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朝堂
回城那天的场景和出行时截然相反,城门大开,街道两旁皆是欢呼迎接他们战胜而归的百姓,鲜花、香囊纷纷向他们袭来。
孟席玉骑着马走在最前方,身量挺拔,帅气飒爽,哪怕知道他是一个哥儿,也有不少人被他迷住,据说那天过后城中不少少男少女的择偶标准都变成了孟席玉,谁还没个英雄救美的幻想呢。
那一仗打的着实漂亮,算是为数不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高齐那边足有二十五万大军,更不要说这其中一半都是骑兵,北辰加上北疆的驻守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万,军力只有那他们的一半。
且这十二万大军里有近两万多的将士都是受伤挂彩的,正真可用的只有十万大军。
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在孟席玉出征后□□孟家的折子像雪花一样朝明德帝涌去,不少人甚至提议让孟国公出征。
但彼时的孟国公已经年逾六十,年轻时上战场时受的伤太多落下不少病根,身体情况已经不再适合出征,这个时候要让他上战场无疑就是想要他葬身在那。
关于这件事明德帝发了好大一通火,直接将这个官员贬职到海岛上,他确实需要官员,但有些没脑子的他也不需要。
这件战事成了之后明德帝本来想给这些官员封官进职,但当时同意的人太少了,甚至还有老臣以性命威胁,孟席玉不想让明德帝为难,便也只说算了,不急在这一时,但跟着他的那些官兵也该享受他们拿命拼搏出来的一切。
功劳大的那几位,虽说没有请封成功,但手里的权力和俸禄还是按照该有的分利来的。
赵积行看了眼地上地上跪着的人,嘲讽道:“要是没记错,当时张大人你本家的侄子也在北疆吧,听说他当时被吓的刀都拿不稳,还是被一位女将军救的吧。”
张先顿时脸憋的通红,半响说不出来一个字,这个确实事实,而且其他人不知道的是他那个侄子还是在逃跑路上被救的,只不过误打误撞进了两军交战的地方,被人误以为是官兵救了起来。
这件事只有他们自己家里人清楚,不知道兵部这个莽夫是怎么知道的,还是说当时他们已经认出来他是谁只不过没有报上去。
想到这他冷汗瞬间下来了,暗自埋怨自己为什么要淌这趟浑水,这要是被人发现他侄子是个逃兵他们家就完了。
“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张大人?”
张先赶忙摇头,“没有,没有。”
眼看着失去一个盟友,刚开始站出来的那位使劲瞪了一眼地上不争气的人,本来就是想让他承担火力的,现在可好,半点用没有。
深知自己再说下去就要将火烧到自己身上了,但已经站出来了,就没什么转圜的余地,只得硬着头皮讲下去,“如果是北辰军几年前的战役,那没什么好说的,北辰军大胜而归是事实,但陛下也已经给与了嘉奖,何必又来这一出呢,民间的百姓们该怎么想。”
明德帝缓缓开口:“北辰不止参与了之前高齐那场战役,后面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有北辰军的参与,他们所立的战功也不是靠那点金银就能抹平的。”
此话一处朝堂中不少人都很震惊,原先从未听说过还有那一场的战役有北辰军的参与,后君再怎么也不敢越过皇上去决定事情,也就是说这是陛下允许的甚至有可能是他安排的。
看了眼几个头部的官员,看着他们脸上没有震惊之色便明白这事是高层都已知晓,上边的人都没意见他们这些小官即便再有意见也没几个敢说什么,至于张大人他们,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实权,不知道也正常。
明德帝看了一圈,将每个人的神色都收进眼里,“各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话要说?”倒是也有几个官员也站出来说了反对但也就那么几个,明德帝直接说道:“行,既然大部分人都赞同这个提议,李全宣旨吧。”
跪在地上的两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陛下这那是来讨论的,明明就只是来走个过场,连圣旨都已经拟定好了,品级高点的官员里就他们俩还傻傻的蒙在鼓里。
看向站在旁边的另外两人,张先两人牙齿都要咬碎了,他们本来是一个阵营的,这俩人早就知道这事,居然不提醒他们就看着他俩出丑。
李全宣读完圣旨,今天只是正式宣布这条律法成立,封赏之事要等礼部和吏部商量后再举行。
事情说完明德帝直接宣布退朝,跪在地上的两人瑟瑟发抖,半天都爬不起来,还是被旁边的人搀扶起来的。
宋予归本来还以为要讲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定下来了,本来他还准备了一些话术要说,结果都没等他张口就已经结束了。
叶清在他旁边一直在叹气,宋予归问道:“你咋啦一直叹气?”
