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天灾降临 - 大唐之神级熊孩子 - 哎哟喂小风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1章天灾降临

魏征一阵吃瘪。他苦着一张脸。

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家陛下这时候心情非常不好!

自己怎么这么倒霉?

魏征憋屈的看了一眼旁边的悻悻然的房玄龄。

早知道自己就该让房玄龄这里老头先上来凑这个霉头了!

“魏征宰相,你在发什么呆?不是说有要事禀报吗?怎么还不说,难道你是在跟朕开玩笑吗?”

李世民语气不善。

事已至此,魏征立刻拉回了思绪,硬着头皮顶着李世民那快要吃人的目光,上前一步,微微施礼,这才道,“陛下,关陇地区来信禀报,称早在数月前,各地州县就出现了干旱的情况,很多地方更是数月来,滴雨未落!地区官员原本还不以为意,直至几日前,关陇地区的庆县突然闹起了蝗虫!”

“各个地方官员这才反应过来,久旱,这是蝗灾的征兆啊!可是如今,蝗灾已经发生了!并且蝗虫移动,蝗灾传染速度非常快!两日前,还只是一个小县城有蝗虫,到今日,这些蝗虫已经转移到了周边三个县城!这几个县城还未来得及收获的粮食一日之内被蝗虫啃食大半!百姓们已经陷入了慌乱之中!”

话说到重点,房玄龄也立刻上前,补充,“没错,陛下,依微臣看来,此次蝗虫突起!是为蝗灾之势!而且蝗灾转移感染的速度太快了!还请陛下尽快做定夺,好下令拯救百姓与危难之中啊!”

李世民手中的毛笔啪的一下掉落在书桌上。

染黑了一大片宣纸。

“什么?!你们说,关陇地区发生了蝗灾?”

愣了愣,李世民心头怒火四起!

“混账!地区久旱,这些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朝廷养着他们是让他们混吃等死的吗?这么重要的消息竟然没有早日上报?等到蝗灾发生了,这才告诉朕?!”

面对李世民的勃然大怒,魏征和房玄龄只能低下头,默默地擦了一把汗。

这次的事情,这些个地方官员确实是做的不妥。

在唐朝,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部署已经有了初步成形的模式。

一般来说,地区干旱超过三个月,就必须要上报朝廷,做好预防的准备。

毕竟久旱必蝗,这可是老祖中上百年留下来的,亘古不变的定律。

“陛下,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补救和赈灾的准备!至于如何处罚失职官员,还请陛下日后再做决定!地方官员的书信从发出到递到微臣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三日之后了!三日前,关陇地区就已经有三个县城遭到了蝗虫的侵害!现在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个州县沦陷了!”

房玄龄好歹也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

眼下出谋划策不慌不忙的。

李世民深呼吸好几个回合,这才勉强压住了自己想要打人的冲动。

转而看向房玄龄。

“房爱卿言之有理,那朕问你,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回陛下,按照往前,治理蝗虫的办法,就是发动百姓一起捕捉,将蝗虫喂给家禽,从而达到大量消灭蝗虫的目的,这也是目前最快速能起到效果的办法了!”

房玄龄微微拱手。

魏征也在一旁附和。

“陛下,除了治理,咱们还要做好赈灾的准备,纵观历史,每一次蝗灾势头都非常猛,蝗虫啃食粮食的速度,远远大于百姓们收割的速度,即使咱们现在有治理的办法,也已经阻止不了蝗虫带来的灾害,据我所知,最早遭受蝗虫侵害的三个州县,在短短三日之内,市面上的粮食就被抢购一空了,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恐怕就就会出现大批大批的难民了!”

这两人越是将局势分析的清晰,李世民就觉得越发头疼。

在古代的社会,科技远远没有二十一世纪发达。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接受,毫无反抗之力。

每每一遇到这样的灾害,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就只能靠着国家赈灾,派发粮食,来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若是受灾害的范围越大,赈灾治理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而若是如此,国家不管是财力还是人力方面,都会受到重创。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国家都处于恢复期。

而一旦到了这样艰苦的时期,若是再有一两个贪官暗中作祟,百姓们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就很容易发生暴动,内乱。

如果这时候,周边虎视眈眈的东、西突厥这几个国家,要是突然发兵攻打大唐

届时内忧外患,里外夹击。

其后果不敢想象。

大唐很可能毫无还手之力。

这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想要避免这样的威胁,李世民身为皇帝,就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在最短的时间里,安顿稳定好百姓。

“你们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懂?道理朕都懂!朕现在问的是,你们这些个朝廷命官,难道都没有一些更好,更有效的办法吗?!”

砰砰砰!

李世民又急又气的猛拍桌子。

魏征和房玄龄立刻弯腰低头,默默地承受着帝王的怒火。

发了好一通脾气之后。

李世民终于消停了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