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见义勇为成被告 -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 - 小桥老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见义勇为成被告

第44章见义勇为成被告上班不久,侯沧海参加了江州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获得了江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荣誉,风光了一把。

江州市社会治安问题不小,黑恶组织猖獗,街上、公共汽车上小偷胆大妄为。正因为此,当主持人讲述侯沧海事迹之时,在场之人都发自内心地为勇斗小偷的侯沧海鼓掌,掌声雷动。

侯沧海站在舞台中央,望着热情的人们,想到自己政法委干部的身份,暗自惭愧。从这个身份来看,他觉得比不上同时受表彰的另外三名见义勇为者。他站在台上捧着鲜花之时,用心捏了捏装了一万元奖金的信封,幸福感又油然而生。

江州市委政法委书记蒋强华作了总结讲话:“见义勇为行为代表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向导。江州市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急需倡导爱国爱民、尊老爱幼、乐于奉献的新风尚。见义勇为就是新时期新风尚的具体体现,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的精神食粮……”

会后,山南法制日报社的记者汪勇找到了侯沧海,做见义勇为专访。

汪勇者年龄约在四十来岁,面相并不出老,头发半白,很有特点。他请侯沧海来到一个安静房间,经过简短交流以后,道:“那我们就开始吧。”他盯着侯沧海眼睛,道:“你经常坐公交车吗?”

“是的。”

“以前在车上看见过小偷吗?”

“我需要说实话吗?”

“当然。”

侯沧海想了一下措词,道:“如果我说出真实的想法,有可能给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抹黑,你们能采用吗?”

“我会组织语言的。这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采访,另外三名同志我都要采访。”

“我经常坐汽车,偶尔也能看见小偷。”

“你以前管了没有?”

侯沧海总觉得汪记者的话里有陷阱,道:“说实话,以前我见过,但是没管。”

“这一次为什么要管这事?”

“小偷太猖狂了,当着全车人的面偷窃,还要硬抢,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站了出来。我站了出来以后,车上其他乘客也就跟着站了出来。这是真实状况。小偷进派出所,关不了几天就放了出来,不少见义勇为者受到报复。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见义勇为的原因吧。”

汪勇严肃的脸上有了笑意,道:“你说了真话。不管怎么说,你能克服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内心胆怯,勇敢地站了出来,这就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货真价实的先进个人。再问你一个问题,当时小偷跳车逃跑,然后被群众追上,被狠揍了一顿,我听到一个说法,你当时扔了一块石头?”

侯沧海断然否定道:“我没有扔石头,只是在后面大叫。”

汪勇又问了七八个问题,关上笔记本时,随口道:“你要作好心理准备。我去采访住进医院的小偷时,无意中遇到一位律师,他在准备材料,可能对你不利。”

侯沧海惊讶地道:“为什么?”

汪勇道:“小偷家人认为被石头砸中,受到了故意伤害,要起诉你,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就是听到了几句。我进入病房后,他们没有再谈这事了。”

参加见义勇为颁奖仪式,不料意外得知自己即将陷入“见义勇为被起诉”的陷阱之中,与记者分手以后,侯沧海便给吴小璐打电话。在这次颁奖议式上,邀请了受助者参加活动,除了吴小璐毫不犹豫参加这次活动以外,其他受助者都以种种理由没有参加大会。正因为此,侯沧海对吴小璐挺有好感。

散会以后,吴小璐独自走在街上,接到了侯沧海电话。

她也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医生,准确地说,是上班时严肃冷静,下班时容易陷入白日梦的女医生。最初在公交车被抢又被救的一两天,她做了一个“英雄救美后英雄与美女坠入爱河”的经典白日梦,这个白日梦做起来非常舒服,有情节有人物还加入许多戏剧冲突。可惜侯沧海身边跟着一个养眼美女,这位美女还是其恋人,这就让吴小璐的白日梦嘎然而止。

侯沧海道:“吴医生,在哪里?”

吴小璐在这一刻有又点委屈,道:“我不是吴医生,我是吴小璐,朋友们一般都叫我小璐。”

侯沧海这才记起吴小璐曾经专门说过,穿上白大褂才是吴医生,穿上寻常衣服便是吴小璐,他重新问了一遍:“吴小璐,你在哪里?”

