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苦修寺 - 我卖佛牌那几年 - 黑瞳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17章苦修寺

第317章苦修寺我很好奇沈智对耀哥说了些什么,但碍于大家都在也没好意思多问,只好作罢。

不过后来又想起此事的我就问了一嘴,当时沈智对我嘿嘿笑着:“我说你小子已经结了婚,是个妻管严,老婆查的特别严所以不敢在外面乱搞,那耀哥这才没坚持。”

得知这个结果后我哭笑不得,倒还真的多亏了沈智,要不然我在场上还真很难下得了台。

当晚在耀哥的盛情要求下我和沈智也跟着入住在了附近的酒店,因为这几个人还有‘重要的事’的要办,索性就开了四间房入住。反正一切花销都由耀哥承担,我和沈智也算是捡了个便宜。

在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晨吃早餐时耀哥表示是第一次来泰国,想要趁此机会好好游玩一番,希望我和沈智能陪同。

我多少有些无语,心想不是说好来苦修的吗,怎么又变成了享乐?

我刚要开口说话,沈智却抢先一步笑着说:“没问题。我和唐老板常住在曼谷,对周边的旅游景点和娱乐场所了如指掌,保证让耀哥玩的开心。”

耀哥爽朗的笑了起来,大包大揽的表示所有费用他独自承担,还说不会让我们白忙活,除了苦修的介绍费以外也会支付给我们辛苦费,按天算,一天三千铢。

一听这个价格我顿时没了话说,毕竟三千铢换算成人民币也接近七百块。一天什么不干充当导游陪玩就能赚七百,还真不亏。

陪同的郑先生有些无奈的对我们笑了笑说:“让唐先生和沈先生见笑了,我和耀哥都是第一次来泰国,对这边的一切都感觉稀奇,所以才想逛一逛。”

我和沈智连忙表示理解,对视了一眼心里却都乐开了花。心想,只要给钱你们想玩多久都没问题,玩上个一年更好。

接下来的三天我和沈智尽职尽责的做起了陪玩导游,带着耀哥和郑先生逛遍了曼谷几个著名的景点。比如大皇宫、卧佛寺、河畔夜市、郑王庙等等。

泰国全民信佛,景点中的寺庙也不是一般的多。看的出来耀哥对神神佛佛也起了敬畏之心,每到一处寺庙基本都会参拜。期间我和沈智也会为其尽详细的去讲解。耀哥以及郑先生和普通游客一样,不止一次被柜台售卖的佛牌吸引,好几次都想花钱买下来。我和沈智怕二人上当受骗,每次都暗中制止。毕竟我俩就是干这一行的,知道许多寺庙的柜台都是可以让牌商私自承包,里面的佛牌也多数都是没法力的商业牌,或者是法力甚微的正牌。

经过我和沈智的科普后二人方才恍然大悟,沈智也趁机为耀哥和郑先生推荐了两条保平安的正牌,二人对我们深信不疑,当场就拍板请了两条,我和沈智别提有多高兴,没想到还有额外创收。

在曼谷吃喝玩乐了三天耀哥这才决定踏上苦修之旅。因为寺庙的地点在泰北,所以当晚我们先订了四张曼谷飞清莱的机票,等到第二天才启程飞往清莱。

从曼谷坐飞机出发到清莱速度很快,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清莱国际机场。在飞机上我多少还有些激动,对沈智说自己还真是头一回跑到泰北,不知道和曼谷有没有差别。

“废话,当然有差别。”沈智白了我一眼,对我说:“清莱不算是旅游城市,那里基本都是原居民,可没有曼谷那么繁华。和阿赞满猜之前居住的邦南隆差不多。”

一听这话我顿时没了兴趣。心想邦南隆那鬼地方多少有点鸟不拉屎的感觉,别说是娱乐场所,就连便利店都很少见。但转念一想,此行是赚钱来的不是享受来的,心里就没了多少差异感。

让我万分没想到的是,这次的泰北之行不仅仅是我第一次到泰北,更是我最后一次来泰北…

大概一个多小时以后飞机落地在清莱国际机场。据沈智介绍,苦修的地点在巴代,是清莱府以南的城市,必须要乘坐出租车才能前往。

倒还别说,清莱的建设虽然没有曼谷发达,但风景却比邦南隆好太多。相比曼谷,这里少了几分旅游气息却增添了很多自然风光。到处皆可看到绿树丛林,处处卓现绿意盎然的生态。

乘出租车赶往巴代时,耀哥看着窗外的风景,忍不住笑着感叹说:“这地环境太他娘美了,比较适合养老。”

“这地方以前可没那么美。”沈智嘿嘿笑着,我有些奇怪,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沈智指着窗外说:“泰国的清迈和清莱,缅甸的掸邦、克钦邦,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是全世界著名的金三角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金三角地区大大小小有三千多村镇种植着罂粟。整个金三角的人民全都靠着种植罂粟生存。97年以后清迈和清莱才施行种植果蔬来取代罂粟。后来泰国又在清迈和清莱推动了旅游业,金三角这个罪恶之地这才逐渐落寞成为旅游景点。”

我啧啧称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一天来到金三角这个地方。这时,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听说泰北地区有很多长颈族,清莱有没有?”

