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各自的打算
第451章各自的打算
李想的感觉没有错。
李母这里确实要比旁人知道的多一些。
她的消息来源,也不是别人,正是二堂嫂的亲姐姐,唐大姐。
这两姐妹,平日里算是常来常往,走动的挺勤。
互相的动向,两边都是知晓的,也很少隐瞒。
这些年来,为着孩子的事,唐大姐为了自家妹妹,没少跟李母这儿敲边鼓。
就是希望李母偶尔能带个只字片语的给大伯母,让长辈能多体谅一些。
科学的,迷信的都试过了,不是她们不努力,是真的没办法了。
李母心好,大伯母也明事理。
可这会儿又不同了,这话从李母口中说出来,变相也是替大伯母说的。
就这样,夫妻俩再三合计之后,结合了之前的种种顾虑,起了个一致的想法。
起码以后孩子有哪里让他俩不顺心,也不会生出,抱的就是抱的这种想法。
理由倒也简单,就是觉的孩子就算不是他俩生的,冲着这份血缘关系,他俩也会尽量做对好父母。
这个孩子呀,他俩想在有血缘的兄弟姐妹家抱。
李母向来对着这帮晚辈是个热心肠,她把从大伯母那里探来的口风,在一次二堂嫂来访的时候,当着两姐妹的面,透了出来。
二堂嫂虽有些动心,但那会儿到底是没下定决心,心里还是希冀着养一个自己生的。
心里不甘的原因,还是觉得抱别人的孩子,总是不得劲。
到这里,一切还没什么问题。
两个老妯娌私下里虽然叨过没孩子的遗憾,可在晚辈面前,不该说的却是一个字都没漏过。
可再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夫妻俩一晃都三十多了,既然往这方面打算了,肯定是越早找算越好。
大伯母不好明着跟儿媳妇说这话,等于是托了李母做了这个中间人。
松口气的原因,自是因为婆家人自始至终没因为孩子的事怪过她。
话虽说的不显,但意思却是点透了。
大概就是说,为着孩子也忙活的这么多年了,实在不行就抱吧,别再糟蹋自個的身子了。
李母又拿中院的一大爷家举例子,说人家自从抱了易小宝后,日子过成什么样都有目共睹,现在老夫妻俩活的都有奔头。
二堂嫂听完这传话,回去后仔仔细细的考虑了一番,心里既是松了口气,又有些不甘。
一大爷家的例子,唐大姐早先也拿来劝过自家妹妹。
又怕孩子养不好,又怕这个妈不好当。
接下来的夫妻商谈,便成了他们俩闹离婚的导火索。
说是想从兄弟姐妹家中抱,二堂哥这里的打算,是希望他们俩找个机会跟大哥大嫂好好商量,这个孩子他想从大哥家抱。
也就是说,二堂哥想大堂哥夫妻俩再生个孩子,交给他们来养。 他倒对大堂哥夫妻俩信心满满,觉的只要这夫妻俩愿意生,肯定就能生下来。
二堂嫂的打算跟二堂哥差不多,就是人选换成了她娘家人,她不拘着是不是特意生一个,有能现抱的,她也是愿意的。
还真别说,从总体的规划来说,李想听着还是二堂嫂的打算更有可行性。
先不说二堂哥的一厢情愿,大堂嫂能不能生是一回事,就算能生,愿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毕竟大堂哥家里,孩子现下只有小宝一个。
要是他俩愿意生,早先小宝还小的时候,二胎三胎早就紧跟着生出来,何必等到现在再生个小的送出去。
所以说,二堂哥的这个想法实现的概率并不大。
除非他逼着父母,朝大堂哥他们一家施压,但那样的话,估计往后兄弟都没的做了。
倒是二堂嫂这里还有实施的空间。
光他们家的城里户口和房子,还有二堂哥的工作,这份吸引力对于乡下来说,不可谓不大。
虽说二堂嫂娘家里也是城镇户口,可这城郊的户口怎么跟四九城的户口比。
而且做了他俩的孩子,以后还有铁饭碗可以继承。
孩子生父母只要舍得,也算是替这孩子往前推了一把,往后比其他的孩子,不知少走多少弯路。
要是二堂哥同意了这么做,夫妻俩个估计这会儿,已经把孩子抱回来了。
可坏就坏在,一向对二堂嫂子宠爱有加的二堂哥,偏偏在这个事上犟上了。
连离婚的话都说了出来,也不愿意有丝毫妥协。
二堂嫂因为这些年生不了孩子,性格本就变的有些拧巴,然后又一直是被婆家让,丈夫宠,也是骄横惯了。
面对不愿意妥协的二堂哥,她更是没有退让的念头。
所以这才有了闹到李想家的这么一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