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皇后与芙蓉 - 宦妃有毒:邪帝别追我 - 容小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9章皇后与芙蓉

第199章皇后与芙蓉与此同时,贵族未婚少女中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皇后的母亲见皇后态度平淡,但是也心知自己不提前商量在女儿刚刚回宫的时候就带着新人来她这不算厚道,也不好发作,只好笑着继续打圆场,让屋子里伺候的婢女们端茶送水,继续和几个姐妹妯娌说话。

这一干人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看见内室开了,皇后盈盈的走了出来。

只见她穿着金黄色绣着凤凰的云烟衫,逶迤拖地黄色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手挽碧霞罗牡丹薄雾纱。云髻峨峨,戴着五凤朝阳挂珠钗,脸蛋娇媚如月,眼神顾盼生辉,撩人心怀。千水裙用五色金丝线绣着朝阳拜月飞腾的五彩凤凰,风髻雾鬓斜插一字排开龙凤簪,。头青丝梳成云华髻,繁丽雍容,那小指大小的明珠,莹亮如雪,星星点点在发间闪烁。面容艳丽无比,一双凤眼媚意天成,却又凛然生威一双丹凤眼微微向上飞起,说不出的妩媚与凌厉。

在场的众人见了,不禁在心底肃然起敬,不愧是一国之母,气度不凡,跟普通的后妃根本不可相比。

包括皇后的母亲在内,都不由自主的向皇后请安。

只有一个妙龄女子例外,只见她穿着浅蓝色银纹绣百蝶度花的上衣,只袖子做得比一般的宽大些,迎风飒飒。腰身紧收,下面是一袭鹅黄绣白玉兰的长裙。梳简单的桃心髻,仅戴几星乳白珍珠璎珞,映衬出云丝乌碧亮泽,斜斜一枝翡翠簪子垂着细细一缕银流苏一张绝美的心形脸蛋,小巧挺拔的鼻子,柳叶般弯弯的眉,薄薄的嘴唇,那浓密的青丝柔顺的放下来,垂落在外。脸上泛着惬意的表情,嘴角一抹似笑非笑的媚人笑容,虽然是请安,姿势也十分标准,一看就是训练过的,但是从头到尾都给人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

请安原是前朝军礼中的一项,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宫内也是如此,到了本朝,在前朝遗留下来的军队和皇宫中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

在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

还有一种礼节叫跪安。“跪安”这个礼节行于皇宫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之外,常常还要另外召见某些官员,这是属于密谈性质,不同于朝会大典,所以官员同皇帝不必叩头。

召见的程序是这样:先由外奏事处登记,再由内奏事处安排在某日第几起。皇帝吃早饭时,天尚未明,桌上摆好绿头签,饭后分起召见。也有合在一起的。召见时候太监们都退出。内奏事处太监副食应召官员来到暖阁门前,掀起帘子让官员进去,太监退到殿外。

这位官员进门,站着说:“臣恭请皇上圣安。”然后跪安、起立,走几步到皇帝面前,跪在一个红边白心很厚的毡垫上奏对。奏对完毕,皇帝说:“你下去吧。”于是官员起来跪安,面对皇帝倒退几步,转身出门。如果在奏对时有谢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说:“谢皇上圣恩。”如果在奏对时说错了话,就摘下帽子,以头碰地一下,表示承认错误。皇帝日常晨昏定省,见皇太后时,进门要跪安,退下时也跪安。

太监有事向皇帝、太后、皇后、妃嫔等主位启奏,王公府第及宗室家庭中晚辈见长辈,奴仆见主人,都要跪安。

跪安的姿势和请安的姿势,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势,左腿向前迈步。但跪安时右腿须全跪,然后左腿也跪下,右腿随即起来,左腿也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这一连串的动作要节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其他和请安的要求一样。

后妃以下,公主,以及品官命妇穿朝服、吉服,行大礼,有一肃、一跪、三叩及六肃、三跪、九叩的仪节。(一肃是一次肃立。一跪是跪下和起立各一次。三跪当然就是各三次。三叩和九叩的区别也是次数的区别。)女子穿朝服戴朝冠时的叩首和男子一样。穿吉服的不戴吉服冠,而戴钿子,则跪下之后不叩首,只以右手扶两把头翅。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肃”。这个动作和女子请安差不多,先端正姿势,慢慢地一直下跌到底,再慢慢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也是要求不弯腰,不低头,两肩平稳,腰板笔直。

皇后心里生气,面上却不露出分毫,她抬了抬右手,姿态优雅,面容冷静:“都坐吧。”众人又都谢了恩,才又坐下。

皇后知道这个妙龄女子就是本家要让入宫的人,只是自己只知道自己本家的适龄女子的姓名,从未见过本人,此时此刻也不知道面前的这个是哪个。于是皇后开口问道:“母亲,不知这位美人是?”

皇后的母亲笑着拉过来那个女子,对着皇后说道:“这正是你叔叔家的长女芙蓉,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出落得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啊。”

皇后见此女穿衣,已经看出端倪,此时一说,就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叔叔的那个妾生的庶女,但是居然大过了妻子生的孩子,按道理这可是十分不符合大户人家的规矩的。大户人家最忌讳嫡庶不分,所以即使还没有娶正妻,先进门的同房丫头,小妾等都不允许生下来孩子的,必须要等正妻生下了头胎才能让妾室怀孕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