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村姑她不嫁豪门(13) - 谈恋爱不如搞事业 - 林千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4章 村姑她不嫁豪门(13)

为了避免她娘哪天真的心血来潮,给她带回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倌,林潇这段时间都是借口处理生意,每天起早贪黑在外面跑,使用“肖时霖”这个马甲的时间倒是更多。

不久之后,新帝那边悄悄派人给她透露出风声,派船队探索海外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林潇就开始思考着如何对家里人瞒天过海,给自己的长时间离家不回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林家人对她的真心疼爱林潇一直都看在眼里,顶着马甲在外面行动时总要对他们遮遮掩掩,林潇本来就有些过意不去,现在面对这么重大的事项,如果继续敷衍下去甚至可以说是不孝了。

于是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晚餐时分,林潇向林家三人和盘托出了自己肖时霖的马甲,以及用这个马甲亲手创下的事业。为了不让他们过分担忧,倒是没有交代曾经掺和进先前的夺位大业中去,只说新帝似乎有意抬举她,想让她带人出海进行探索。

林家人万万没想到自家闺女/姐姐玩得这么大,林大喜叼在嘴里的肉丸子都咕噜咕噜滚下了地,许招娣也被她一番话惊得目瞪口呆。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林家唯一的读书人林小弟,他其实老早就对林潇每天早出晚归的行为有过疑惑,但是出于对姐姐的尊敬,一直没有探究,此时倒是接受良好,还问了一个角度清奇的问题:“姐,以你的身形,究竟是如何扮成男子而不让人怀疑的?”

林潇:“……”这弟弟怕不是皮痒想挨揍了。

林小弟问得其实还挺真情实感的,可能是受遗传影响,林家几人长得都不算高,如今十六七岁的林小弟在同龄人中个头也偏矮,混在翰林院一干年龄可能还要比他大上一两轮的同僚里边,那点个头就更加不够看了,所以一直都在为自己的体格感到烦恼。

林潇朝他翻了个白眼,“男子气概不在身高,而在你的气质和神态。”

林小弟受教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姐你平常看起来确实像个汉子。”

林潇:“……”果然还是揍他一顿好了。

被林小弟这么一打岔,林大喜夫妻俩倒是反应过来了,皆是神情复杂地看向林潇,许招娣眼中甚至隐隐有泪光闪烁。

林潇本来还想多解释几句,就见她娘突然一把抱住她,嘤嘤嘤哭起来:“娘的桃花啊,都怪爹和娘没用,让你一个人在外辛苦奔波,为了这个家你真的付出太多了!”

林大喜也走到她跟前,一边叹气一边轻轻拍打着她的肩膀。

林潇被突如其来的安慰弄得一头雾水,她爹娘究竟脑补了些什么?

林大喜夫妻俩的想法其实很单纯,他们打理杂货铺时几乎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料想着闺女要做那么大的生意,一定是吃尽了苦头,要不是为了这个家,她一个姑娘家何必自讨苦吃。

直到林潇再三和他们强调,自己真的是乐在其中,夫妻俩才将信将疑地转移了视线,得知林潇不久之后要带领船队远渡重洋,更是东拉西扯询问了各种情况,担忧得整晚都没能睡着。

但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子女包容,虽然担忧,也没有说出不准林潇去的话。

林潇还特地交代了林家人保守这个秘密,“肖时霖”在外面行事不算低调,可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甚至敌意,要是发现他还有至亲在世,说不定会转头对付林家。

所以这个大秘密在林家也就是引发了一两天的震惊,之后大家竟然就都心态良好地接受了。这也是由于林潇在林家常有各种出人意料的言行,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林大喜夫妻满以为这就是有本事的表现,光顾着自豪去了,而读书人林小弟自小受林潇的影响也不小,自己都常常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会觉得自家姐姐有多么惊世骇俗。

不过坦白之后林潇自己的行动倒是更方便起来,每天出门前不用再绞尽脑汁想借口,换起马甲来更加顺畅自如。

康王即位之后改年号为永安,永安初年间,整个天下迎来了一段休养生息、平稳发展的时期。

在朝廷的积极支持之下,各行各业,尤其是商业都得到了相当显著的发展,在南北形成稳定的商贸通道之后,百姓们也有了更多选择,不需要把手头的农产品、手工业品低价贱卖给当地的黑心商家,稍微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能卖出一个大致满意的价格。

