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伊籍也舌战群儒,袁绍心中已决定
伊籍在议事厅内环顾四周,然后笑着说道:“拿下涿郡后,郡守大人可就有用了两郡之地,而且那涿郡现如今是人口稠密,贸易繁华,宝地也……”“伊籍先生,辛毗有礼了!既然如此,这看起来倒是一见好事啊!可不知我们拿下涿郡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不会告诉我没有好处完全是为了我们吧?”辛毗抱拳施礼。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辛毗(pi):字佐治,颍川阳翟人。
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辛毗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建安八年(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
建安九年(204年),曹军攻打邺城时辛毗带兵冲锋陷阵,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曹军攻入,忿恨辛评、郭图坏败冀州,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的一家。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器重辛毗的才干,上表朝廷,拜辛毗为议郎,兼任侍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自进爵为魏王。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太子曹丕继位为魏王。魏王侍中、汉丞相长史辛毗联络群臣上书曹丕,劝他代汉称帝。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也因此被赐爵关内侯,任侍中之职。
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命大将军曹真出兵伐吴,以辛毗为军师。这时,辛毗被封为广平亭侯,仍任侍中之职。
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极力劝阻,结果兴兵十万,征战数年,仍然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病故,魏明帝继位。辛毗进封为颍乡侯。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辛毗任卫尉之职,不久病故,明帝赠他谥号为肃侯。
多年后,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辛毗先生果然是够直爽!没错,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也不会干!其实我们也是有私心的!我们和赤卫军的主力硬碰硬,可我们也不想他们的后方那么的太平!最起码粮草的补给我们不希望他们能得到的那么顺畅!现如今的涿郡已经成为了一个粮仓,现如今上谷郡的赤卫军靠的就是从涿郡来的粮食,如果你们能拿下涿郡,那么赤卫军就没有了后勤补给,那么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就必然败亡……”伊籍从容应对。
“伊籍先生,辛评请教……我听闻赤卫军在辽东郡那里的另外一支队伍已经得胜归来,而且人数不下四五万,如果这些人过来防守涿郡,那我们又该如何呢?”辛评盯着伊籍问道。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辛评:字仲治,颍川阳翟人,辛毗之兄。
辛评本为韩馥部下,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为夺取冀州,采取逢纪反客为主的谋略,借公孙瓒雄兵造势,派高干、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从此辛评在袁绍帐下效力。
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孟岱与审配有矛盾,就通过蒋奇对袁绍说:"审配在任独揽权力,宗族大,兵力强,而且两个儿子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郭图、辛评同意,袁绍令孟岱代替审配守邺。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忧愤而死。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众人欲以袁谭为长子而立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逢纪等因为惧怕袁谭即位后加害,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
在郭图、辛评挑拨下袁谭攻袁尚。战败后回南皮。众将叛离袁谭,袁尚大举进攻,袁谭退回平原。袁尚围城,袁谭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辛毗反而建议应以此机会吞并河北,曹操派大军攻袁尚,袁尚立即回到邺。辛毗提议辛评投降曹操,为辛评拒绝,但辛评因为其弟辛毗投降曹操而为袁谭猜忌。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邺,审配侄守将审荣引兵入城,审配愤恨辛评等人败坏袁氏家业,杀害邺城中辛评一家。
“辛评先生有礼……”伊籍很有礼貌:“辛评先生所言极是,我们也听闻了此事,但我家主公早已经料事在先,我们已经联合了乌恒的丘力居,让他从北面发起进攻,直逼赤卫军的老巢辽西郡!我相信如果辽西郡受到了威胁,那东边回来的队伍一定会第一时间去驱赶乌恒人,而非过来向你们发起进攻,不知辛评先生绝对对否?”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荀谌听闻之前公孙瓒大人的手下大将死的死降的降几乎没人了!现如今即便有了十万大军,但没有良将,还不是白送给赤卫军的功劳吗?”荀谌问道。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兄(一说荀彧之弟),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军阀袁绍的幕僚。
公元191年,袁绍派遣荀谌游说韩馥,他对韩馥说:“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军队乘胜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军锋锐不可挡。袁绍又率军向东移动,意图不可估量,我们为将军担心。”
韩馥心中恐慌,问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
荀谌说:“您自己判断一下,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说:“袁绍是这一时代的人中豪杰,将军以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条件,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天下物产丰富的重要地区,他要是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冀州,将军立刻就会陷入危亡的困境。袁绍是将军的旧交,又曾结盟共讨董卓,办法是,如果把冀州让给袁绍,他必然感谢您的厚德,而公孙瓒也无力与他来争。这样,将军便有让贤的美名,而自身则比泰山还要安稳。”
韩馥性情怯懦,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计策。
“荀谌先生此言差矣!”伊籍收敛了笑容,一脸严肃的说道:“虽然我主当初兵败,但因为我主声名在外,慕名投奔之人多如牛毛,万人敌将数十员,偏将裨将更是不计其数,现如今我主头疼是让何人担当先锋,因为名将实在是太多,头痛,头痛!”
“伊籍先生……”
“哎……”袁绍拦住了还要发问的人,笑着对伊籍说:“伊籍先生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还是先行休息,明日我设宴款待,到时咱们再叙不辞……”
众人一见主公已经发话,便不再追问,退了下去。
“多谢郡守大人……”伊籍也不客气,施了礼便退了下去。
“伊籍!大才也……”袁绍看着伊籍的背影,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