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爱情不期而至 -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 - 小桥老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爱情不期而至

第9章爱情不期而至

侯沧海拿着三人商定的精心之作来到杨定和办公室。按照组织制度,凡是上行文皆要杨定和签字,这是常规。杨定和心神不宁,看了一眼题目,便签了字。陈华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侯沧海又打传呼。

“你明天把稿子送到校宣传部,今天我有事。”陈华脸上留有几根手指印,晚上不明显,早上起来有些乌青,因此请了个病假。她戴着墨镜,在公共磁卡电话上给侯沧海回电。

次日,侯沧海拿着稿子来到江州学院宣传部。

陈华独自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戴着大墨镜,脸上涂着厚粉。

侯沧海总觉得陈华脸上有些怪异,禁不住盯着多看了几眼,道:“小梅曾经说过,你不喜欢化妆,今天有重要接待吗?”

陈华眼泪水滚落了出来。眼泪滚落,破开了浓妆包围,在脸上形成一条泪珠通道,非常明显。

“你和冷小兵打架了?”

“嗯。”陈华摘下大眼睛,摸了摸脸,道,“脸上肿了,是不是超级难看。”

侯沧海望着陈华白皙脸上的印痕,升起一股怒火,道:“怎么能够打女人,不是男人。”

陈华没来由地想起了冷小兵经常性的十来秒,极度轻蔑地道:“他只有打女人的本事,就是嘴皮子还马虎,其他事情都得靠家里,没有你和陈文军有出息。”

擦去厚粉,巴掌印子更明显,弄得陈华很不好意思,用手把脸颊捂着。

“本来这些事情不应该我来说,但是我如鲠在喉,不说不快了。你和冷小兵不合适,找机会分手,越早越好。”侯沧海本不想说这句话,因为这本是陈华私事,作为局外男人最好闭嘴,更何况他还和冷小兵有明显过节。但是,面对熊小梅好友,他觉得不说出真话犹如被卡住脖子,极为难受。

“分手肯定是要分手,有些事情还没有完全解决。”

“当断不断,自食其乱,早点分了好。丢掉一根玉米,捡到的有可能是一片森林。”

“谢谢你,我会认真考虑。”陈华没有料到侯沧海态度如此鲜明,略有吃惊,抬头看了侯沧海一眼。这一段时间,她和陈文军接触得挺密切。陈文军知道的内情比侯沧海更多,但是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表态。

侯沧海离开时,陈华将其送到楼下,道:“谢谢你,我是真诚的。老油条对我的事情都不会说真话,只有你敢说真话。凭着这一点,你是值得交往的好人。”

到江州师范学院交了稿子,侯沧海在母校转了一圈。他特意去看了以前长期和熊小梅亲密接触的操场,回想起石保坎上的旖旎风光,小腹腾起一阵阵热流。

两天后,侯沧海接到陈文军电话,得知稿子通过领导审核,被采用了。

四天后,侯沧海从江州师范学院拿到了市委办简报,上面登着自己的文章。他细细地读了一遍,简报基本原文引用,除了个别字句外,没有修改。

杨定和拿到市委办简报,将侯沧海叫到办公室问明了前因后果,道:“文章写得不错。但是意气用事了。区委办是区委的门脸,和他们争这口气不值得,也没有必要。当时我确实有情绪,没有控制了,人就是人,不管如何修炼,要完全控制情绪还是很难的。我是满五十的人了,有点意气之争无所谓,小侯前途远大,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

侯沧海原本以为杨定和看到文章会很高兴,没有料到他会说出这一番话来。他脸上表情正常,实则有些气馁。回到办公室后,他喝着茶,细细体会杨定和刚才一番话,捕捉其心思。

正在调整情绪时,杨定和走进党政办,道:“我刚才不是批评你,你能为镇里考虑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对的,应该表扬。而且,用这种聪明的方式来证明黑河工作也不为过。但是,每个人有不同处事方式,每个时间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处事方式,这就和中医一样,要察言观色,也要五味调和。”

这是一段不明确的话,需要体会。

市委简报肯定会送到区委领导手里,领导如何看待这个信息让侯沧海很好奇,却忍着没有打听。市委简报就如一粒扔进大海的石子,似乎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詹军看到这篇报道相当难受,市委简报是对黑河镇环卫工作的无声表扬,而表扬就是啪啪打在脸上的耳光。耳光响亮轻脆,让他又羞又痛。从内心深处,他不想将这份简报送给各位领导,可是他不能违反违则,书记李永强特别讨厌工作人员搞小动作,真把市委这份简报隐瞒了,以后若是被发现,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

他将文件给李永强送过去之时,财政局高局长正站在区委书记办公室旁边,没敢坐下。李志强在低头看文件,没有说话。

詹军道:“市委有一份急件,请书记阅,在第一页。下面是一份机密件和市委简报。”

李志强脸色严肃,仍然低头看文件。

詹军看了一眼脸色紧张的高局长,准备退出办公室。

“砰”的一声响,吓了詹军一跳。李志强将一份文件拍在桌上,斥责道:“你搞什么名堂,不经过集体研究,直接拨付大额财政资金给民营企业,这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你这个财政局长知道吗?”

