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关于元主任的骗局
他只能知道的,就是11个点,这个变数,这一切,都要开始改变了。
伍永建走后,整个办公室又只留下了元休自己一个人。静悄悄的,元休从抽屉中取出一个银白色小盒子,如果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是上次伍永建给他带的那盒。
用小勺挖出一点点量,放在茶具上,用火柴轻轻一划,便点燃了,丝丝缕缕的白烟冒了出来,东西的味道在办公室内迅速蔓延开来。
元休身形往后一靠,闭上了双眼,办公椅摇摇晃晃几下,思绪慢慢延长,飘回到了他还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的他,痴迷解剖,医学,药剂学方面的知识,因为性格孤僻,没有愿意人跟他玩,那些人都说他是一个怪人。
不过也无所谓的,反正他也早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然后除了伍永建这个奇葩以外。伍永建总是会找他搭话,有一茬没一茬的,尽管总是热脸贴冷屁股,但也不影响伍永建自由发挥。
就这样,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没想到的是他俩最后还考上了同一所大学,报了同一个专业,被分到同一个班级。这让元休很意外,他印象中,伍永建并没有表现出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的样子,然后却出乎意料的报了这个专业。
开学第一天,伍永建跟热情的跟元休打招呼,元休当然是懒得搭理他,但这并未打击到伍永建的信心,依旧每天和他打招呼。
“你这样做很好玩是吗?”有一天元休实在受不了,问出了这个问题。
伍永建很明显的呆住了,不过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你终于肯和我说话了?”
元休无语,重点是这个事吗?很显然不是。
“我觉得我们第一眼看到你就想和你交朋友,但是他们都说你这个人不咋滴。我觉得不啊,我就是想和你交朋友,不管别人怎么说…”
“所以呢?”
“所以我很想和你交朋友。”伍永建很真诚的回答了他的问题。
不过元休可不这么想,他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某种方面的奇怪。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他很羡慕伍永建有很多朋友。二人在学校的关系就是不温不火的,得知对方不讨厌自己的伍永建也很开心,或许对于他来说,多了一个朋友吧。
好吧,这也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伍永建就这么一个人叨叨,以及在旁边自动屏蔽一切外界干扰因素的元休。
一开始元休并不属于这里,有谁又会是一开始就属于阿摩镇的呢?至少他们两个都不是,大学实习结束之后,元休因为表现优异被医院直接应聘了。然而伍永建毕业之后便和他的妻子结婚了,顺带一提,没错,婚礼还邀请了自己。伍永建很爱他的妻子,以至于爱到远离家乡来到这个偏僻的阿摩镇,一起生活。
再说元休是怎么来到阿摩镇的,几年前深夜一通电话打响了座机电话。
“喂?”元休懒散的接听电话,一般来说很少人会拨打座机号码。这时候的他刚做完手术回到家,正吃着楼下买的叉烧吧。
“元休.....”
这是曾经他在大学听了无数次的声音,一下子就猜到了此人是谁。电话那头的人只是叫了声他的名字便再没有了什么动静。
“你这样做很好玩吗?”不知道说什么的元休还是开了句玩笑话。
“你还是没变.....”那头笑出声,是小心翼翼又开怀一笑,“没想到我会联系你吧,朋友?”
“我是没想到你居然不会联系我。”
元休确实变了很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僻,周围的人们也不是那么的令他不自在了,性格怪异这个词不知道何时从他的身上蜕变了。人们谈论起他更多的是对他的敬重,夸赞他的成就。
对话那头不知为何突然陷入了沉默。
“你还在吗?”元休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她不在了......你能过来一下吗?”伍永建声音沉稳的像转述别人的话一样。
是的,当初就是这样一通电话,元休大半夜买票从城里赶来了这么一个穷乡僻壤。其实伍永建不用多说什么,元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当时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想,更多的是怕这个为数不多的朋友做出什么傻事,就是这种念头驱使着他找到阿摩镇找到伍永建。
那个时候的绿皮火车很慢,虽然现在也很慢。当元休坐着牛车找到阿摩镇的时候,已经过了两天了。这个时候的伍永建正在火车站里等着他,人已经冷静下来了,此时正勉强笑嘻嘻的提起嘴角迎接这个远道而来的朋友。
“累了吧,辛苦你了。”伍永建的手搭在元休的肩上。
此时是深秋,元休带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一个手提箱,一顶头上的帽子,一条围巾。其实也不是很累,在火车上终于能够补觉的元休就当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假出来旅游了。
“走吧,现在到家还能吃上一顿热火饭。”
其实元休自己也有所怀疑了,但是没往那方面想。伍永建是不会做饭的,他的妻子很久就去世了,那么是谁在家里做饭呢?
当来到伍永建口中的家的时候,元休承认自己是有些后悔了,但是事已至此,他能做的只有欣然接受了。离开马路的二人并没有往阿摩镇的方向去,而是登上阿摩山来到了一处鲜为人知的地方。
入口处有几个守卫看着,看到前方伍永建之后自觉的打开了吊井的升降梯,二人一前一后的进入,升降梯开始下降。元休一句话也没问。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问只是默默的跟着这个昔日所谓的朋友,这件事教会我们,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找上你必定没有好事。
以至于到现在,元休都感叹当时的自己马失前蹄,害怕朋友误入歧途,所以自己也一起进了传销是吧?不过有一个事是真的,伍永建的女儿前几天确实去世了,和伍永建的妻子一样,死于白血病。
随着升降梯的抵达,铁栈栏门的开启,元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很多房间,好多孩子,伍永建一边带他深入一边给他解释,元休也了解到了蜂巢,检查所,蚕房这些东西。大脑摄入信息太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在当时信息还不发达的城市,更别说路都不平的山沟沟里。他所能找给自己的理由便是,这些孩子确实得到了救助,虽然有很大一部分都跟利益挂钩。
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同意留在阿摩镇的,只记得伍永建说那些孩子需要治疗,自己咬咬牙便留在这了,这一待就是几年。
如果说,伍永建没有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是因为他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后苦等了4,或者是为了他的女儿又待了6年。现在好了,不仅不走还拉上了朋友一起整。元休留在这里可能是为了陪伴,也可能是为了自己,毕竟他可不敢赌自己拒绝的后果。
元休曾经问他为什么不走,那个在月光下抽烟的身影静默了一会,缓缓说出几个字:
“为了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