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127章 - 帝师林黛玉 - 墨染青丝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帝师林黛玉 >

第127章第127章

第127章第127章

恩安县并不贫瘠,它作为三省要冲,来来往往做生意的很多,而且去年才新发现了一个银矿,如果能调理好几方的关系,是大有可为的。

但也是很凶险,非但林黛玉凶险,行下这一步棋的昭平帝也凶险,朝中已有不少人认为昭平帝是故意让林黛玉去送死。

江湛有心解释母亲的意思,却不想林黛玉挽着已经哭完了的静夜对着他道,“殿下不用操心,此事陛下早就知会过我,是我自己愿意的。既然多族混居,那吃食也丰富,岂不是便宜了我。”

“我只当你不愿意我送你。”

林黛玉看向静风,“将我要赠与太子殿下的琴抱来吧。许久未听殿下奏琴了,不知道技艺可生疏了?”

“你听一听便知道了。”

林黛玉选的琴并不是什么稀世珍宝,只是当日林若水进京时候带来的,后来屡次变故,这琴便一直搁在库里不见天日。

伏羲式的古琴大气中正,多年没有主人的它响起的第一个音好似哽咽,结果最后奏琴的人却是林黛玉。

林黛玉全然没有形象,只坐在山门的台阶上,信手弹拨,琴声断断续续地响起,并不成调,在这孤寂的寺庙前寥落开来。

静夜还保留着林家大丫鬟的能干,将众人都赶到庙里去烧香,江湛反而竟有些近乡情怯,只盯着林黛玉不说话,直到卫若兰推了他两把,他这才慢慢蹭到林黛玉身边坐下。

“怎么垂头丧气的?刚才不是还好好的。”林黛玉偏头朝他一笑,“莫要如此,我瞧着心里也难过。”

“我不会变成你想的那样的。”

“我知道。”

“那玉儿喜欢我吗?”

林黛玉手下一顿,换过曲子来弹,“殿下见过雪的,传言蔡邕作《短清》之曲,是借雪言志,言其清洁无杂尘。从前江南纵然是下雪,也大多星星点点,咱们想过许多次在下雪时候这样那样,可最终也只吃过那一回烤肉。殿下往后冬日里多穿些,不要仗着身体好胡来。”

江湛道,“你若喜欢雪,往后我带你去更北边赏雪,那里大雪冰封海面,极为壮观,只要你喜欢。”

“殿下的心意于我来说便是清洁无杂尘,可是雪在掌心久了会化,握不住的。”

于是太子殿下急切地想要表白,抓住她的手道,“握得住的,你信我。”

林黛玉没有再回答,甚至没有进甘霖寺上香,只是静静弹完整首曲子,便命人启程了。

车轮滚滚,带着她向从未去过的地方而行,眼见着要离开京畿范围,静夜小心捧出一块药师佛玉佩,“这是殿下命我转交给姑娘的。”

“从前那一块琉璃碎了,他便换了玉来,倒不如铁打一个好了。”林黛玉笑道,不想静夜竟从包袱里又掏出了金子铸造,白银铸造,白瓷烧成等等材质十几块。

静夜将那些个玲琅环佩一一展示给林黛玉看,仿佛是个卖货郎,“殿下说您这次一去山高路远,多带些防身。”

林黛玉失笑,“罢了,就都交给你收好了。”

她虽不是个吃不起苦的人,但这一路东西备得齐,护卫周全,贴身的丫鬟与婆子甚至是吴老太都给带上了,到底是跟了好几辆车。

一路都有驿馆可以歇脚,这一日她们又到了太原,大抵是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太原知府孔令容是林黛玉的老熟人了,亲自在城门口迎接,见了林黛玉就笑,“小林大人前途无量,往后还要靠你提携才是,只是上回来住得好,这回咱们的驿馆向来要委屈你了。”

