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韩当带兵围令支,高衙内背后搞鬼
令支县的城外旌旗密布,数千人马集结于此,严阵以待,准备进攻。阵前一员大将跃马提刀好不威风。
“令支县的守军你们听着,这是你们自找的,还不赶紧开成投降,否则我们就要杀进城去,让你们鸡犬不留……”
“好大的口气……”城上的张牛角一声爆喝,就准备开成迎敌,被一旁的田畴拉住了。
“田畴,你拉我干什么?看他们这么嚣张,老子非得教训教训他们不可……”
“张将军切莫中了敌人的奸计,他们现如今最希望的就是咱们出城迎敌!现如今咱们城内只有两个连的守军,如果真的拉出去一个连跟敌人硬刚,那么只剩下一个连守城,万一你和敌兵对阵的时候,敌兵从其他几个城门攻上来,就算加上动员起来的青壮,到时候人手也是不够,恐怕万难守住啊……”田畴提醒道。
“唉!真是气死我了!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这么嚣张的叫阵吗?”张牛角手把着城墙,气呼呼的说道。
“不用着急,咱们的书信已经发出去了,我估计用不上一天时间肥如那边的援军也就到了,最多三天,青龙和宽城的援兵应该也会到了!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就可以把他们一举歼灭了!将军……为了大局请忍耐!”田畴拍了拍张牛角的肩膀。
“真是气死我了!要是高长恭和吴六齐他们两个在这里,让他们帮着张山守城,他们三个人一个人带着队伍负责一个城门,我就可以带着张飞下去杀退他们!杀的这群狗日的片甲不留……”
“可毕竟咱们的矿山开采和冶炼厂刚刚起步,确实需要人手,招募的青壮也需要有人管理,高长恭和吴六齐他们随着简雍大人在那里也无暇分身,没办法,目前的困境只能咱们自己对付了……”
“这群杂碎也真是的,看不得别人好!咱们这里开了矿,他们眼红个屁,还要让咱们派人去他们那里找矿,不去居然还跟咱们动起手了!真是牛上了天,他奶奶的,真是给他们脸了,要是能让老子出城,老子非杀他们个丢盔卸甲、片甲不留……”张牛角看着城下的敌兵不削的说道。
“不过张将军你发现一个情况没有?就凭他们一个海阳县怎么能一下子召集起这么多人呢?我这放眼一望,他们至少得有四五千人,这太不正常了!虽然之前都是公孙瓒大人的管辖,但不可能他们海阳县会有这么多的守军啊!而且就凭一个海阳县,要养这么多的兵估计也养不起啊!我听说海阳县也并不富裕……”田畴望着城下的士卒疑惑道。
“难道还有其他的人加入?他们找了帮手?”一旁的张飞拧眉问道。
“我之前派人打听过海阳县和阳乐县的情况,这两个辽西郡剩下的县城驻兵都不太多,海阳县不过两千人左右,而阳乐县作为辽西郡的郡治,驻军也不到五千人!我看下面的人马最少得有五千人,如果海阳县出一半的守军,也就是一千人,而阳乐县帮忙也出一半的守军,也就是两千五百人,也不过三千五百人,那剩下的一千五百人从哪里来呢?”田畴算着人数。
“有没有可能海阳县两千人全军出动,阳乐县出了三千人,这样下面这五千人左右就对上了……”三连长张山说道。
“绝无可能,一来咱们和海阳县没有那么大的仇怨,用不着全军出动,而且他这么做的话连个守军都不留,万一被人偷袭,那岂不是整个城都丢了?二来阳乐县也不可能给他出三千人,因为采矿这个事情哪里会值得他们出这么多的兵,根本不值得!”田畴摇了摇头。
“哎呀,别想那么多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他们都是谁,杀退他们!”张牛角恨恨的说道。
“先防守,守住后,也许会有惊喜……”田畴笑了笑。
……
“城上的乌龟们赶紧给老子下来,躲在乌龟壳里面算什么英雄,要是怕死,你们干脆开城投降,老子保证不杀你们,给你们留条活路,要是不怕死的话,就给老子出来,看老子一刀一个,把你们脑袋砍下来当夜壶!哈哈哈!出来啊!龟孙子……”
“韩将军,咱们为什么不直接攻城呢?我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现如今令支县空虚,骑兵已经去了凡城,而城中的一半人马也被他们拉去了矿上,现在守军不过几百人,就算加上城内的青壮,也不过一两千人,咱们现如今有五千多人,一鼓作气直接就可以拿下令支县,我听说现在令支县可是富得流油啊!自从发现了大量的铁矿后,他们这里出铁量是越来越大了!这可是个摇钱树,只要拿下这令支县,将来咱们可就是躺着挣钱了!”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低眉顺眼的说道。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高衙内!现如今他又受了高俅的指派带着临时组建的队伍准备进攻令支县,虽然他名义上是这个临时组建队伍的总负责,但高衙内明白,眼前的这个正气凌然的韩当才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因而为孙坚所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陷阵擒敌,屡立战功。后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等到孙策东渡长江,韩当追随攻伐扬州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升迁为先登校尉,孙策授予韩当兵二千、马五十匹。
后来,韩当再追随孙策征伐庐江郡太守刘勋,在江夏郡沙羡县击破荆州牧刘表部下江夏郡太守黄祖,回师后讨平豫章郡鄱阳县叛乱,又兼领乐安县长,鄱阳山越贼寇对他颇为畏服。
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黄武五年(226年),在讨平丹阳叛乱后不久,韩当便在任上病亡。死后,他的尸体以及妻子、家属都在其子韩综投降曹魏时被带到了曹魏。而韩当的女性亲戚、姐妹女儿们则被儿子韩综当作拉拢部下的工具嫁给了部下们。
可以说韩当是个英雄,而他的儿子是个彻头彻尾的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