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新区地块必须放弃
第95章新区地块必须放弃
由于黄德勇市长秘书小林提前打过电话,蒋局长接待二七分公司侯沧海时挺客气。他认真听取了二七分公司关于学术论坛的思路,略作思考,在侯沧海递上的《高州市面向基层心血管危重症研讨会学术论坛工作方案》上批示:原则同意此方案,请科技教育处协助办理。写下批示后,蒋局长拨通科技教育处负责人电话,特意作交代。他知道市长秘书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免得手下人没有眼力,怠慢来者,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侯沧海告辞前给蒋局长送上二七公司资料,以及印有二七公司标志的礼物钢笔。钢笔是公司统一定制的,精美,又好用。由于是批量生产,折算成人民币不值几个钱,但是收到礼物的同志使用钢笔时总会看到二七公司的名字,是一份挺有心计的礼物。
侯沧海和杨兵趁热打铁,将蒋局长签字的文件复印十份,找到科技教育处的负责人。
给蒋局长汇报的是侯沧海,给科教处负责人的汇报是杨兵。汇报还没有结束就到了午饭时间,杨兵顺势邀请科教处负责人共进午餐。
杨兵当了两年医药代表,交际水平提高显著,再加上他本身就是自来熟性格,一顿简餐下来,与科教处四个同志都混成熟人。午饭结束,六人泡了一壶茶水,在餐馆里讨论起学术会议的具体实施细节。
两点钟,科教处诸人回办公室上班。侯沧海将杨兵送回罗马皇宫,拐到菜市场,买了一份豆花和米饭,又买了一块猪后腿肉和杂七杂八的佐料。以前经营一食堂时,侯沧海当过一段时间采购,走进菜市场如鱼得水。
提着一包材料上了车,侯沧海突然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这是继熊小梅之后,他再一次为年轻女人做饭。他随即自我安慰:“这和当年为熊小梅做饭绝对不同。张小兰是工作伙伴,是重要搭档,还是老板,我为她炒回锅肉是朋友和工作伙伴之间的正常往来。”
提着饭菜回到张家时,侯沧海在顺路的药店买了一柄铝合金拐杖。
回到张家,张小兰开门就叫苦道:“总经理,你太不守时了,我的肚子饿瘪了。”
“我陪卫生局科教科的同志吃了饭,顺便买了点小东西。”侯沧海将购买的物品一件件摆开。
张小兰脸没有料到侯沧海这种糙男人居然很心细,心里悄然涌出一涌暖流。
侯沧海挽起衣袖,到厨房做饭。张小兰试着使用拐杖,来到厨房,道:“你还会做饭?”
“和以前女朋友开过伙食团,做菜是我的本能手艺。”侯沧海埋头工作,随口应答。
“吹牛吧。”张小兰很想问一问其女朋友的事情,又忍住没有问。
侯沧海在厨房里的动作颇为利索,一招一式极具章法:
将肥瘦相连带皮的后猪肉洗干净;
锅里放开水,点大火,水翻滚时放下猪肉和葱、姜、花椒;
煮肉时,洗净蒜苗,切成八分长节。切细豆瓣;
肉煮熟但不煮耙,将煮好的肉捞起,放入盘子,在还有余热时切成约一分厚的连皮肉片;
烧热铁锅,放油,油烧至五成熟时下肉片,放少许盐铲炒均匀,炒至肉片出油时,铲至锅边,放入郫县豆瓣、甜酱和豆豉在油中炒出香味,再与肉共同炒匀,最后放蒜苗合炒;
蒜苗炒熟但不能炒蔫,加入酱油炒匀,起锅即成。
侯沧海一边操作,一边介绍诀窍:“你要记住两个经典诀窍,第一是煮肉一定要滚水下锅,才能封住里面的水分,成菜吃起来才润泽;第二是煮肉前,在水里放生姜片、蒜片、葱段、花椒粒熬出香味,再把肉放入煮制,肉更有味。”
回锅肉香气浓郁,在屋里尽情舞蹈,迅速占领所有空间。张小兰早就饿了,哪里经得起如此诱惑,筷子如机关枪一样不停伸缩,转眼之间,一碗干饭下了肚子。
房门打开,张跃武走了进来。他使劲嗅了嗅,道:“谁在炒回锅肉,真香。还有饭没有,给我弄一碗。”
结果,侯沧海为张小兰准备的晚饭被张跃武吃个干净。放下碗,张跃武抹了抹嘴巴,道:“侯沧海也在,我正好一起讲。你们在新区选的地块要放弃。”
“为什么?”侯沧海和张小兰异口同声地问道。
张跃武语调低沉,道:“我接受了黄市长交代的任务,不能讲价钱。在老城区有一处锁厂家属区,原来职工住的是危房,必须改造。政府财政紧张,黄市长让我们出钱给职工修住房,然后我们在老锁厂那一块地盘上修几幢商品房,这样也不亏我们。去年秦阳垮塌过一处老房子,死了六个人,全省震动。今年必须完成老厂区危房改造,这是政治任务,完成了,肯定以后在高州好办事。”