“散了会,我在逛街。”吴小璐又道:“你别叫我吴小璐,很生分的,就叫我小璐吧,朋友都这么称呼。”

熊小梅长得漂亮,个性独特,但是不会撒娇,这和她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吴小璐从相貌到身材其实都稍逊于熊小梅,其最大特点是皮肤好,白皙得有些透亮,在侯沧海脑海中浮现起“吹弹可破”四个字。吴小璐另一个特点就是脱下白大褂以后就很喜欢撒娇,特别是在她喜欢和亲近的人面前。

侯沧海迟疑了一下,道:“小吴,我有事找你。”在他心目中,去掉姓只叫名是很亲密的叫法。比如叫熊小梅为小梅是经过牵手之后的称呼,“小璐”有点叫不出口,叫小吴比较合适。

吴小璐接受了小吴这个称呼,道:“好啊,我在新华书店等你,我经常在这里看书。”

侯沧海迈开长腿,不到十分钟来到了吴小璐身边。吴小璐看书时十分专注,没有注意到身边来人。侯沧海道:“小吴,看什么书,这么专心。”吴小璐闻声才看见站在身边的侯沧海,道:“随便拿起一本书闲翻。”她将书插进书架,微微仰着头,笑了笑,道:“找我什么事情?”

侯沧海身高一米八,熊小梅接近一米七,两人交谈基本可以平视。吴小璐身高有一米六多一点,与侯沧海说话需要稍稍仰头。她得知侯沧海有可能当被告,吃惊地捂着嘴,然后道:“怎么还有这么无耻的人,这是猪八戒倒打一钉耙。”

“有一件事情要请你帮忙,你有同学在江阳医院没有,我想了解一下那个小偷到底受了什么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侯沧海确实扔过一块石头。在他记忆中,这块石头距离小偷挺远,根本没有砸到小偷。他想通过小偷的伤势来确定自己的记忆。

“我有同学在江阳区医院工作,应该能够打听得到。”吴小璐又道:“你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成了被告,难道政府不怕丢脸吗?”

侯沧海道:“小偷拿起法律武器,政府不能违法阻止其起诉。现在我不考虑政府的脸面,首先得保证自己无事。”

与吴小璐交流之后,侯沧海又跟开档裤朋友周水平联系。周水平是科班出身,又在江州检察院工作,满口答应作为侯沧海的义务法律顾问。当然,这个顾问不上台面的,只是在暗中出谋划策、联络策划。

及时将两枚棋子布置下去,又将一万奖金存入银行,侯沧海这才觉得安心。

星期六早上六点半,侯沧海与熊小梅一起来到电科院一食堂。一食堂,后厨已经热火朝开地干了起来。两个大锅,各有十个蒸笼,分别是杜高武和王驼背的作品。前窗有摆有两个蒸笼,每卖完一个蒸笼,就由杜高武或王驼背分别将灶上的蒸笼端到前台。

这原本是请了两个白案师傅的无奈之举,无心插柳造成了竞争局面,效果不错。侯沧海自己动手做过馒头,有过实践操作经验,再来分别品尝王驼背和杜高武的作品,就心中有数。王驼背做出来的馒头风味更好,充满浓郁面香味,松软而又不失筋道。杜高武采用酵母粉,味道总要逊三分。

侯沧海站在热气腾腾的蒸笼前开始观察煮饭灶台,准备解决木桶饭提取问题。用人工蛮力提取木桶饭,危险又费力,若是发生安全事故,别说发财,还有可能倾家荡产。

他坐在灶台边看了半天,还是同意李大壮的建议,充分利用食堂六米多的层高,在一食堂煮饭大灶上方呈垂直角度的两面墙壁上打两个孔,然后买一根钢管安装在两面墙壁上,再安装一个葫芦在钢管上。这样就可以利用葫芦将三百多斤大饭桶吊起来,然后将葫芦牵引至地面推车。

下定决心后,侯沧海让打小炒孔的泥水匠师傅在墙壁上打两个孔,用来放置钢管。

要爬到五米多高的位置打孔,泥水匠师傅提出双倍工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一倍半工钱成交。

侯金玉守着泥水匠师傅开始打孔。

侯沧海来到江州城南面的农机市场,购买钢管。他在机电市场转了几圈,来到卖钢管门市。和第一次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样,钢管老板压根没有把侯沧海当成客户。

“老板,钢管怎么卖,好多钱半根?”侯沧海量了量钢管尺寸,用脚踩着一根直径约十厘米的钢管。尽管生在世安厂,他素来没有跟真正钢铁打过直接交道,说话十分外行。

钢管老板正在喝茶,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来,道:“你是来自由市场买白菜啊,我们这里是讲多少钱一吨。”

侯沧海道:“我只需要半根,用来吊东西。老板,哪种钢管可以承重五百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