝兰也没有想过度纠正他们的本性。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手底下分到主管的粗使太监的补贴基本上就会进他们自己的口袋,这就违背了祝兰的初衷。

因此这个夏天,她将原来的高温补贴发下去的那几贯钱换成了绿豆汤。

茯苓抱着祝兰和雅利奇盖过印的账簿出了正屋,恰好遇上准备进屋的溶月,便有些郁闷道:“我看主子这几日心情都不大好的模样,就连饭菜一顿都用不了几口。”

溶月原本笑意盈盈的双眼瞬间顿住,随后叹了口气:“我刚想和你说,乾清宫的梁公公派了小太监送了两盆春兰过来,如今送到怀安(前文中有提到过的负责侍弄花草的小太监)那边去了。”

“永和宫的兰花多的都要堆不下了。”

茯苓有些抱怨:“万岁爷也真是的,咱们娘娘早年间确实爱兰花,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她也不是只爱这一种花啊,怎么不送送别的花?”

“去年的春兰还被怀安养得好好的呢,今年又送两盆过来。迟早有一天啊,后院的春兰都放不下。”

“主子们的事情哪里是我们能多嘴的。”溶月摇摇头,“这几日正是春夏之交,主子胃口不好也正常。”

其实她们觉得主子这段时间吃不下东西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和毓庆宫里的事情有关系,毕竟这次差点就把六公主牵扯进去了。

但是她们做奴婢的不能随意揣测主子的心意,而且便是知道了也没什么办法。

想到这里茯苓就有些泄气:“我去看看今年南、北果房新送来的水果,今晨的时候娘娘去宁寿宫还多用了两嘴甜瓜。”说罢她就走远了。

胤祯和胤祥下学回永和宫的时候,祝兰已经将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她的手边摆着整整齐齐切好的果梨,上边插着竹签子,雅利奇嘴巴里面鼓鼓的,一看就是一次性塞了两块进去。

祝兰见自家儿子又是蔫头蔫脑的模样进来,原本不太好的心情瞬间就美妙了一点。

她笑眯眯地问道:“今日又被师傅训了?”

胤祯哀怨地看了一眼胤祥,随后哭丧着脸道:“前几日师傅布置的功课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写不完,我就告诉了十三哥和六哥。十三哥帮我写了十篇大字,六哥帮我打了策论的草稿让我照着写……”

“谁知道汗阿玛一看就发现了!”

胤祯挠了挠光溜溜的脑袋气愤道:“四哥还说我!他太过分了!我到底是不是他亲弟弟!”

胤祥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祝兰一眼,毕竟他是帮胤祯代写作业的那个。

祝兰自然不会把问题归咎到他的身上,为了安抚他,她还用竹签叉了一小块梨肉递到胤祥嘴边以示亲近。

祝兰有时候觉得,历史这个东西可能真的会自带历史修正系统。

比如说她以为如今胤禛和胤祯都养在自己身边,两个孩子只见应该不会再像历史上一样针尖对麦芒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