叶清摸了摸肚子说道:“我还以为今天要吵好久呢,结果居然这么快就结束,我今早来的时候还想着要很久的时间,特意吃了不少,现在有点撑。”
宋予归觉得有点好笑,这人是真不会饿到自己啊,“你这想的还挺周全,去船厂溜达两圈?”
叶清立马点头,“走走走,顺便看看那船建造的怎么样了。”
下午下衙的时候孟书宁也跟着他们一块儿回了家蹭饭,赵易安回祈州去了,没办法他有公职在身,告假一月已是很长,再不回去公务都要堆成山了。
赵易安不在孟书宁一人也无聊得很,干脆每天下午都蹭着宋予归的马车跟他回家找汤圆玩,等吃过晚饭再回去。
孟书宁捏了块糕点慢慢吃着,“予归哥你觉得这个事在民间的讨论度会很大吗?”
宋予归想了想,“起码不会很小就是了,毕竟以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肯定会讨论一段时间,不过你们有什么对策了没有?要是有人趁乱造谣。”
孟书宁点头,“有,其实这个也好弄,洗脑就好,我二哥早想到这一层了,之前就已经让人在民间排一些女子、小哥儿当官的戏,先让他们适应。”
“我们在各个酒楼、茶馆、戏院这些热闹人多的地方都安插了人,只要有人说这个话题就将这事往好的方向引,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觉得这事是正常的,也是那些将士们应得的。”
圣上新颁布了这条律法很快就在城中流传开来,有人不理解,觉得这样做不对,从来就没听说过女子、小哥儿还能当官的。
还有一部分人不是很在意,说实话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些,他们只要坐在皇位上的人能给他们安定安稳的日子,没有战争,吃饱穿暖,再有点小钱,这样就可以了。
但不理解的还是占大多数,这个时候那些安插在各处的眼线就有作用了,引导着大家回忆起几年前后君带领着北辰军打败高齐大胜而归的事,论功行赏本来也是对的,陛下也只是按照常理来做而已,这样更是显示出陛下是位明君,不以性别论英雄。
这样一来明德帝在民众中的威望还又高了一截,连孟后君和孟家的名声都更好了。
几天后的早朝上明德帝正式为这些有功之臣封官嘉奖,所说之前大家对此都没有什么意见,但肯定也还是会好奇。
所有人都暗戳戳的看向跪在地上行礼的那几位,孟后君得封昭勇大将军倒是令人没想到的,本来以为陛下应该只会给孟后君一个虚职,毕竟没听说过那家后君手里还掌握着军权实权的。
但没想到陛下直接给了一个正三品的军职,陛下真的是对孟后君有着无限的偏爱和信任啊,孟席玉这么一被封赏官职,孟家可谓是风头无两,一门三将,还都是四品以上有实权的官职,谁家也没有这个殊荣啊。
封赏的时候还会将本人的军功给报出来,原本还有所怀疑的众人顿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凭孟席玉所立下的那些战功这个军职就该是他得的。
孟席玉今日穿的是朝服,武将的朝服跟文官的规格不一样,武将的朝服更加干练,很符合武将的形象,也衬得孟席玉更加英姿飒爽。
孟席玉跪地领旨时明德帝一直盯着他看,宋予归以他5.2的视力保证,他看见明德帝眼里的泪珠了!
明德帝也是个感性之人啊。
受封将军的还有两位女将军,其中一位右脸下颌处有一道很长的疤痕,从耳垂一直延伸到下巴,让人印象深刻。
宋予归就站在她旁边的位置,离她不远,一眼就能看见她的伤疤,他记得这人,当初去安宁府的时候他见过这位将军,当时正是军营里比武操练的时候,这位将军一人干翻三十多位身材魁梧的将士,还是车轮战,超级厉害。
周围自然也有官员看见了她的脸,不少人都面露同情,脸伤成这样估计以后都嫁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