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炸春卷
第093章炸春卷
大宴后又是一连十几日的围猎,皇上领着太子与蒙古诸部交流感情,祝兰等嫔妃在营帐里无聊得都要发霉了。
原本她是多么不善骑射的一个人,如今都可以绕着营地跑两圈马,甚至能射中不会移动的靶子了。
不过幸好这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九月下旬的时候祝兰等人终于摇摇晃晃地出发回到了紫禁城。
不同于雅利奇还有点恋恋不舍,祝兰一进永和宫就全无形象地将身上的坎肩、发展、盘起来的头发全部都拆了干净,干脆利落地脱了鞋袜上了炕。
深冬十月,紫禁城里已经很冷了,外面刚下过一场雨,树枝上都结出了冰棱。屋子里的炕是祝兰还没有回来之前就烧好的,人窝在上面暖洋洋的,让她困得直打瞌睡。
“娘娘,章佳庶妃过来了。”茯苓手里拎着祝兰刚刚吩咐下来,去小厨房里头拿的食盒,她的身后跟着脸色有些白的章佳氏。
章佳氏今日穿了一件青色的坎肩,鬓发上没有簪什么首饰,素净得很,衬得那张脸瞬间更白了三分。
“你今日身子如何,听溶月说自我们走后你又叫了两回太医,太医可有说什么?”
祝兰打起精神坐起来,担忧地看着章佳氏苍白的面容。她脸上的神态倒是轻松,但是脸上的脂粉都有些浮,透过没涂均匀的口脂可以看见底下的唇色之白。
“自打生了齐布琛(安静的意思)后我就一直有这个毛病,太医只说了要好好静养,开的药也一直吃着,就是没什么起色。”章佳氏柔柔地笑笑。
祝兰其实也不知道章佳氏得的是什么毛病,虽说她们两个人在永和宫相处这么多年了,但是章佳氏的性子一贯是安静柔顺的,基本上也不怎么出现在她面前,只有偶尔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来正殿里头,因此她也不好打听她的病到底为什么一直没好。
说白了就是熟,但是还没有熟到那个份上,还是有点边界感的。
“这次来找娘娘也是我额娘托了话进来。”章佳氏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知道娘娘有没有听闻江南那边的事情……”
她轻轻地用指尖沾了点自己手边的茶盏,在木制的桌面上写了一个横平竖直的“曹”。
祝兰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波动,前几天在木兰围场的时候胤禛就和她通过气了,玄烨安排了曹寅去南边做贩铜生意,太子也想在里头分一杯羹,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和章佳氏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喝了口热腾腾的奶茶,将脚往炕上最暖的地方伸了伸。生下十四后祝兰的身子一直都比较虚,每到冬天都是手脚冰凉,不多揣几个手炉她都没法出门。
“倒是听旁人说过几句话,可是那是皇上的事情,咱们也插不上什么手。”祝兰看了章佳氏一眼,见她也是点点头后便有些好奇,“你家里可是递了什么消息进来?”
章佳氏温婉地笑笑:“瞒不过娘娘慧眼,曹大人早年毕竟是内务府里头出去的,如今纵使到了江南那边,京里包衣这边的关系也没有落下。如今好几家包衣人家家里都想着掺进去,跟在曹大人后边替皇上分点忧……”
“只是妾身听家里额娘这么一说后,心里难免有些隐忧,便想着来问问娘娘,不知道娘娘家里有什么打算?”
