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京城
林母他们上来,林知秋也要忙起来了,食肆早已装修完毕,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找伙计和靠谱的供货商贩。
伙计这些找起来也快,牙行那边听清楚了他的要求说了隔天就将人带来,食肆面积扩大要的人也比以前多,后厨帮忙的要两个,伙计暂时先要三个。
最后后院帮厨的要了一对母女,母亲三十六岁女儿十六,是从北边逃难来的,后院还有一间空房正好给她们母女住。
伙计要了两个男子一个小哥儿,三人除了那个小哥儿都有跑堂当伙计的经验,但那个小哥儿嘴皮子利索,脑子转的也快,只需要稍微培训一下就好。
这几天让他们熟悉食肆的环境、菜品和价格,又交给了他们一些店里的规矩,是之前在月子里无聊他跟宋予归一起琢磨出来的。
京城作为一国之首,城中达官贵人一抓一大把,再加上宋予归现在有官阶在身,店里的规矩也不能像原来那么散漫,不然无形之中得罪了什么人就不好了。
宋予归说这个是员工手册,上面详细的列举了每个员工的职责、行为规范等等,其中在前面活跃的伙计和账房的规矩是最多的,尤其是伙计。
林知秋将店里的人留下来训话,“这几天你们每天都要来店里练习刚才我所说的那些行为准则,你们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了咱们食肆的脸面。”
“好的服务也能让咱们食肆拥有好的口碑,留得住老顾客的不只是食肆的美食还有你们对待客人的态度。”
顿了顿又严肃说道:“一个月的试用期要是有任何不合格的地方随时走人,即使是试用期过后要是被我发现你们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随时会辞退你们。”
转而又放缓语气,“我向来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只要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好好干,自然会有奖励,节日红包这些不会少,每年也会相应的给你涨月钱,规矩有点多,希望各位能好好遵守,大家一起经营好食肆。”
店内众人全都点了点头,林知秋定的规矩确实比其他地方多,还得签署保密协议,但给的钱也比其他地方多啊,而且还包两餐,节日还有红包,每个月还有四天的休息,这么好的活计上哪找去。
所以之后学规矩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认真,生怕错过这份活计。
厨子也要再找上一个,他之前也去那边观察了一下,确实人流量要更大,甚至因为那边离码头不远,好多食肆到了饭点的时候人都是爆满的。
所以必须得再找一个厨子,不然到时候上菜速度太慢客人也是有意见的。
不过牙行那边也说了厨子大概要慢慢找,他们牙行这边暂时还没有相关的信息,要是有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林知秋也知道这个,所以在店门口也张贴了聘用厨子的告示。
食肆供货这方面,肉类不需要他操心,林父已经为他找好了人,是之前过年买的猪肉那家,姓秦,他家肉质好,在乡下有自己的养殖场,货源稳定,价格也公道实惠。
而且他们家同时也养着鸡鸭鹅这些,也能为食肆提供,要是他家的不够他们也可以在村里收购后给他送来,省了不少事,大儿子还是个猎户,之后要是有打到好的猎物也会通知他们。
林知秋很快和他家签订契约,每天早上辰时送货,届时李锦也会告诉他们明天需要的用量,银钱每十天一结,但肉类一定要保证新鲜,不然他们这边也有权力拒收。
蔬菜这边林知秋先是问过了林母这边有没有平时常去的摊铺,价格和菜品的新鲜程度,然后又自己去考察了一圈,最终才确定下来。
那个摊位他连着去了三天,每天的菜品都很新鲜,摊主是位性格豪爽的妇人,知道食肆的需求量大,也跟他说了会从别家收菜,但一定保证菜品的新鲜。
签订契约的时候跟之前秦家要求一样,菜品不新鲜他们不会要,也是一样十天一结,辰时送菜。
开业时间林知秋找了风水先生来看,日子定在六月十八。
开业时间特意选在饭点,林知秋还弄了些素卤味和炸货让伙计给围观的人们尝尝,又特意吆喝了开店前三天所有菜品只收原来的八成,不少人尝过后都愿意进来试试。
