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她的家园
第4章她的家园
李雪儿牵着柱子的小手,慢慢地走向屋门。李雪儿觉得自己的腿有点发软,从炕头走出屋门,仅有两米多的距离,她却感觉似乎走了五十米。
柱子小心翼翼地搀住李雪儿的胳膊,用他小小的胳膊撑起李雪儿的胳膊,生怕虚弱的阿姐会再次晕倒。
李雪儿扶着门框,跨过低矮的门槛,走出屋子,然后靠到门框上稍作休息,就这几步路,她已经气喘嘘嘘。
李雪儿一边努力地平息自己的喘息声,一边抬起酸胀的眼睛打量院子。
院子整个大约有三百平方米大小,用大约一人高左右的土墙圈了起来,大门位于东面偏北的位置。
大门进来右手边,也就是北边,是一排低矮破旧的房屋,共计三大间,中间一间最大,应该算是正屋,原来是阿爸和弟弟住的屋子。
李雪儿刚出来的这间是她的屋子,位于正屋的左侧,靠近大门。
正屋右侧是一个与李雪儿的屋子差不多大小的屋子,她记得应该是厨房。
在院子的东南角有一个茅草搭成的房子,对着院子这边敞开着,依稀可以看见里面是阿爸做木工的工具和一些木材。
茅草屋边有个小小的茅草棚,下面堆着一些柴火,她记得是她前阵子从山里捡回来的,还堆着一小堆麦薏子。
院子的东北角有一小块位置用土墙圈了起来,朝北的地方留了一个豁口,她记得应该是茅厕。
除了房屋和这两处建筑,院子又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中间的园子,园子里有一颗不是很大的树,李雪儿记得是阿爸从山里挖回来的野梨树,这几年的梨子已经比原来好吃许多。因为是冬天,除了这颗树,里面没有其他东西。
另一部分是围着园子的一圈平台,紧挨房屋的一块大约四米宽,从房屋伸向茅厕的大约两米宽,从房屋伸向茅草屋的大约三米宽,而南边墙边仅有六十厘米宽,是一个从茅草屋到茅厕的通道。所有的平台高度皆一样,比屋子的台阶低二十厘米左右。
李雪儿望了一圈院子,感觉与她前世住的院子非常相似,仅仅少了一间屋子。
这里便是她和弟弟的家,属于她们俩的小世界,而那个熟悉的、亲切的前世的家已经离她远去,虽然这个院子看上去破破烂烂,还赶不上那个家,但是现在她更喜欢这个家,因为以前那个家里只剩下了她,而这个新家里她还有个弟弟。
李雪儿深深地呼吸了几口冬日里携着些许雪气的空气,她感觉自己有了点力气,便继续牵着弟弟的小手,向厨房走去。
推开厨房破旧的门,一股暖暖的热气扑面而来,灶膛里微弱的火光忽明忽暗。
李雪儿走到灶台边,揭开锅盖,看见锅底里稀稀的、看不出是用什么面粉熬的面糊糊。
李雪儿放开弟弟的手,轻声说道:“柱子,阿姐盛饭,你坐到那个小板凳上等我好不好?”
“不,阿姐你来坐着,我来盛。”说着,便要拉着李雪儿坐到灶膛前的小板凳上。
“没事,阿姐已经好了,阿姐来盛。”李雪儿说完,从灶台上大小不一、没有一个完好的三个碗里取了那个最大的碗,用大木勺将锅里的面糊糊盛出来,然后给锅里添了水。
面糊糊并不多,仅盛了大半碗,李雪儿取了小木勺子放进碗里,转过身,看到执拗的柱子仍然站在那里,她无奈而怜爱地笑了笑,便坐到小凳子上,拉过柱子的小胳膊,将他拉着坐到自己的腿上。
李雪儿圈着柱子,左手端起锅边盛着面糊糊的碗,右手拿着勺子舀了一点,放到嘴边试了试温度,感觉温度稍有点烫,她便舀起多半勺放到嘴边吹起来。
柱子的肚子又传来一阵轰鸣声,还伴着柱子吞咽唾沫的声音。柱子害羞地低下头去,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还悄悄地望着面糊糊。
李雪儿装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将吹温的面糊糊推到柱子的嘴边,柱子眼中满是惊慌,嘴里急急切切地说道:“阿姐,你吃,我已经吃过了,我不饿。”
“柱子,阿姐觉得一个人吃不香,你和阿姐一起吃阿姐才觉得香,要不阿姐也不吃了?”
