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膈应皇帝 - 大唐之神级熊孩子 - 哎哟喂小风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3章膈应皇帝

苏公公激动的就在紫宸殿前手舞足蹈起来。这般失态的苏公公,可让小安子看傻了眼。

但他也是个机灵的人,一听说眼前这个小娃娃,正是‘失踪’许久的九皇子殿下。

赶紧上前凑了凑,混个眼熟。

“九皇子殿下,您可算是回来了,这些日子陛下每日每夜都在念叨你,对你想念的不行呢!如果陛下知道你回来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李元景看了一眼眼生的小安子,点点头,“嗯,我回来了,我父皇呢?他在哪呢?在紫宸殿里吗?我现在可不可以进去,我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要跟他说。”

闻言,苏公公这才停下了激动的动作,挠了挠鬓角,“这,殿下,眼下陛下怕是不能见你了,因为莱国公和梁国公和侯君集大人等人,此时正在殿内,与陛下商议国事呢!”

“不行,我等不了了,我现在就要进去见我父皇!”

李元景好歹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华夏人,那份爱国情怀已经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

如今天下面临危难,百姓们苦不聊生,他又身为皇子,不可能坐视不理!

而李元景也知道,李世民他们一行人就算是彻夜不眠,没日没夜的讨论,也讨论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场蝗灾。

他清清楚楚的记得,在历史上记载,这一场蝗灾,最少会持续两个月!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两个月后,什么都晚了。

“殿下!殿下万万不可啊!陛下和各位大人们,是真的在商量非常重要的事情,您若是贸然闯入,这可是”

苏公公苦着脸。

但李元景也顾不上这么多了,直言道,“李世民和侯君集高士廉他们不就是在商量如何解决蝗灾吗?就他们那几个脑子,想破了头都想不出来!而我现在有办法!你要是不让我进去,耽误了我出谋献策,拯救百姓,苏公公,你最好认真想想,这个罪名你到底能不能担得起!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这这这”

苏公公想哭的心都有了,他还没从激动中缓过神来,就被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他承受不起呀!

此时紫宸殿前,只有一队侍卫和几个奴才在守着。

这几个人,自然是拦不住李元景的。

而那几个侍卫,也不敢贸然对李元景动手。

一个是因为他们打不过他。

第二个则是因为,李世民对李元景疼爱的很,若是他们弄伤了他一根汗毛,估计就得掉脑袋了!

此时,紫宸殿内,众人正因为一件事情争得面红耳赤。

而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的李世民,脸色已经跟锅底一样黑了。

他现在只感觉太阳穴突突突的在跳动。

手紧紧握成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

毫无疑问,老李此时已经站在了暴走的边缘。

这段时间,蝗灾发展的越来越严重,可以说,蝗虫所到之处,粮食全部都被啃食殆尽,就连叶子都没留下。

各地区的难民数量急剧上升。

灾情也到了越发不可控制的地步。

而这些个朝廷命官,不仅连有用的办法都没有,这两天还因为另外一件事情吵了起来。

前几日上朝,突然有人上奏,说如今灾情严重,蝗虫遮天蔽日,民间谣言四起。

是因为如今天子德不配位,才引得上天不满,降下天灾,才使得百姓受难。

这番话一道出,李世民怒然起身,完全顾不上什么面子问题,怒气冲冲的冲下龙椅,一脚踹翻了那个胆大包天的官员。

而那个官员立刻摆出了一副冤枉的表情,“陛下,此言论并非微臣所说!而是民间传出来的!微臣只是如实上报啊!”

李世民恨恨的瞪着那个官员。

这人他认识,是五姓七望举荐的一个官员。

众所周知,在贞观年间,推崇的是举荐制,而不是科举制。

而五姓七望几个世家,也从中钻了空子,不断地通过朝廷中的关系,往朝廷里塞人。

如今朝廷中可以说是分成了三大派,一派是为五姓七望的队伍。

这一派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是跟五姓七望有着关系。

有的寒门学子,没有钱,买不起书,五姓七望就供人家读书,等他们学有所成,就送入朝廷当差。

如此一来,这些寒门子弟就跟五姓七望,扯上了数不清的联系。

你受了人家的恩惠帮助,你自然就得回报人家。

这就是五姓七望的算计之处。

而另一派则是房玄龄等人,无条件支持李世民,跟着他一路马上打江山,共患难过来的。

其中就要属程咬金最为得圣心。

因为这程胖子,别的不说,就说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这一点,老李就非常欣慰。

最后一派,便是极少数人组成的中立一派了。

他们秉承着不站队的原则,一心为民,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