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涿郡发现郦道元,张耽命其当郡守
在高顺和冉闵高歌猛进的时候,涿郡这里也没闲着,鞠义在张耽的鼓励下,干劲十足,一边招募士卒,一边编练队伍,很快,一个亲卫二团便成型了。张耽来到涿郡后,不忘招揽人才,涿郡是个好地方,熟读历史的张耽自然知道这里是刘备和张飞出现的地方,现如今张飞早已经成为自己帐下的大将,而刘备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虽然张耽对刘备这个人还是有些顾忌的,但毕竟是人家来投,总不能拒之于千里之外,只要控制好他和关羽及张飞的距离即可!
“赵匡胤好像也是涿郡人,这家伙会不会出现呢?”张耽正在思考着的时候,突然有人报信,说有人来投。
“何人?”张耽心里一动,难道这系统这么给力,刚想到赵匡胤他就出现了!张耽倒是不在意赵匡胤自己,关键他手下的人物让他心动不已:高怀德,李处耘,石守信,曹彬,王全斌,常遇春,这些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万一能出现几个,那岂不是赚大发了!
张耽心里想着没事,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一共三人,乃是兄弟,名叫郦道元、郦道峻和郦道博……”小卒回禀。
“郦道元?”张耽简直不敢相信,就是那个有名的地理学家,而且张耽知道这家伙是个公正执法的典范,有这样的人出现,必须要重用!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太和十三年(489年),父亲郦范去世,郦道元承袭永宁侯爵位,依例降为伯这一等级。
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迁都洛阳,郦道元担任尚书郎。
太和十八年(494年),跟随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执法清正,被提拔为治书侍御史。御史中尉李彪认为道元执法公正严厉,自太傅掾引进为书侍御史。
李彪被仆射李冲所弹劾,郦道元也被免职。景明年间(500-503年),郦道元被下放为冀州镇东府长史。
延昌年间(512-515年),郦道元为东荆州刺史,以威猛为政,就像在冀州一样。当地百姓到朝廷向皇帝告状,告他苛刻严峻,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回来复任。等到寇祖礼回来并派遣戍边士兵七十名送郦道元回京时,两人都因为犯事被罢官。
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郦道元担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阳。其后,奉诏前往北方各镇,整编相关的官吏,筹备军粮,作好防守边关的必要准备。后来被授任御史中尉。
北魏孝昌三年丁未十月(527年11月),郦道元与他的弟弟郦道峻、郦道博,长子郦伯友、次子郦仲友被杀害。道元死前怒目呵斥贼人,大声斥责而死亡。
武泰元年(528年)春,魏军收复长安,郦道元还葬洛阳。后被朝廷追封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三子郦孝友承袭爵位。
郦道元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张耽将三人请到了大厅,三人施礼,上前搀扶,态度谦和,这让郦道元三兄弟十分的感激。
经过一番交谈后,张耽知道此时的郦道元已经出游完毕,正在寻求仕途。
这个状态正合张耽的心思。
张耽二话不说,直接任命郦道元为涿郡郡守,负责整个涿郡的事务。
这一下子倒是吓到了郦道元,他原本只想着自己能从一个县官做起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这张耽居然任命自己为涿郡的郡守!
说明了一点,要么这个张耽有识人的慧眼,乃真伯乐!
要么这张耽就是个二百五,手下也没有什么人才,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就任命成大官。
“很明显第二种情况不可能……”郦道元很快便分析出来了,因为一个在短时间内就能将几乎整个幽州收归帐下的人不可能是个糊涂虫,他的手下也不可能没有有才干的人!这么说任命自己,只能说明这张耽是个真正厉害的人!他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才能,人的一辈子如果能遇到这样的名主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郦道元直接跪倒在地,向上叩头:“多谢主公对我的信任,我郦道元一定不辜负主公对我信任,一定将涿郡管理好!”
“快快请起!我重用你是因为你有这个才能!其实你的才能不仅仅能当一个郡守,甚至整个幽州牧你也当得起!只不过我现在掌控的地方有限,所以只能委屈你先当一个郡守了!等以后……”张耽顿了顿:“你会有机会当幽州牧的……哈哈哈!”
“多谢主公!我一定努力,让主公看到我的能力……”郦道元磕头连连谢恩,被张耽搀扶了起来。
因为之前涿郡这里各个县都有县令,所以张耽找了个日子,将县令们都召集起来,给郦道元开了一个见面会!
郦道元和别人不同,他是属于空降的高管,所以在没有业绩的情况下很难服众,所以张耽必须给他这个机会,让他立住根。
郦道元当然明白张耽的用意,心里更是感恩不尽,暗暗发誓这一辈子都要效忠张耽。
见面会进行的很顺利,所有的县令都已经明白现如今涿郡这里谁是二把手了!
一把手当然不必说,即便他没有任何的职务,那也是永远的一把手,那就是他们的主公:张耽。
郦道元带着两个兄弟很快便进入了工作状态,因为有各个县的支持,所以工作开展起来也很顺利,加之张耽给予了郦道元很多先斩后奏的权利,所以在整个涿郡郦道元很快便扎下了根,各个县令对他也十分的敬畏,涿郡发展很快便进入了快车道。
由于郦道元原本就对地理和水利极为熟悉,所以涿郡这里最先开始的就是修建道路和兴修水利,这样一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百姓,而郦道元又极会做人,到处宣扬这是主公张耽的意思,都是张耽的主意,整个涿郡这里的百姓无不感念张耽的好,都说赤卫军就是当心社会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因此多有百姓将自己家中的青壮送入部队,加入赤卫军!
一时之间涿郡兵精粮足,好似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