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守城死战 - 嫡长女 - 平仄客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嫡长女 >

第四百五十一章守城死战

谷大祖和沈则思脸色惊变,郑闲则是急速补充说道:“斥候来报,突厥大军有十万人数之多,估计突厥所有分部都集合了!”郑闲刚说道这话,就听得“咔嚓”的一声,他手里一直拿着的铁骨扇,因用力过猛散裂了。

虽然一直预计着突厥会有异动,但是当最坏的情况真的来到,谷大祖和郑闲等人,还是有一瞬间的慌乱,脸色也无比难看。

十万突厥大军……安北都护府兵只有五万人,突厥兵力乃是己身的倍数!

就算除掉两万人的后勤兵士,突厥依然还有七八万作战士兵,安北府兵在数量上,是绝对劣势!

兵法有云:倍数于敌,则可围而攻之。如今,敌倍于我,那该怎么破?谷大祖首先确定的是,安北府兵不能站着挨打,也不可能站着等死!完善有效的作战计划,才是应战的关键!

片刻慌乱过后,谷大祖的脸色已经恢复正常。他镇守北疆二十多年,经历的战斗数不清,什么样的死地,他都临到过了。十万突厥大军,兵力之多是他以往没有面对过的,可是,该做的还是要做!

迎敌、作战、杀敌这些应对过程,立刻在他脑海中出现,议事厅内,响起了他沉着的声音:“按照先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左右都护带着兵将依令行事,立刻点燃烽火,向陇右卫示警!”

自己带着的五万安北府兵,虽然人数比不上突厥。但是个个勇猛异常,必定能阻挡突厥的进攻。三天,安北府兵一定能坚守三天的!

三天,足够陇右卫援兵带来了!到时候,安北府兵汇合陇右卫士兵,定要将突厥杀个片甲不留,让他们有来无回!

迎战的计划,早在斥候发现突厥人增多的时候,就已经在执行了。

大永之所以称突厥为突厥铁蹄。不是乱来叫的,而是因为突厥以骑兵见长。突厥最多、最厉害的,就是骑兵!他们此来入侵,必是骑兵为主。

针对突厥的骑兵,结合北疆地形,谷大祖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在这里。要交代一下北疆的地形特点。

北疆,顾名思义,乃是大永的北部,这里地形广阔,人烟稀少。尤其是与突厥相邻的最北处,只有零星几个小镇。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州城,也没有抵挡的城墙和堡垒。

从这些小镇到安北都护府所在的北夏城。中间多是空沙地,无法建城住民,沙地两侧,乃是绵延的北山山脉,山高险峻,且多是悬崖峭壁,也不会有人。

换句话来说。突厥骑兵进入大永边境之后,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阻挡。越过这些小镇和空沙地,就会直接对上安北府兵了。

北夏城,乃是最靠近大永边境的城池,自然有坚固的成事和稳固的堡垒。北夏城,就是北疆的门户,只要守住了这里,就等于守住了北疆。

突厥要攻下北夏城,才能正式进入北疆腹地。因此,北夏,必是大永和突厥交战的地方。

这一点,大永兵士知道,突厥大军也知道。为了阻止突厥大军的进攻,拖延他们的行军进程,以便陇右卫援兵能及时赶到,安北府兵,已经提前做了很多事情。

安北士兵连同北疆百姓,短短几天,就挖了几道深深的壕沟,壕沟深长,沟里还撒满了铁蒺藜,突厥的骑兵想要越过这些壕沟和铁蒺藜,也要费一番功夫。

此外,最重要的,乃是那片空沙地。不得不说,北疆的士兵和百姓,对于如何处理这一片空沙地,是很有办法的。

在沙地之上,他们挖了大大小小的坑洞,还是老办法,坑洞里还是布有东西,可以对军马造成伤害。

除了这些,当然还有别的军事设施和布置,也都在谷大祖的命令下,作了最充足的准备。

“都护大人,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士兵们都严阵以待。尚有部分百姓,不愿离开北夏城,言道要死守家园、要与安北府兵共同进退。”

