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反驳 - 长生十亿年 - 冰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生十亿年 >

第550章反驳

第550章反驳

如果说,苏荃的歌声,只是完美阐述了这首歌的背景故事。那么燕月这首歌的灵魂,绝对就在杨真的陶埙和骨笛上。

因为,现场的所有观众,都是在这两种乐器近乎迷幻的催动下,直接穿梭了时空,来到了燕国的城郊外,来到了潇潇的易水旁。

在此之后,荆轲刺秦的故事,方才以惊心动魄的方式,徐徐展开。

这两样乐器,才是绝对的核心。与之相比,苏荃的歌声只不过是辅助罢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奔着苏荃而来,买下了这张专辑的人。在听到这几首歌的时候,会露出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太喜欢的感觉。

哗宾夺主。

用这四个字,或许有些过分了。

但在这四首古风歌曲里面,毫无疑问的,杨真这个乐手方才是绝对的核心。而原本的主角苏荃,在这几首歌里面都沦为了配角。

再加上,现场听杨真的歌曲演奏,跟音乐光盘里面的音乐演奏,毕竟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那种历史沧桑的醍醐味,只有在现场,在这种皓月当空、万籁俱静的时候,方才能够产生这种无以伦比的代入感。

“这么好听,这么经典,这么优秀的歌曲!我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一时间,悔恨之意充斥着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心中,令他们垂头丧气,悔恨无及。

当然,这只是对于那些音乐爱好者而言。

他们惊叹、他们感动,他们丧气、他们悔恨。

七情六欲,各种感情,都同时掺杂在了这些人的心中,表现在了这些人的脸上。

可那些不可一世,自视甚高的院校教授们呢?

这些人,可不是寻常的音乐爱好者能媲美的。他们可都是精通音乐,普遍拥有专业水准,甚至是极高造诣的专家教授!

这群人听了杨真一首现场演奏,会露出怎样的反应?

是否,跟那些音乐爱好者一般无二?

答案。

当然不是!

抛开那些肥头大耳、满腹草包,欺世盗名的假评委不说。

无论是戴眼镜的老头,还是那几个所谓的刘教授、王教授。

这些人此刻,统统都只有一个表情。

那就是震惊!

甚至更具体一些,应该用‘惊骇’这两个字来形容,更为贴切!

他们沉浸音乐之道,已经多年。本身就听过无数次的神级现场,听过无数次的乐器演奏。

但他们这辈子,都没听到过这种音乐!

更准确的说,是他们活了一辈子,也没听过骨笛和陶埙所演奏出来的,这种独一无二的音色、音线,甚至是音准、音高!

长笛、古筝、二胡、唢呐……钢琴、吉他、提琴、军鼓……

这些出身于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几乎听遍了世间一切乐器!

但今天,震动他们耳膜的,却是他们前所未有、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声音!

不,不能用‘声音’两个字来简单概括。

更准确的说,是杨真的演奏,完全颠覆了他们有生以来,所学习的音律、音节,乃至于所有一切关于音乐的知识。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说吧。

音有七律,世人皆知。但凡是乐器,都有七个音阶,并且逐步变化,循环往复。

这一个,堪称是音乐界的共识,是最基础的定理!

可杨真所演奏的音乐里,完全模糊了这种音阶观念。那骨笛声,听起来似乎低沉呜咽,实则是高亢悲鸣之音。耳朵里听到的,跟人所感受到的,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同理,那陶埙之声,原本是低沉幽暗之声,但在杨真演奏下,却充满了萧萧易水,一去不返的慷慨悲歌之气!

甚至,直接说陶埙之中,充斥着一股子慷慨激昂的英雄气,也不为过!

这种感觉,跟耳朵里面听到的声音,又是截然相反,令人错愕。

倘若,按照耳朵里听到的声音,严格编写五线谱,进行记录的话。就会发现记录出来的声音,跟现场听到的这种感觉,截然不同、甚至是驴唇不对马嘴!

光是如此,就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

更令惊怖交加的,还在后面。

杨真明明只有一张嘴,他是如何同时演奏两种吹奏乐器的?

无论是陶埙,还是骨笛,都必须要用嘴巴吹奏!可杨真只有一张嘴,刚才的舞台演奏,却同时响起了两种声音。

这简直匪夷所思,完全违反了自然法则!

光这些,已经是匪夷所思了。

但这些专家教授最惊惧,乃至于惊恐的一点是,杨真将骨笛和陶埙两者的声音,在‘燕月’这首歌的最后阶段,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乐器声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