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大音希声 - 长生十亿年 - 冰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生十亿年 >

第319章大音希声

第319章大音希声

焦尾琴焦尾琴,其实是一张大有来历的古琴,乃是中国四大古琴之一。

这四大古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杨真手中的这张焦尾琴,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琴有五不弹。”

杨真盘膝而坐,将那张焦尾琴,复又横置在了膝上,徐徐开口道:“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今日,在这个三圣堂中,既然你们如此恳切相求,杨某便勉为其难,让你们见识一下真正的琴技。”

言毕,杨真屏息凝神,双目徐徐闭上,似乎在养神闭目,养精蓄锐。

见到此幕,杏林三友和岳铜,都是情不自禁的露出凛然之色,一双眼睛全都牢牢的盯住了杨真,不敢瞬移分毫。

毕竟,高手出招之前,往往都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杨真既然说了,要展示真正的琴技,那么接下来,必然是疾风骤雨一般的旷世琴艺!

今日能够目睹,实在是他们几人的幸运,又岂敢分神?

就在这四个人,俱都是屏着呼吸,牢牢盯住杨真的时候,杨真终于动了。

只见杨真,将右手徐徐抬起,然后缓缓的朝着面前这张焦尾琴,一挥而去。

这一挥,看似朴素之极,毫无花哨之处,但在杨真右手触碰到古琴的那一瞬间,整只右手却幻化成了一道幻影。

幻影之中,杨真的这只右手,似拨、似撩,似点、似按。

似托、似擘、似抹、似挑。

似勾、似剔、似打、似摘。

似轮、似拨刺、似撮、似滚拂。

但,也只是相似,并无确切的动作。

因为杨真的整只右手,就这么平白无奇的从琴弦上方一略而过,再不停留了。

一挥之后,杨真屏息静坐,双目徐徐闭上,不再有任何动作。

此刻,天地之间一点声音都没有。

那七根琴弦,更好似纹丝未动,就仿佛杨真根本就没有触碰到一般!

见到此幕,惊疑不定之色,登时浮现在了杏林三友的脸上。他们面面相觑,似乎搞不明白,杨真这一挥,就是在做什么。

唯独岳铜,他一双老眼依旧紧紧盯着那张古琴,依旧是一瞬不瞬。

故而,也只有他发现了,在杨真右手离开了焦尾琴之后,那琴体之上的五根琴弦,虽然没有任何的晃动。但隐约间,似乎琴弦的颜色,比之前显得淡了一些。

琴弦的颜色,变淡了?

这是什么鬼!?

岳铜自己也想不清楚,但他却知道,杨真既然说了要展示高超琴技,那么刚才那一下,看似毫无用处的挥弦,那么有他的道理!

岳铜,是绝对相信杨真的!

因此,岳铜心中虽然惊诧万分,但他一双老眼,却依旧是死死盯住了琴弦,未曾离开半分。

就这样,在一片寂静的三圣堂中,大概足足过了七、八秒钟的时间,杨真膝盖上的焦尾琴,方才响起了一声极尖,极细,同时也极轻的响声。

这个响声,犹如十里外的鸣蝉,犹如风吹过的浮萍,犹如水波纹的涟漪。

总之,只有修为极高,耳力极好的人,方才能勉强之极的,感应到这一缕极轻极微的声音!

杏林三友听到这个声音,忍不住又是面面相觑。

什么鬼?

刚才好一会儿,都没有声音,反倒是杨真的手离开了琴弦半晌之后,这声音为微弱之极,好似回音一般的响起。

为何,会这样?

就在杏林三友脸上,纷纷露出疑惑不解之色的时候。

岳铜却是老眼一鼓,朝着杨真膝盖上的焦尾琴凝视而去,似乎发现了什么。

只见此刻,焦尾琴上,原本颜色有些变淡的琴弦,不知何时,竟然开始了微弱之极的颤动。

若非目力极好的人,是绝对无法看到这种颤抖的。

因为这个颤抖的幅度,实在是太微弱,太渺小了。甚至幅度,还不如蚂蚁头顶触须的轻轻一晃!

可,在场几人都是极为极强的宗师高手,哪怕是在微弱的异样,又怎能逃过这几人的眼睛?

当即,杏林三友也都发现了异样,这三人不再面面相觑,而是目光一凝的,纷纷朝着焦尾琴一看而去。

但,就在这四人的目光,纷纷凝视到了焦尾琴之上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骇然的事情。

那就是,琴弦的震颤幅度,似乎在增加。不过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竟然就从一开始的微弱震动,变成了肉眼可辨的清晰震动!

与此同时,原本微弱渺小的声音,也渐渐清晰可闻起来。

甚至,已经能够让他们几人,分辨出其中的音色!

这赫然是,一种类似长笛一般的尖锐呼啸声,浑然不似古琴所能发出的声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