沈则思将北夏城内外的情况向谷大祖汇报,脸色严肃。

按照他们的计划,北夏城的百姓,应当尽可能地往后方迁移,越靠近陇右卫越好。这些百姓,乃北疆生息之源,必须要尽可能保存。

突厥大军入侵,会对北夏城有什么影响,谁都说不准。谷大祖要带着安北府兵死守北夏,这些百姓手无寸铁,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若是妇孺,还会成为突厥大军的拖累,这些百姓留在北夏,不是好事。

两军交战,必有伤亡,谷大祖不愿这些百姓涂炭。

“老弱妇孺定必要离开,剩下的青壮,既然有保家卫国之心,那么就发给他们兵器,共同守城!”

谷大祖想了想,随即吩咐道。他没有时间劝慰这些百姓了,该退该撤的百姓,一定要离开北夏,剩下青壮百姓,还可以成为守城的力量。

随即,沈则思便清点了不愿走的青壮百姓,竟然有五千人之多!这让沈则思心中激荡的热血更加沸腾,军民一心,定必能阻挡突厥的攻势!

而郑闲,则在北夏城头架设着守城弩,安排着守城府兵的替换,儒雅的脸上,满是杀气。

城头之上,是三架巨大的守城弩,上面的弩机,已经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弩床连接处,被擦得光亮,却还可以见到锈迹。

这三架守城弩,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事实上,这还是当年上官永平任监军的时候,从京兆带来的。上官永平在北疆差点闯下大祸,带来的好军械真是不少。

郑闲站在城头,向北遥望。凤目微微眯了起来。当年千里突袭斩杀哈桑首领的情景,再次出现在眼前。当此严寒之时,他却觉得有些发烫。

突厥有胆来犯,我们大永男儿必定拼死杀敌,必叫他们葬身北疆!——郑闲心中誓言道。

随即斥候一程程汇报,突厥大军行进的情况,也渐渐清晰。突厥大军的行军速度,比谷大祖他们预计的,要快很多。

第二天酉时。突厥的前锋军队,就已经越过了那些零星小镇,临近了那些大壕沟,在壕沟边上停了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突厥的大队人马也赶了上来。大壕沟边上,十万大军声势浩荡。旌旗随风飞扬,飒飒之声伴随着万马嘶鸣,仿佛要响彻天际。

这些马鸣声,自然也传到了北夏城中,令得安北士兵一震,所有士兵都等待着谷大祖的命令。

谷大祖和郑闲等将领。眉头紧锁。突厥军队的速度太快了,现在距离燃烽火。也就是一天的时间,突厥军队已经这么近了。

“报!突厥并不埋锅造饭,大队人马越过了壕沟,并且向大沙地行军!”

就在谷大祖皱眉的时候,安北府兵又将最新军情送上来了。这个汇报,让谷大祖和郑闲等人再次瞠目。

按照这个速度,突厥军队在亥时初。就可以到达北夏城下,看来。突厥是打算连夜攻城了!

虽然不知道突厥军队怎样避过了那些铁蒺藜,也不知道突厥人马有多少损伤。但此时的形势,已经对安北府兵极为不利,谷大祖原先想趁着突厥埋锅造饭之时,以逸待劳进行突袭的计划,也不可行了。

“传令下去!府兵尽数退回北夏城中!众兵将听令:死守北夏!”

退回北夏城中,守住城墙和堡垒,最大可能地消耗突厥的兵力,等待陇右卫援军的到来,这才是安北府兵的最佳御敌策略。

然而,谷大祖没有想到,无论是多好的御敌策略,在绝对差异的军力面前,都没有什么作用。

当突厥的旌旗、军队出现在北夏城下时,谷大祖才发现,原来斥候所汇报的,并不完全准确。突厥军队,肯定不止十万人马!

前方的轻骑部队、后方的辎重护卫,中间的兵甲,密密麻麻的突厥军队,出现在谷大祖等人眼中。

突厥军队已经吹响了攻城的军号,而北夏城中,也下达了守城的死令。攻城之战、守城之卫,正式开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