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荣安侯夫人进宫求娶
第195章荣安侯夫人进宫求娶慈安宫,太后娘娘正和德妃说着话,掌事姑姑进来禀报,“太后娘娘,惠安公主来看您了。”
太后忙挥手,“让惠安公主进来。”
惠安公主一进来,先福下身子,“儿臣见过母后,母后安康。”
太后就道,“你这孩子,快些走过来,让母后好好瞧瞧。”
惠安公主虽不是她亲生的,但毕竟是她打小养在膝下的,这么多年也养出了感情,在太后心里,倒真当惠安公主和亲生的相差无几。
细细看了惠安公主的神色,见她脸色红润,太后也就放了心,“惠安,你这次进宫,可是有事?”
“不瞒母后,惠安进宫的确有事相求母后,母后您也知道,长乐那孩子的年龄也不小了,惠安想让母后为长乐下旨赐婚。”一想到女儿即将嫁人,惠安公主这心里头又是欢欣又是不舍。
太后拍拍她的手问,“惠安,你为长乐相中了哪户人家的哥儿?”
女儿进宫求旨,那户人家的身份想必不低,长乐的身份,不太好嫁,若惠安相中的人选并不乐意结亲,太后便是再心疼惠安,也得为皇上考虑。
惠安忙回道,“回母后,是驸马亲大哥沐恩侯的二子,沐恩侯和他夫人皆已同意,只是儿臣恐沈府并不乐意结这门亲事,所以儿臣便宫向母后讨个旨意。”
苏尚庭是太后亲自为她选的驸马,一听是苏府,太后心中倒也觉得没什么不适,亲上加亲,甚好不过,只听到沈府不乐意这门亲事,太后就皱了眉。
先附马是为国捐躯了的,长乐终归是他唯一的骨肉,沈府若不愿意结这门亲事,倒还真不好办,也难怪惠安会因此而进宫找她讨要旨意。
沈府如今早不复当年荣光,当初因为她执意要惠安再嫁苏尚庭,承平侯因此心怀不满,后来长乐丢了,承平侯对惠安更是不满,他也不想想,长乐是惠安亲女儿,他丢了孙女心疼,可丢了亲生骨肉的惠安不是更心疼吗!
一个臣子,天家将公主下嫁到臣家是他们的荣幸,可沈府从一开始,就并不愿意接纳惠安为沈府长媳,所以在沈泽轩死后,太后娘娘就毫不犹豫的让惠安公主再嫁。
在太后看来,沈府既然这般不识抬举,那又何必让惠安为沈泽轩守洁呢!
现在还对惠安为长乐选的亲事不满,真当天家的公主是由得他沈府拿捏的吗?
“惠安——”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到。”
随着公公的禀报声,王皇后迈了进来,她先给太后福礼,等王皇后福完礼,惠安公主福下身子道,“惠安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金安。”
王皇后伸手虚扶一把,笑吟吟地道,“惠安,你来得正好,本宫正有一事要和你商量。”
惠安公主忙道,“娘娘请说。”
王皇后就道,“今儿荣安侯夫人进宫见了本宫,却是为了荣安侯世子来求娶长乐那孩子的,本宫这还没答应,不知惠安你愿不愿意结这门亲事。”
太后娘娘听了心里就开始盘算起来。
荣安侯和沐恩侯虽都是侯爵,可在朝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的。荣安侯掌管着吏部乃吏部尚书,而沐恩侯则领着闲职,两相对比,自然是荣安侯更为勋贵。
且荣安侯是为府上世子求娶,而沐恩侯不过是为二子求娶,这之间的区别可又差了很多。
太后娘娘心中的盘算惠安公主自是不知的,她一听荣安侯夫人为府上世子求娶,这眉头就皱了起来,淡淡道,“娘娘,长乐的亲事,惠安也刚好和母后提及,荣安侯夫人却是晚了一步。”
这便是并不满意荣安侯世子其人,所以推辞了。
王皇后也不介意,只笑着道,“这样啊,那回头本宫在召了荣安侯夫人进宫告知于她,谁让她晚了这么一步呢。”说完又略显好奇地问,“不知惠安为长乐看中的,是哪府上的公子?”