说完之后,他望着江南地产的一男一女,强调道:“锁厂地段不好,没有开发商愿意开发,你们要有啃硬骨头的准备。”
侯沧海和张小兰都很看好体育馆旁边的小型地块,觉得这个地块完全是遗落在新区的一个明珠,高质量开发出来后,绝对能成为江南地产的一块品牌。谁知天算不如人算,张跃武一席话就将这个明珠废掉了。
张小兰心有不甘,道:“爸,我们可以两边同时开发。”
张跃武不停摇头,道:“相较于楼盘,煤矿这边才是大生意,黄市长支持我的收购计划,涉及到好几亿资金。所以,这边楼盘必须要按照黄市长的要求来办。”
张小兰继续坚持,道:“两个小区可以同时启动,这样不会违反黄市长的要求。”
“兰花花,这里面很微妙。危旧房改造往往很麻烦,进度极有可能被拖延。如果两边楼盘同时启动,新区快,老区慢,会让黄市长形成误解,认为我们态度敷衍。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只能选择开发锁厂楼盘。”张跃武说话到这里,才发现女儿的脚不对劲,道:“你的脚怎么了?”
张小兰道:“我和侯子看地时扭伤了。拍了片,还没有拿到结果。”
侯沧海一直在安静地听父女俩对话,没有插嘴。他有基层工作经验,知道涉及到老厂区的改造很麻烦,麻烦不在于建设,而是在于人。
当张跃武征求侯沧海意见时,他直言道:“危房改造涉及拆迁,群众工作应该是政府做,我们只管建设。”
张跃武道:“前期工作肯定是南城区完成。项目有商业地产,但是主要任务是改造危房。政府玩空手道,既办事,又不出钱。所以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这个工程能够不亏本就是圆满完成任务。”
张跃武的这个说法对于侯沧海来说相当于改变了当初约定。在当初约定中,除了年薪以外,还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如果这个项目基本不赚钱,这百分之十便打水漂了。
侯沧海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个问题。如果自己还在政府机关工作,他出于面子,十有八九不会提出百分之十的问题,如今在商言商,他必须得在事先把话讲明白,免得以后打肚皮官司。
“呵,我没有想起这事。我们可以签一个补充合同,年薪增加二十万,其他条件不变。”
侯沧海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番,这个项目应该是两三年才能完成,两三年时间,不算百分之十的收入,至少有一百多万收入,这在高州甚至整个山南的打工阶层是很高的了。他同意了这个提议。
对于张跃武来说,他满脑子想的是整合煤炭资源,玩一把大的。玩成了,以后收入应该是亿甚至十亿为级别计算。为了完成黄德勇市长交办的事,为了锻炼女儿,花个高价请总经理完全值得。更何况,侯沧海是个命相特别好的人。
张小兰有点担心父亲的宏大计划,道:“爸,你这一段时间都在搞并购,会花很多钱。如果风险太大,干脆别做了。”
“煤炭至少还有十年黄金时间,现在大投入正在其时。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我专心做煤矿,你做房地产,算是两条腿走路,风险不大。”
由于有侯沧海在场,张跃武有些话没有讲透。
前些年煤炭行情不好,高州有一个中型国营煤矿由于经营不善,发生瓦斯爆炸,破产了。恢复生产、技术改造等预计要花四个亿,而且矿内爆炸过,有些情况无法预计。种种情况叠加在一起,尽管煤价一直上扬,也没有人敢于轻易下手。
张跃武多次带着相关专家下井考察,反复推算后,认为这个煤矿拿下来也就四个亿,如果地方政府再让一让价,不到三个亿就可以恢复生产。经营十年,利润高得不可想象。
至于钱的问题,除了自有资金以外,银行可以贷款。
此事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改造资金是否预计得准确。但是就算多用出几千万,也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