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交锋(一)从军饷入手 -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 南琴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6章 .交锋(一)从军饷入手

季瑞此人,黎云书虽有了解,却并没有太多交集。

她只知他虽身为兵部尚书,却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当年边境祸乱时,为了不让战事波及到自己,季瑞甚至贿赂礼部尚书梁贤,壮大保和派势力,意在稳住自己权势。

当官嘛,稳住自己的权势就够了,何必真的去拼死拼活?

但寻常人这么想尚可,兵部尚书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尤其是在大邺觊觎大理的时候。

黎云书大致揣摩到了圣上的心思,知道圣上要自己这把“刀”是为了什么。

回到刑部,她开始思索从哪里入手。

按说督查官员,当由都察院管,而非刑部。她需要的,是找一个缘由,将此事定性为违法,再由刑部光明正大的查案。

最简单的是钱财。

季瑞贿赂梁贤时出手极其阔绰,一看便知钱财来路不一般。身为兵部尚书,他能贪污的只有军饷,而这恰是大罪。

于是在休沐日时,黎云书换作兵服,买通小卒,潜进营中。

她去南疆时,不少京军都跟着她出生入死过,对她熟悉,也没有太刁难。

江南平定后,当年的同窗舒愈因功升职,随太子来到京军之中。

黎云书找到舒愈时,他正与一众人在营前喝酒。

舒愈见到是她,急匆匆地爬起,将她引去营帐之后,“师姐,你来做什么?”

黎云书将问题融进了寒暄之中,“来了京城,你过得怎样?”

“还能怎样?”舒愈压低声,眼中闪过庆幸,“师姐,你别看我们十五人睡一顶帐篷,吃得也不咋样,但好歹有地方吃饭、有地方睡觉,还不用打仗。”

“不用打仗?”

瞧见黎云书脸色微沉,他以为自己说错了话,赶忙道:“师姐,我不是说自己贪生怕死,但是......哎,能活着干什么要送死呢,平平安安的多好。”

“那你一个月,能拿多少补贴?”

舒愈捏着手指一算,“......六七枚铜板?”

――按大邺的规定,即便是小兵,每月的补贴也不能少于一两银钱。

只给一半的补贴?

“师姐,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舒愈踢着脚下的石子,嘟囔着,“我们总长说了,扣我们铜板交给上面,就不会让我们去做太累或者太危险的活计......我们营里面还有好多人争抢着多交些铜板上去呢,我交得算少了。”

她有意再好好问询一番时,忽有一队巡查的人过来,“这是干什么呢?还不去练功?”

黎云书生怕事情闹大了会引得季瑞警觉,只好先行离开。

等那群人走后,黎云书又去问了当时随从前往南疆的兵士。

按理来说,这些兵士出远征,朝廷是要给补偿的。

可她问过之后,才知那补偿聊胜于无。

这些军饷都归给谁了?

次日她来刑部衙门,瞧见崔文景,灵光一现,“员外,您在朝中这么多年,可有与户部交好的人?”

她这话问得太直白,崔员外一愣,“你想做什么?”

“只是觉得自己资历尚浅,想要多结交些好友罢了。”

――她没有告诉崔文景,联系户部,是想去查账。

户部掌大邺财政收支,兵部的军饷,也是户部按照人头分发。倘或户部给了足够的钱,到卫兵手中的钱却不够,那她就有理由指控兵部。

然而黎云书才刚到户部,就听户部人笑道:“黎大人,吏部审核政绩需要名册,明日必须提交,我们恐怕只能借您一晚上。”

她不敢耽搁,拿到名册后立马回了刑部。

户部手中只有军饷的拨款数量,后附兵部募兵人数。黎云书本以为顺藤摸瓜能查到什么,一算,到每个卫兵手上的银钱,竟真的只有五百铜板。

这就更奇怪了。

每个卫兵的补贴至少为一两银钱,早就是明文规定了。户部兵部做些手脚她尚可理解,这么直白地交上去,不是摆明了想让自己被查到吗?

何况按舒愈的说法,六七枚铜板,也是他们甘愿贿赂长官后剩下的。

而非上面直接分发的。

窗外明月高悬。已近深夜,刑部衙门中没有多少人走动,她思量之后,立马提笔,将名册抄录了下来。

次日她挑了几页交给舒愈,“劳烦你看看,这名单上的人,可否都在军营中?”

黎云书发觉人数太多,怀疑户部在谎报参军卫卒的数量,从中牟利。

正如她所预料的那般。

三日后再去,舒愈已经查出来了。

“师姐,确实有,还不少。”他指着自己圈出来的名字,圆圈竟满满当当占了半页纸张,“这些人,我问过我的兄弟,他们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她心里的猜测落了实。

次日上朝,黎云书将缘由摆出,上奏质问户部冒充募兵人数,以及兵部降低卫兵补贴一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