高局长嘴唇哆嗦,道:“李书记,这事有特殊背景。”

李志强声音依然十分严厉,道:“什么特殊背景,说清楚。”

詹军对这些事情挺有好奇心,又不敢在屋里久留,走出办公室,轻轻将房门拉上。走回自己办公室,想到曾经发出督查通报,暗自忐忑,担心领导会有什么看法。“心生忐忑”就如一条毒蛇,盘踞在他的心中,让他寝食不安,脾气变得暴躁起来。回到家里,和老婆吵了架,动了手,仍然没有能够排除内心苦闷。

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才俊,虽然得了父辈救助落难老领导的余荫,可是自己也付出了巨大努力。如今地位来之极为不易,是祖坟冒轻烟才得到,绝对不容许失去。正是由于太看重当前位置,他患得患失,心情烦躁。

就在他情绪渐渐败坏之时,鲍大有一席话拨云见日,让其心里亮堂起来。

鲍大有见到简报以后,笑容满面地对詹军道:“我要表扬两个部门:一是督查室,抓问题抓得准,抓得有成效,让问题暴露出来,暴露出来才能改正嘛;二是黑河镇,出了问题不要紧,只要能够及时改正,一样能走到前列。”

在市委办简报前页有鲍大有的批示。批示号召所有被督查单位向黑河镇学习,有一句来自《左传》的话用得特别精彩——“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并要求区委和区政府督查办再次明察暗访,巩固取得的成绩。

听了鲍大有对市委办简报的看法,看了批示,詹军觉得自己的水平距离鲍大有还差得很远,特别是辩证法上面更是没有办法比。

不久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再次热起来,推动者是市委市政府,在动员会上,市委书记要求各区拿出两个受检点名单。

在区政府常务会上,江阳区市政局上报了三个推荐受检点名单。江阳区区长吴志武看了一眼三个推荐受检点,侧身问分管副区长管志:“哪两个受检点最保险?”

管志道:“市里检查要同时查看硬件和软件,硬件是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软件是管理模式,要求很高,短时间没有办法突击,建议城郊让黑河镇接受试点,普通镇就拿柳河镇作为试点。”

吴志武皱着眉毛道:“黑河镇上次因为环境综合评比倒数第一,老先进变成落后分子,我记得很清楚。黑河镇真能代表江阳区接受检查?”

管志解释道:“黑河镇在环境整治上投入很大,成效明显。”

吴志武道:“上一次考评组打了分,黑河镇得了倒数第一。我就纳了闷,按理说黑河镇各项工作还是不错的,怎么会倒数第一。我抽时间跑了城郊五个镇,黑河镇无论如何也排不到最后一名,甚至恰恰相反,老管,你当时是怎么把控的?”

管志道:“考评组是各部门抽的人,严格按检查表打分,所有人的分数进行平均,就是每个镇的得分。我当时也没有想到黑河镇的分数那么低,凭着实际情况,黑河镇在那一次算好的。可是程序就是如此,我也不能改考评组的打分。”

吴志武语重心长地道:“同志们啊,考核考评一定要慎重,考核指标是指挥棒,考核结果是上级对各地各部门的评价,用得好,鼓舞士气,营造出你追我赶的气氛。用得不好,伤了部门同志的士气。对于考核考评工作中存在的隐性不正之风,我们更应该警惕。上次简报出来以后,黑河排名倒数第一。但是,没有隔多久,市委办发了一条信息,专门讲黑河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所做工作,这是什么事啊!这是对考核工作的讽刺。”

这一席话很刺耳,副区长管志神情尴尬。

区政府常务会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杨定和的耳朵里。听到区长对黑河的评价,他不禁感叹连连。在前任区委书记张强时代,他算是区委书记那条线上的人,与区长吴志武走得不近。谁知到如今,区长吴志武站出来为自己和黑河镇说了公道话,而以前关系密切的区委副书记鲍大有如今则……。

不管诸人态度怎么样,黑河镇党委书记杨定和都不觉得快乐。他知道江阳政治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属于自己的时代必然要过去,或许就在很偶然的一天,一张调令将从天而降。他没有将自己的判断告诉任何人,还是如平常一样在黑河镇继续耕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