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演技实力派张任
张任带着手下的弟兄来到了村口,他并没有去叫高长恭和张飞,想着先去探听一下具体的情况,也可以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多恢复一点体力。集结到村口后,张任发现自己的队伍好像人多了一些,仔细一查,竟然多了10个人。
“雷叙,清点人数……”张任让手下再次核查人数。
“是……”雷叙应声出列,开始查人数。
“不必查了,是我带了几个人加入你们了……”这时人群中闪出一人高声道。
众人闪目观瞧,原来是郑氏姑娘。
只见她红着脸一脸的坚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邹丹应该说的是一百对三百!但张任、张飞、高长恭你们每个排的建制应该都是30人,这较之100人还差10个人!这场仗本来咱们就吃亏,如果不把人数补满,那岂不是更亏!我想了想,决定加入你们,把人数补齐!放心,这件事情我已经跟张连长说完了,他也同意……”
“哦,是郑姑娘啊……这……好!”张任突然紧张了,弄的手下一阵哄笑,这敌兵压境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兄弟们,随我冲出去,先迎敌……”张任看着远处尘土飞扬,恢复了领兵将军应有的沉着与冷静。
“是……”虽然只有四十人,但这四十人却斗志昂扬,跟着张任冲了出去,在西岗村村口停住脚步。
只见黑压压的人头涌了上来,邹丹并没有将士兵全部带出来,而是留下500人守营。
但带来的2000人也足够赤卫军喝一壶的了!
“来将何人?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带这么少的人就来应战。”邹丹一马当先大声问道。
“邹大人不认得我了?咱们不是刚见过面的吗?关靖大人是我带出来的……我是张任啊!这回有印象了吗?”张任笑嘻嘻的说道:“我和邹大人很是有缘啊!没想到这么快咱们又见面了,只不过可惜的是大人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我了……”
“哦,原来是你小子啊!”邹丹定睛一看,认出了张任:“你小子果然胆子够大!难道想用这几十人给我这两千人马斗上一斗吗?”
“大人此言差矣,我可还没活够呢!早就听说令支县的将士勇猛过人!我可不敢拿鸡蛋去碰那硬石头!不敢不敢……”张任装作一副胆怯的样子。
“既然不敢,你带着这几十人是来投降的?”
“那倒也不是……”张任笑了笑:“其实说起来我也挺佩服邹大人的,武功好,讲义气,说话算数!这么好的将军随都愿意跟随,愿意效命!只可惜咱们相见恨晚了!我先认识了我家主公张耽,我家主公也是个讲究人!既然答应了人家的事,就不能再反悔了,不然还叫男人嘛!是不?其实见到大人后,我对大人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真的想投到大人的门下,为大人效命万死不辞!”张任飞快的转动着脑子:“不过其实机会也不是没有,咱们都是公孙瓒大人的手下,如果大人欣赏我的话,让公孙瓒大人跟我家主公要一下,没准儿我就能跟着大人了!”
张任在这里胡咧咧一方面是想给邹丹戴高帽,让他等会儿同意一百对三百,另外一方面是想争取更多的时间让大家做准备,也希望能给张飞和高长恭他们更多的休息时间。
“真没看出来,你小子胆子不小,口才也不错!还别说,我真有点喜欢你了!”邹丹看着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倒是有些顺眼了:“你要是真有心归顺于我,不必顾虑那么多,直接过来,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邹丹抛出了橄榄枝。
“多谢大人抬爱,我真是太高兴了!这个事儿我还真得认真考虑一下!嗯……不知大人能给我多少时间考虑?说实话今天我带出来的都是我的亲信,就是想和大人见一面,表一下忠心!如果大人能安排妥当,我在赤卫军这边有不少的好兄弟,到时候我做做工作,没准儿一起跟着我投奔大人呢!”张任一脸的认真。
“张任……你说什么呢?难道你想……”郑氏哪像张任那么滑头,而且张任实在是演的太好了,让众人误以为张任真的有些投敌的想法了!
“放心,我骗这个傻子呢……”张任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可舍不得……”张任深情的看了一眼郑氏,弄的郑氏满脸通红。
“这……”邹丹想尽快拿下赤卫军,但张任的说法也确实让他心动!
首先,张任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有胆识有本事,头脑灵光,他很喜欢。
其次,赤卫军确实人才济济,如果真如张任的说法能弄过来几个将才那岂不是一桩美事,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邹丹也不是没有想法和抱负,这些年他也在积极的扩充军队,招揽人才,他也想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
再次,如果张任和他找来的朋友能够归降,那么必然会将自己的手下带过来,赤卫军士兵的战斗力邹丹早有耳闻,现如今自己的骑兵已经被人家干掉了,他的心里更加认可赤卫军了,如果能把他们拉过来一部分,那自己的队伍岂不是更强大了!
最后,如果将赤卫军的队伍从内部瓦解,那么用投降过来的人去攻打赤卫军,自己这边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这可是个好办法。
想了这么多,邹丹心意已决,准备要开口招降了,这时身边闪出一人,看出邹丹动了招降之心,忙伸手拦住了邹丹。
“大人万万不可,恐怕这其中有诈……”
“哦?耿将军,这话怎么讲?”邹丹盯着自己的爱将耿武。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耿武:《九州春秋》作耿彧,字文威。是东汉末期的人物。据史书记载,耿武是韩馥部将,在韩馥企图让冀州于袁绍时曾劝谏韩馥,后因在袁绍将来到冀州时谋刺袁绍,袁绍令田丰将其杖杀。于演义中则是被袁绍部将颜良所杀。
“大人明鉴,这分明是缓兵之计!如果大人答应他的要求,等上几日,他们必然会借助这几日好好的恢复元气,若到那时再攻打他们,虽然可以取胜,但恐怕伤兵损将在所难免!请大人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