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初九。
傍晚时分。
皇帝的车驾,已经离开京城有七十多里了。
快要进入河北地界儿。
再有一日,便可到达热河行宫。
半个时辰前,康熙便下令就地宿营。
众人便开始安营扎寨。
虽说此时已经入了夏,但晚上在野外宿营还是会有些冷。
所以,自然免不了要扎帐篷。
摇光的帐篷,自然无需她亲自动手,都是护驾的銮仪卫帮忙扎好的。
是一顶白色的顶端织着银线的双层羊毛穹顶帐。
帐篷里非常的宽敞,陈设一应俱全。
摇光这次出行,只带了十个伺候的宫人。
众人各司其职。
秋娥在检查地毯底下是否平整。
免得铬着主子。
蔓儿从随行的箱笼里,找出提前从太医院要来的艾草熏香。
小心的点燃在香炉里。
这种艾草熏香味道并不难闻,但是对蚊虫来说,确是难以忍受。
几乎是夏日里出门必备的东西。
摇光懒懒的靠在内帐的锦被上,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古代出行不便,虽然她坐的马车是特制的,非常宽敞,有四匹马来拉车,马车里面也非常的柔软舒适,睡觉、走动、看书、看风景都不受影响。
但到底不如脚踩在地上自在。
不过,一想到明天就可以到热河行宫,摇光的心中不免有些期待。
转头看了一眼还在收拾箱笼的梅嬷嬷,摇光忍不住劝道:
“嬷嬷坐下歇会儿吧,也不急这一会儿呢。”
“呵呵,奴婢不累,今天坐了一天的车,正想动弹动弹呢。”
梅嬷嬷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给摇光倒了杯茶笑着道。
末了,望着宽敞精致的帐篷。
语气又有些感慨的道:
“奴婢小时候跟爹逃荒的时候,就沿着这条官道走的,那时候连个板车都没有,就靠两条腿,一路跟着爹走到了京城。如今都三十多年过去了,一晃眼奴婢也老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嬷嬷可不老,如今您才跟着主子过上好日子,这往后呀,还要给主子带小阿哥呢。”
蔓儿摆好手里的香炉,笑嘻嘻的凑上来道。
摇光喝了口手里的热茶,笑着拿手点了点蔓儿。
等张寿带着小林子打来了洗漱用的水。
芍药仔细的用湿帕子给摇光擦了脸和手。
去火头营那边提膳食的卓文和小贵子就回来了。
路上的饮食烹饪方式有限,食材也相对简单。
没有宫里那么多花样儿。
卓文打开食盒,上层是烤好的牛羊肉,还有油馕和奶饽饽,以及一瓷坛的什锦酸奶。
下层是一叠蘸料和一碟洗干净的新鲜水果。
梨子、葡萄和人参果。
“今儿的吃食是火头营膳房做的,跟宫里比实在有些粗糙。主子您尝尝,若是吃不惯,奴才让他们再重新做。”
“不必了,偶尔吃一次这样的也不错。这次出行,光镶黄旗和正黄旗的护卫军就一万人,还有随行的亲贵大臣和内眷,火头营能这么快准备出所有人的饭食已经不易了,不必再苛责。”
摇光摆了摆手,不在意的道。
然后,便直接拿起旁边的银质蒙古小刀,轻轻的割了一片盘子里烤的金黄的羊腿。
随意的蘸着碟子里的蘸料,尝了一口。
忍不住挑了挑眉。
这烤羊腿倒是出乎预料的好吃,选的羊肉也刚好,肥瘦得宜,所以烤出来刚刚好,外焦里嫩,吃着一点也不干巴。
而且,这蘸料也配的很特别,磨的很细,口感非常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