惠安公主脸上就有了笑意,“回娘娘,是沐恩侯二子。”
沐恩侯二子可不就是苏驸马亲大哥?
王皇后听了就摇起了头,惠安公主见她摇头,这心里就有些紧张,忙问,“娘娘,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王皇后就朝太后看了过去,轻声问道,“母后,您也同意将长乐许给沐恩侯府吗?”
太后想着荣安侯夫人为世子求娶长乐的话,没点头也没摇头,只道,“惠安才刚说与哀家听,哀家正考虑着,倒还没决定下来,你可是认为这桩亲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王皇后很是直接地回她,“母后,公主和苏驸马虽是住在公主府,但逢年过节也是要去沐恩侯府的,清霞郡主唤沐恩侯为大伯,唤沐恩侯之子为堂兄,长乐郡主和清霞郡主9*
堂兄妹之间怎可结为亲家。
这也是王皇后觉得这桩亲事不妥的原因。
惠安公主听了却不以为然地道,“娘娘,昨儿沈老太爷已将长乐接回了沈府,长乐如今是沈府的姑娘,沈府和苏府,却没什么牵扯的。”
看她不以为然,王皇后心里就觉这惠安公主好生糊涂,长乐是她驸马沈泽轩唯一的骨肉,沈府又怎么同意将长乐嫁去她再嫁驸马亲大哥的府上。
只这些,她也并不愿和惠安公主多说,只点了头道,“这样啊,既然沈府和苏府结亲,那想必是也不会落人口舌了。”
王皇后又掉转头看着太后道,“母后,荣安侯府那边,可要本宫推掉?”
太后想了想就道,“先别推掉,让哀家先考虑考虑清楚。”
王皇后点头应下,她专程跑这地趟,为的也不过是此事,如今事情已经解决,她便告了退。
“惠安,荣安侯府那边,你就没想过考虑考虑?”等王皇后一走,太后就看着惠安公主道。
惠安公主一愣,嚅了嚅嘴唇道,“母后,那荣安侯世子可是出了名的纨绔,怎能将长乐许配给那样的人呢。”
太后就叹了口气,“惠安,你只知他纨绔的名声,可有没有想过,他既是出了名的纨绔,荣安侯又缘何早早上了折子请封世子?”
“母后的意思,那荣安侯世子还不错?”惠安公主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太后问。
太后轻轻点头,又道,“惠安,你是母后唯一的女儿,母后怎么都不会害你和长乐,荣安侯府和沐恩侯府,虽都是侯爵,可荣安侯又是吏部尚书,沐恩侯则只领了个闲职,荣安侯夫人是为世子求娶长乐,而沐恩侯则是为二子求娶长乐,这两相对比之下,差别可就太悬殊了。”
惠安公主心中思量一番后皱眉道,“母后,您也知道长乐打小流落民间,若嫁荣安侯世子便是宗妇,长乐她怕是并不适合成为一族宗妇,更何况,沐恩侯夫人求娶长乐时,曾许诺苏复永不纳妾,惠安便是冲着这点,也觉得沐恩侯府的诚意,并不比荣安侯府少。”
对于沐恩侯府的许诺,太后却丝毫不放在心上,只看着惠安公主道,“惠安,你只看到眼前却没将目光放远了看,你仔细想想,沐恩侯府如今便已经是这般光景,冲着哀家和你这个公主的颜面上,他们自然会将诚意摆得十足,可你有没有想过,等到将来,哀家和你都百年之后,沐恩侯府还会像现在这般吗?”
说完太后啜了一口茶润了润有些干涸的嗓子,又继续道,“还有,你如今只想到长乐安稳,可有想过长乐嫁人之后也会如你我一般生下子嗣,长乐若嫁荣安侯世子,将来她生的儿子打出生就是荣安侯府的世子,可若嫁沐恩侯府二子,长乐将来的子嗣,又能得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