柱子望着面糊糊,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唾沫,“阿姐,那你先吃,我后吃。”
“好,那阿姐先吃,咋们一人一勺好不好?”说完,李雪儿将勺子里的面糊糊送进了自己的嘴里,然后舀了满满一勺子面糊糊,吹温后喂到了柱子的嘴里。
面糊糊只有一点盐巴的味道,面也不是她前世吃的小麦面,可李雪儿觉得这是自从阿爸去世后她吃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姐弟俩就这样一半勺一满勺地吃完了多半碗面糊糊,李雪儿将碗刮得干干净净,站起来将碗放进锅里。
锅里的水已经烧热,她便又坐到小凳子上,拿起边上充当烧火棍的木棍,将灶膛里靠边的死灰翻到中间,将火星封住,以便晚上做饭时不用点火,前世里阿妈去世后她经常干这些活,因此干起来异常顺手。
柱子将嘴边的面糊糊一添再添,直到感觉没有一丝味道之后才罢休,然后乖巧地站在旁边看着李雪儿封火,洗锅。
看着忙碌的阿姐,柱子几天来的担心与恐慌终于消失了,他的阿姐终于醒过来了,不会像阿爸那样丢下他了。
李雪儿感觉自己的力气恢复许多,虽然感觉这个十二岁的身体仍然有点虚弱,但已经不再眩晕。
她看了看外面的天,猜测着时间,似乎太阳在正南面,时间应该是下午一点左右,刚才吃的勉强算是午饭,听柱子说是隔壁王婶子早上过来帮忙做的,现在她既然醒了,便得考虑做下一顿饭,首先她应该熟悉一下家里现有的吃食。
李雪儿在厨房里扫视了一圈,看到熏得黑黑的锅台上,除了锅碗勺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坛子,她将木质的盖子揭开,看到里面是大约一二两左右的土盐巴,颗粒粗大,泛着淡青色。
靠近墙角的锅台上还放着一个直径二十厘米左右、高约三十厘米左右的木制小圆桶,上面也盖着木制盖子。
李雪儿拿起盖子,看到木桶里盛着一斤左右的面粉,面粉颜色泛青灰色,前世虽然不富裕,但吃得面粉都是白面,偶尔会用玉米面吃顿散饭,因此她看不出木桶里是什么面,刚才吃的面糊糊应是用这个面粉做的,细想起来,味道似乎很杂,她也难以分辨具体的成分。
地上放着两只大木桶,一只桶里装着多半桶水,另一只已经空了,木桶边的墙角立着一根扁担。
除了这些东西,厨房里再没有其他的东西,如此看来,小木桶里的面粉是仅有的吃食。
李雪儿细细盘算了一下,那些面粉,如果顿顿都吃刚才那种面糊糊,或许能撑上两天,因此她必须在两天内找到新的吃食或者想办法挣到钱买到吃食。
现在是冬天,想挖点野菜都没有,更别说其他的食物,她只能想办法挣钱买吃食。
可是李雪儿觉得自己读了十几年书,虽在上大学时做过小生意,却没有学会一样能挣钱的手艺,她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那些高深知识,现在却发现似乎毫无用处。
李雪儿沮丧地走出厨房,望了望阳光越来越弱的天,转身准备走回自己的屋子,在转身的一瞬间,远处的茅草屋从她眼前闪过,她猛一回神,猛拍了几下自己的额头。
她这个动作却吓坏了一直紧紧跟着她的柱子。
在厨房时,柱子看着阿姐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很是奇怪,好不容易看着阿姐出了厨房,他也紧紧跟了出来,出来后,发现阿姐似乎愈发奇怪了。
“阿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头疼,你赶紧回屋子躺着!”说完,赶紧去牵李雪儿的手。
李雪儿这阵子盘算吃食问题,思想过于集中,竟然忽视了柱子,望着柱子急切的眼神,她顿觉愧疚不已。
李雪儿顺势握住柱子的小手,说道:“阿姐没事,拍脑袋是因为突然想起了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