“长颈族是什么?养长颈鹿的民族吗?”郑先生奇怪的问。

沈智哈哈大笑,解释说:“长颈族是泰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叫喀伦族。这个民族以脖子长为美,孩子到了五六岁以后就会在脖子上套上钢圈,一年套一个,以此来尽最大力度拉长脖颈。不过喀伦族是少数民族,只有在清迈的湄宏顺才能看到。估计清莱没有。”

“还有他娘这么奇怪的民族?往脖子上套钢圈不重吗?洗澡怎么洗?”耀哥瞪大眼,很惊讶的问。

我笑着说:“每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喀伦族主要就以长颈为美,所以才会用套钢圈的方式拉伸脖颈的长度。听说他们洗澡会用稻草穿过钢圈来回拉扯着洗。”

郑先生和耀哥相视一眼,皆是不理解的摇头笑了起来。

其实我也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心想脖子长了能有多好看?简直就是遭罪!但每个民族的习俗和风俗都不一样,咱们也没有资格品头论足。

出租车行驶了快一个小时才到达这座叫巴代的小城。沈智上次来这里还是两年前,但这家伙的记忆不是一般的好,到现在还记得苦修寺庙的具体地址。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是能赚钱的事,他这辈子都不会忘。

据沈智介绍说苦修的寺庙在巴代以东的深山里,附近很偏僻周遭就只有几个村落。出租车司机本以为我们就只到巴代,一听说还要往东开,开口就要拒绝。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承诺多付两百铢,司机这才同意。

又往东开了十几里,周边已经很少有建筑和居民村落,公路的两边全都是茂密的树植物。我坐在车内透过车窗东张西望了半天也没看到个寺庙的影子,正想要问沈智时,他突然指着前面对出租车司机用泰语说,前面右转。

我寻声向前望去见前方不远好似有条土路,岔路口处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泰文。估计这木牌已经有了些年月,上面的泰文经历了风雨日晒后已经很模糊,看不太清内容。

司机逐渐把车速放慢最后在路口停下来,他朝右一看,见右边的土路非但窄还坑坑洼洼的特别难走,两边全是高矮错落的灌木丛和树林立马摆着手用泰语说着这条路太难走,不能再往前开只能把我们送到这。

我和沈智用泰语和司机交流了半天,又承诺给他加钱,可司机说什么也不愿意,估计是怕我们几个大汉对他图谋不轨。没了办法,沈智只好说:“从这条路一直往前走个大概三四里路就能到寺庙,看来只能走过去。”

“三四里路也不算远,那就走过去吧!”耀哥无所谓的表示。

见客户没意见我和沈智也不再多劝司机,当即就付了车费下车。

这时虽然已经下午,阳光不是太刺眼,但天气仍然闷热。我们顺着这条小路走了十几分钟就已经满头大汗。可奇怪的是这一路走过来竟然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只能听到旁边树林里传来的鸟叫蝉鸣。要不是看沈智一脸淡定我都怀疑是走错了路。

同时我也深感敬佩:“沈老板果然厉害,生意竟然做到了这种深山老林里。”

“在深的山我都去过,这又算个屁?”沈智哼了一声,说:“在泰国很多高僧和法力深厚的阿赞师父都居住在深山老林里,那破地方连个信号都没有,想找他们只能靠腿走过去。记性好也就算了,要是记性差走错地方,不光找不到人不说还有在山里迷路的可能。”

我很感叹,心想每个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沈智能混到现在这种地步也不单单靠运气。就沈智身上的这股劲,三个我绑一块恐怕也赶不上。

又走了十几分钟前方不远一座石头砌成的拱门出现在我们眼中,看样子是快到了地方,我们四人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这时我注意到拱门下面好像有个人盘坐着,但距离还太远我不敢确定,所以就没多问。最重要的是,那人影一动不动,说不定不是个人,而是块像是人形的石头。

可越往前走我就越觉得不对,那哪是石头,明明就是个人!等走近一看,我惊的说不出话。

这人浑身上下一点衣服没有,就下体系了一块遮羞布。看起来应该上了年纪,头发又长又黄又白,脸上的胡子已经下垂到了胸前。身体的皮肤黝黑,但好似已经没了肌肉,只剩下了皮包着骨头,乍一看特别像是一具干尸。这人的眼睛一直睁着,保持着盘坐的姿势一动也不动。

“这、这这是死人还是活人?”郑先生看着这位神人惊的话都快不会说,但却问出了我想问的问题。

沈智双手合十对着这高人施了一礼,又小声告诉我们:“当然是活人。我两年前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坐在这入定,据苦修寺的僧侣说他已经在这坐了快十年,即便刮风下雨、烈阳高照也不会离开。”

“这得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在这坐十年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憋了半天只说出这一句话来。

以前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外国人做的实验,说是随便找个人将其关在一个密封的房间,房间里没有任何电器,每天都会按时按点给他送饭吃,能坚持一个月就有几万块美刀拿。实验结果证明,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