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未命名草稿55584
击退了那股神秘黑暗势力之后,杨志深深地意识到这个高武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危险和变数,这些危险就如同鬼魅般如影随形。他明白,如果自己的儿子杨延昭想要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并能够从容应对那些未知的严峻挑战,那么仅仅依靠现有的能力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杨志决定要让杨延昭尽快掌握更多更强的本领。
就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午后,天空湛蓝得宛如一块纯净无暇的蓝宝石,洁白如雪的云朵悠然自得地飘浮其中。然而,尽管阳光灿烂,整个氛围却依然透露出几分令人心醉的静谧。杨志牵着杨延昭的小手,父子俩一同踏上了前往家族后山的道路。
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小径,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处位于后山深处的空旷山谷。这座山谷宛如一颗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群山之间。
山谷的四周耸立着高耸入云、陡峭险峻的山壁。这些山壁宛如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威严而庄重地环绕而立。山壁之上怪石嶙峋,形态万千。有的怪石尖锐如寒光四射的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则扁平似坚固无比的盾牌,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在阳光的映照之下,这些怪石投射出一片片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阴影,或长或短,或宽或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光与影相互交融的奇妙画卷。
而脚下的地面,则铺满了细碎的石子。这些石子色彩斑斓,有深灰、浅褐、淡青等各种色调,它们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仿佛是大地母亲用岁月之笔书写下来的古老故事,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石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它们在欢迎这对父子的到来。微风轻轻拂过,带起些许尘土飞扬,在空中打着旋儿,让这山谷更添几分荒凉与神秘。偶尔能听到从山谷深处传来的几声不知名鸟儿的鸣叫,叫声在山谷间回荡,显得空灵而悠远。
杨志看着身旁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期待的儿子,缓缓从怀中掏出了几张样式独特的符纸,符纸上用朱红色的颜料勾勒着复杂且极具力量感的符文,隐隐散发着一种危险又神秘的气息。“昭儿,今日爹要教你一种新的道术——起爆符,这可是咱道术师另一个最基本的战斗方式,关键时刻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呢。”杨志一脸严肃地说道,心里却不禁回想起自己初次接触起爆符时的情景,那时的他,也是这般年少懵懂,怀揣着紧张与兴奋,站在自己父亲的身边,听着那略显严肃却满含期许的讲解,时光仿佛就在这一瞬间重叠了呀。
杨延昭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凑上前去仔细端详着那起爆符,兴奋地说道:“爹,这看着就好厉害呀,快教教我怎么用吧。”杨志微微一笑,便开始讲解起来。
第二章:讲解原理与初绘尝试
“昭儿,这起爆符啊,绘制时要将自身的灵力精准地灌注到每一个符文之中,而且符文的结构必须严丝合缝,不能有丝毫差错,因为它的原理就是通过符文引导灵力,在瞬间引发强大的灵力爆炸,从而对敌人造成巨大伤害。”杨志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将一张符纸平铺在地上。此时,阳光正好洒落在那片地面上,符纸被映照得越发显得古朴神秘,仿佛在等待着被赋予神奇的力量。
杨志拿出特制的灵力毛笔,蘸上了那蕴含着浓郁灵力的朱砂墨汁。那朱砂墨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微的光泽,似是有着生命一般。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像是要把心里那一丝紧张也一并驱散,随后开始绘制起来。只见他手腕灵活地转动,毛笔在符纸上轻快地跳跃着,一道道符文在笔下逐渐成形,随着最后一笔落下,那符纸仿佛都变得有些发烫,微微颤动着,仿佛里面已经蕴藏了即将爆发的力量。周围的石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隐隐的力量,微微晃动了几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幕,杨志的思绪飘远了。当年自己第一次绘制起爆符时,手都是抖的,满心想着可千万别搞砸了,那紧张的心情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呢。父亲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着,就如同此刻自己对待昭儿一般,那温暖又沉稳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给了自己继续下去的勇气啊。
杨延昭在一旁看得聚精会神,心里既觉得神奇,又暗暗担心自己能不能学会。待杨志绘制完,他迫不及待地拿过工具,准备尝试一番。可当他下笔时,才发现这事儿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那毛笔就像有了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听使唤,画出的符文歪歪扭扭,灵力灌注也是时有时无,根本不成样子。尝试了几次后,看着手中那失败的符纸,杨延昭心里一阵沮丧,想着:“我怎么这么笨啊,爹画起来那么顺畅,到我这儿怎么就不行了呢,可不能让爹失望呀,我得再试试。”此时,山谷中的微风似乎也变得急促了些,吹起他额前的发丝,也吹得那些符纸“簌簌”作响,仿佛在为他的失败而叹息。
杨志看着儿子着急的模样,心里满是心疼,赶忙安慰道:“昭儿,莫急,爹刚开始学的时候,还不如你呢,这起爆符绘制本就不易,你多练练就好,关键是要稳住心神,控制好灵力的输出。”说着,他再次蹲下身,握住杨延昭的小手,带着他一笔一划地重新绘制起来,一边绘制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每个符文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灵力该如何恰到好处地灌注进去。在他们绘制的过程中,阳光依旧暖暖地照着,山谷仿佛安静了下来,只有那毛笔与符纸摩挲的声音,以及杨志温和耐心的讲解声在回荡,仿佛整个山谷都在见证着这传承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