再加上朝廷对不少地区赋税上的减免政策,对地方官员的贪赃枉法不作为等行径采取比较严格的惩处举措,在各地横行的山匪也大都被清剿一空,百姓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显著提升,世间隐隐呈现一种盛世初现的景象。

老百姓们其实很容易满足,谁让他们有好日子过,谁在他们心里就是好人,因而新帝这位靠着逼迫亲兄长才顺利登基的皇帝,在民间竟然慢慢传出了“贤君”的名声。

这位贤君最近却有点烦恼。

看着天下太平安稳,他也深感安慰,这时候便又想起了曾经被林潇勾起来的征服海外的计划。

满以为如今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许多,谁知再次提起这个计划时,满堂朝臣仍然没有多少人看好,只有先前就被皇帝示意了的人硬着头皮站出来说几句好话,反倒显得情境越发尴尬。

因为起事之前好几年韬光养晦故作愚钝的经历,新帝也是个非常沉得住气的君主,不动声色地点名了几位大臣询问他们的看法。

“国库空虚的境况虽有好转,但仍然经不起如此劳民伤财的挥霍,陛下深思!”

这是手头虽然活络了但仍然抠得不行的户部尚书。

“去年新式海船出海试航,两个月之后遭遇大暴风不得不返航,一百名船员中安全返回的不足一半,如此大的伤亡几率,望陛下三思!”

这是一向喜欢摆数据讲道理的工部尚书。

“陛下,臣听闻蛮夷部落近日蠢蠢欲动,愿自请领兵主动进攻,将他们彻底打趴下,与其去那个劳什子海外,还是军队的粮草更要紧!”

这是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带兵打仗的周大将军。

还是与先前没有太大区别的那套说辞,要是每次都被这么说服过去,他有生之年估计都看不到船队出行的那一天,让他皇帝的面子往哪搁!

新帝决定效仿他那位刚愎自用的皇兄,也一意孤行一回,“朕意已决,诸位爱卿无需再劝,只需要拿出一个对策就行!”

于是永安四年的阳春三月,一只由五艘大型海船、合计约五百余人的船队自长乐太平港出发,开启了当朝探索海外的旅程,带队的人自然就是化身“肖时霖”的林潇。

林潇带队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区区一介商贾,何以当此重任!”

这次新帝倒是没有一意孤行坚持要用她,反而笑眯眯地让朝堂百官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谁知朝臣们却又支支吾吾都说不出话了。

他们也就是意思意思反对一下,向皇帝表明自己也是有想法有意见的,以后想要一意孤行也请适可而止,可没谁真的愿意掺和进去。

航海出行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在海上受苦受难不说,就算有油水可捞,有功劳可立,那还不一定能有命回来呢,有本事的自然不愿意耗在这上头,没本事的人家也惜命啊,躺在自家媳妇的温柔乡里不舒服吗,谁要想不开跑去海上受罪!

于是,林潇私下告别父母小弟,迎着一干送行官员看似恭喜羡慕、实则同情惋惜的目光,踏上了这条众人眼中的“不归路”。

航海之旅漫长又单调,还随时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的威胁,林潇出行之前当然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空间里的各种蔬菜作物早就种上了,还提前储存了足够她一个人吃上好几年的食物,另外还装了两艘坚固的小船,万一遭遇不测的意外落海,也好有个自救手段。

至于船上其他人的安危,出于对这个世界航海知识、科技水平的考虑,她无法做出万全的保证,但出行之前也准备了许多东西。

首先食物必须得带足,虽说停靠其他国家或者港口可以进行补给,但也不能排除长时间漂泊在海上无处停靠的可能,海船货舱除了少部分位置用来放置丝绸、瓷器、茶叶、药物等等用来交易的货品,其他位置大都堆放着满满的粮食。

另外还配置了一些大型渔网、鱼叉等,天气平和时可以让船员自行捕鱼改善伙食。当然武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谁都无法断言遇到的异邦人不会对他们生出敌意。

在海上长时间见不到陆地的情况下,蔬菜的补充也相当重要,不过当前的存储环境还无法长时间保存蔬菜,林潇便让人准备了一批黄豆绿豆,自己发豆芽也是一个办法。

另外,像是指南针、淡水过滤装置等航海必须的物品,前些时间里林潇也或暗示或明示地提醒新帝,安排工匠制作了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