柳杏他们被安排在楼上的雅间,宋予归在灶房里帮忙,林知秋在外面跟着招呼客人,店里的所有伙计都已经训练出来了,所以店里人口爆满也不会慌张,每位客人都能够招呼到。
他们店菜式新颖味道好,很多客人在结账时都说了以后会常来,不管怎么样第一天开业效果已然达到了林知秋想要的成效。
三天开业期过后留下不少的食客,每天生意都很好,新的厨子还没招到林知秋每天都要去食肆帮忙。
林知秋在弄这些的时候宋予归正在家带孩子,离他去翰林院报到还有半个月,最近他每天就是在家喝喝茶,带孩子出门去溜溜顺便给林知秋买些糕点饮品。生活惬意的不得了。
宋予归早上起床在院子里和林父林母打八段锦的时候林知秋就出门去忙食肆的事,林父林母吃完早点后也出门去溜达,家里就剩下宋予归和汤圆,还有玉竹他们。
本来林母说她留在家里和宋予归一块带汤圆,但宋予归说了他自己一个人可以,让他和林父多出去玩玩,他去翰林院报到后就得拜托林父林母多带孩子。
之后宋予归便端着热好的羊奶回房,汤圆小朋友已经醒了,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挥舞着小手,宋予归笑着碰了碰汤圆的小手,“宝宝醒了呀,爹爹抱你起来喝奶好吗?”
汤圆将他爹爹的手指攥紧宋予归就算作是答应了,宋予归将他抱起来坐到一旁的位置上慢慢喂着他喝奶,一个月大的宝宝睡眠多,喝完奶没多久就接着睡了,宋予归给他换了尿布放回床上接着睡。
他则是在一旁看书,这段时间看的书里也会掺杂着一些小说话本,都是之前林知秋买来没看完的。
书桌正对着外面的院子,住进来后他让人在院子里又种了些花草树木,现在都已开放,花团锦簇十分好看,时不时有几声鸟叫传来。
下午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度过,看看书喝喝茶,汤圆哭的时候去给他换个尿布,林父林母回来来看看孙子,跟他聊会儿八卦。
到了傍晚又去灶房看看今晚吃什么,然后等着林知秋回家,饭后将汤圆交给林父林母,他俩出门去逛街散步。
日子慢慢接近去报到的日子,宋予归了解过,花与朝的朝会不是天天开,每隔五天开一次朝会,且朝会是六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参加,当然这当中也包括了他们这些从六品的官员。
上早朝的时间在卯时,官员们要在这之前就到宫外候着等候着宫门开启,之后再进宫面见圣上,按照品阶和文武官分开站立,像他们这些小官员的位置就是在队伍最末。
他们去报到的那天正好是朝会后一天,不用那么着急,翰林院的上衙时间是辰时,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段到就可以。
他家离皇城还算近半个小时就到,他决定第一天上班先去早点打探一下,然后再决定他的起床时间。
卯时,宋予归起床开始洗漱,林知秋记挂着他今天去报到也跟着一块起床帮他更衣,昨晚睡的不算晚,但林知秋睡前被折腾了一通累的不行,早上起来后一直在打哈欠。
宋予归伸手将他眼角的泪珠擦去,含笑说道:“困了就回床上去睡,这些我自己来就好,时辰还早。”
林知秋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刚醒时的软糯,“不要,相公你今天第一天去上衙我也想有个参与感。”将衣领细节处弄好,又抬头朝宋予归笑了笑,被他抱着亲了好一会。
吃过早点,宋予归回房跟林知秋告别,抱着他亲了几口,又亲了亲奶香味的汤圆才出门。
马车已经在前门等了,顾清家的马车排在他后面,跟他打了招呼后上了马车,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朝皇城赶去,路上还遇到几辆跟他们同方向的马车。
到了地方跟赵五说了下午来接他的时间便让他回去了,跟顾清俩人一块去翰林院报到。
他们俩到的时间早,院子里除了几个仆人其他的官员还没来。
估计是先前就已经交代过,很快就有小厮上前来引导他们去各自的位置,他的办公地点在院子右边,小厮带着他到工位上,位置不错紧靠着窗户,窗外院子被打理的很是清雅漂亮,风景十分漂亮。
由于他周围没有什么人,没人指导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得拿起工位上的几本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