章佳氏低低咳嗽两声:“妾身与娘娘相处这么多年下来,知道娘娘心里是有大成算的,见识也比我们要广……还请娘娘不吝赐教。”
祝兰见她的模样实在可怜,又想到日日生病的齐布琛和早早懂事的胤祥,忍不住心头一软,给一旁的茯苓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屋子里的宫女太监带出去,一时间屋子里面只剩下祝兰和章佳氏两个人。
炭盆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明显,章佳氏顿时有些坐立不安,她忍不住咳了两声来缓解自己的尴尬。
“诺敏,曹大人以广储司员外郎之职长期主持江宁织造署事务,他在江南那块的所有生意赚到的利润都是进的皇上私库。”
祝兰坐直身子,从碗碟里撚了一颗栗子剥开咬了两口:“像你家里那样想法的人家也不在少数,但是曹大人一个都没答应。你要知道,这种差事但凡多一个人,皇上手里的银子就要少上一分,只要曹寅是个聪明人,贩铜的生意他就不会让其他人进来插一脚。”
“另外……”祝兰沉吟片刻后,学着章佳氏的模样用指尖沾了沾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一个“毓”字。
见章佳氏的脸色又白了两分,祝兰连忙将桌上的水迹擦掉,安慰她道:“你且先让你家里再等等。”
俗话说得好,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太子那边如果也想往贩铜生意里面插一脚的话,这是明摆着想要从皇上的钱袋子里抢钱,皇上肯定会勃然大怒。
但是祝兰估摸着,按照玄烨如今还没有对太子彻底死心的偏心程度,他肯定不会把罪过推到太子头上,到时候倒霉的就是那些像跟在曹寅后面捞一笔的包衣世家了。
章佳氏是个聪明姑娘,她知道祝兰是好意才对她讲了这么多,因此连忙感激地点点头,想着得回去找个机会同家里知会一声。
等章佳氏从正殿里出去后,祝兰才重新歪坐在暖炕上,等着茯苓和溶月打了水进来为她洗漱,将单衣换上后她才缓缓闭上眼,准备好好休息几天。
……
乾清宫里宫人都安静有序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负责奉茶的女官低着脖颈,露出一截细长白皙的皮肤。
玄烨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放着的是江南那边曹寅派人送进京里的信件。
他有些疲惫地看着上头的几行字,最终还是打起精神,将江南的信件压到案桌的最下面,从一旁乱七八糟的奏折里面精确地取了一张出来。
太子原本刚进门的时候还有些忐忑,但是玄烨并没有摆出多么凝重的脸色,而是平静地招呼他:“保成,来,你尝尝这个。”
让他本来提着的心稍微松了一点。
小圆桌上的碗碟里面盛着炸春卷和豆面饽饽,玄烨夹了一筷子炸春卷放进太子的盘子里:“延禧宫小厨房里倒腾出来的新花样,惠妃刚刚送过来的,还是热的,朕尝着还不错,想着给你也尝尝。”
春卷里包的是火腿和黄瓜丝,刷了点甜咸口的酱料,外面煎的酥脆的皮是用鸡蛋摊出来的,咬下去酥脆爽口又热气腾腾的,配上豆面饽饽吃起来又不腻。
太子一时间有些糊涂,竟不知道这次自己被叫来的原因是什么,是江南那边的事情出了什么岔子,还是先前赫舍里氏送进宫的人被汗阿玛发现了?
又或者说汗阿玛只是想单纯地敲打他一下?还有延禧宫和惠妃……汗阿玛特地提起延禧宫,是想说些什么呢?
太子一时间想不过来,就连嘴里的炸春卷的酥皮被他咬碎掉到了桌面上都没注意。
一顿饭瞬间就吃得没滋没味的。
玄烨轻轻叹了一声,等到小太监们将案桌收拾下去后便示意太子坐到自己身侧,从奏折中抽出一本递到胤礽面前:“这是工部前两日呈上来的奏折,你看看。”
太子翻了了两下,擡头看向玄烨:“重建太和殿?”
玄烨点点头:“十八年那会西膳房失火一路烧到了太和殿后,因为当时还在平三藩的缘故,国库里没有多余的银两重建太和殿,只好先修缮了两庑。”
“一直到二十一年那会工部才开始重新商议此事,朕先去派人前往四川、湖广、江西等地勘察木材,将需要的数目、尺寸、经费营造在册,这些楠木前几年就送到了通州木厂,足够修建太和殿了。”
“但是如今修缮需要的砖木还没有备办,朕有意让你去跑一趟,正好你下面的几个弟弟也已经入朝办事了,你就挑一两个跟在你后头跟着你,旁的事情就先放一放……”
修缮太和殿这事是个肥差,里头要用上的砖木、琉璃、瓦料大部分都是要给外头的商人和窑户办买的,里面可以捞的油水数不胜数,不下于曹寅准备做的那个贩铜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