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怒火滔天
第340章怒火滔天
不等林然回答,颜绿萝起身,微微一福,轻声说:“臣妾谨遵太后懿旨,送满妃上路,林然闯入救满妃,臣妾不想她因姐妹情深而失去理智,失了规矩,所以,极力阻止,本想尽快完成任务,以平后宫众人非议,无奈,她拿出皇上的金牌令箭,臣妾只得作罢,臣妾办事不力,请太后责罚!”紧跟着,金婉儿慌忙起身,急切地解释:“太后娘娘,其中定有隐情,林然不是那般鲁莽冲动之人,她与满妃虽姐妹情深,但更忠于皇上,忠于汉唐,她事事为皇上考虑,为皇上周全,否则,皇上不会如此宠爱她,重用她,还请太后明鉴!”
怒火攻心,夏青瑶突然感染风寒,轻轻咳嗽了好一阵,声音有些沙哑:“姐姐,宫里出了这种事情,所牵扯之人又是满儿,哀家也很痛心,之前,林然也曾跟哀家求情,哀家本着宫规不可违,一口拒绝,她是懂得分寸的孩子,向来又是顾全大局的人,今日这般行事,可能真的有隐情,咱们不妨听听,再作打算。”
四目相对,南宫樱微微颔首,看着林然,说:“也好,林然,你是皇上最宠爱的人,哀家也不希望处罚错了,让皇上伤心。再说了,你手持皇上的金牌令箭,纵使有错,哀家也不好动你,只能等皇上回来再说。”
没想到这丫头竟然能得到皇上赏赐的金牌令箭,权力之大,无人可动,金牌赏赐,这还是本朝第一例,看来,皇上走之前就已经全部部署好,明着安排的已是妥妥当当,暗地里也是如此周全,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这恐怕是在座所有人的心思,除了金婉儿,微变的神色,流转的目光,虽然只是转瞬即逝,隐藏的很好,可是,林然依旧将所有人的眼光和情绪尽收眼底,她面无表情,但却镇定自若,波澜不惊。
轻轻拍拍满儿的后背,安抚着她的情绪,感觉怀中的她不再那么剧烈的颤抖,看到她稍稍安静了一会,林然站起来,看着两宫太后,沉声道:“太后如此说,奴婢真的担当不起,皇上吏治严明,奖罚分明,绝非是偏私之人。今日,若是林然真的有错,皇上即便是再宠爱,也会惩罚,早前,奴婢不就亲身经历过吗?”
停顿了一会,她从怀中拿出金牌令箭,半举着,淡淡一笑:“皇上突然离宫,情非得已,但是,仍心系社稷,担忧朝堂及后宫的安危。皇上之所以会赐给奴婢金牌令箭,不过是以防万一,若是碰到两位太后和贵妃都无法出面处理的事情,奴婢可以从中协助,万一要是有什么危险,奴婢也可以调动三军护驾,仅此而已,绝无旁的用心。”
众人的眼红和嫉妒,聪明如她,岂会不知?金牌令箭的殊荣和贵重,唐昊阳离宫时,说的很清楚,若非是情非得已,林然绝不会拿出金牌令箭,遭人非议和侧目,也给自己带来关注和记恨,还要费尽口舌去解释。
明知她们不会相信,但是,她还是不得不说,面上的事情要做到位,林然微微回头,看到满儿颤抖的身体,犹如惊弓之鸟,倦容清瘦,神色憔悴,像是一朵快要枯萎的小花,她恐惧的眼中却流露着对自己无限的信任。
紧握着双拳,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林然直面对着南宫樱,语气清淡而诚恳:“满妃出事之后,奴婢聆听过两宫太后以及两位贵妃的教诲,妃嫔私通乃是重罪,不可轻饶,奴婢岂会不知?今日,奴婢亮出金牌,并非是想要用此救满妃一命,她清白无辜,何须奴婢相救?只不过是希望能给与奴婢一个机会,还满妃一个清白而已!”
嘴角微扬,峨眉轻挑,南宫樱冷冷地说:“清白无辜?那么多人亲眼看过,衣不蔽体,躺在一起,这叫清白?在她宫里搜到私相授受的情信,全是她们的字迹,平日里朝夕相处,谈天说笑,情非寻常,这叫无辜?证据如此确凿,若是你执意认为她清白无辜,如何让人信服?如何服众?”
南宫樱真的动怒,真的发威,气场超级强,眼神凌厉,气势逼人,即使是林然,心里也有些发慌,但因为珠玑在握,成竹在胸,她还算勉强能应付,不至于失礼:“太后娘娘,表面上看的确是如此,证据确凿,罪该万死,可是,娘娘,您不觉得整件事情太过完美无缺?太过天衣无缝吗?环环相扣,毫无缝隙,令满妃毫无回旋的余地,布局如此缜密,如此周全,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陷害!”
“在后宫,若是做这等事情,可不就是要精心部署,遮人耳目,否则,一旦被发现,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两位贵妃仔细调查,用心盘问,查出真相,现在,你这么说,那就是在怀疑两位贵妃的办事能力。”南宫樱咄咄逼人,表情不怒自威,锐利的眼神像是刀一般!
微微摇头,林然微笑着否认,温柔而又十分轻声地解释:“太后娘娘,林然并非这个意思,两位贵妃的能力和本事不容置喙,但是,奴婢确实有证据可以证明满妃娘娘是无辜的,是遭人设计陷害。”
不再拐弯抹角,单刀直入,直接切入主题,林然走到颜贵妃面前,轻声问:“敢问贵妃娘娘,当日,是丫鬟无意撞破满妃与侍卫同睡一张床,惊慌之下尖叫,引起宫中下人赶去,都目睹了这一场景,你和婉贵妃下令搜宫,搜到她们互相传授的情信,审问她宫里的下人,大家都说她们相谈甚欢,朝夕相处,感情甚笃,是不是?”
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的神情,但是,缓了缓,颜绿萝点点头,轻声道:“没错,你所言甚至,而且,她宫里的丫鬟翠果还隐隐约约听到低吟、喘气之类的声音,听到两人鬼混压低声音的混账事。毫无可疑,所以,本宫和婉贵妃才将此事禀告两宫太后,商议过后,东太后下旨赐死,顾念李老将军一生忠勇,功劳甚高,不忍责怪,不牵连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