太原知府是从四品的官衔,孔令容已是目前女子中官职最高的了,林黛玉对她很客气,“孔大人说笑了,从前不是官身,自然随意些,劳烦大人亲迎,说起来在京中见了您的族姐,她如今做了太子的詹事,很得陛下重用,可见孔氏家学渊源。”

孔令容圆滑,美滋滋接了赞美还得再夸回去,一时间二人十分和谐,孔令容又多走几步,给人家小姑娘送到驿馆了。

她在驿馆门口又与林黛玉寒暄了几句,“我就送到这里了,小林大人好好休息。对了,林大人特意托我送信给你,你自己看吧。”

林黛玉下意识就将被塞手里的书信藏到了袖子里。倒把孔令容逗笑了,“不是密信,密信哪里轮得到我送,令尊担心你,再送信到京城肯定来不及了,便特意快马加鞭直接送来太原的,前几日就到了。”

今夜倒是清静,丫鬟们在堂屋里忙忙碌碌地收拾各色行李,静夜正与吴老太商议着是不是多买些山西的老陈醋,只留下林黛玉一人坐在廊下赏月。

太原这个驿馆太穷了,院子里什么都没中,光秃秃的,也唯有这不要钱的月亮可以看看了。

林如海的书信足足有十几页,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写得急了,字里行间都是对这个女儿的嘱咐,又说在寻觅合适的师爷给她,到时候直接把人送到云南去。

大概是真的生气,所以又悄悄地骂了好几句许颜。

毕竟本来许颜是最合适给林黛玉做幕僚,谁知道人家攀高枝跟了陛下,连着师父旧主都顾不得了,死一个薛蟠尚且算申冤,搞得林如海也要上折子请罪。

责罚是不至于,丢脸是真的丢脸,贾敏知道之后更是特意修书给贾母,请她好好约束王夫人。

林黛玉看着看着,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再怎么雄心壮志,林黛玉到底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林如海也就罢了,今年见过了,父女两个还一起呆了月余,可她却实打实许久未见母亲贾敏了,连着妹妹琳姐儿也是素未谋面。

众人见了都是心疼得很,吴老太嘴里嘟囔了几句,杀到厨房硬逼着杂役起了炉灶,给众人煮了一锅桂花酒酿小汤圆过来。

一时间本来寂寥无比的院子充盈了香甜的味道,酒酿是许母以血糯米酿成的,是淡淡的玫瑰色,配上金桂与丹桂,满碗都盛着花香与鲜妍。

吴老太难得难得地与这小吃货说几句菜肴以外的贴心话,她年纪大了,这么晚吃不得糯米圆子,只端了小半碗甜汤坐在林黛玉身边,“儿女长大了都是这样的,比起家生子七八岁就得进府伺候主子,你这样在父母身边娇养十几年的已经是幸事了。”

林黛玉问道,“老太太不想儿女吗?”

“他们各自成家,有的开酒楼,有的在种田,还有孙子孙女一大堆,我放心得很。倒是你啊,我不大放心,只得拼着一条老命跟你远走他乡了。我不在,你可怎么吃饭呀。”吴老太没忍住,从她碗里抢了个白嫩嫩的小汤圆,“我刚进府的时候,你是一碗药半碗饭,瘦得只有一把骨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拼尽这一生本事,也得把你给喂胖了喽。”

林黛玉就笑,月光下笑容干净又明亮,“我还记得老太太给我做的第一餐就是甜酒酿,怕我积食都没敢放汤圆。”

“谁能想到哪怕你后头跟个牛似能吃,还是这样的瘦,可怜我那么些个山珍海味都填了海。”

“老太太听过精卫填海没有?”

“怪不得外头人都传你们林家是什么纵横家,你这张嘴啊,真真是个促狭鬼,既吃饱了就去睡觉,人能吃能睡的就没事。”

林黛玉才不睡,她怕吃完就睡下不克化,自己去找了琴出来,仍然弹起那首《短清》,琴声泠泠。

这一厢鞑靼的使臣大摇大摆地进京,哈尔巴拉很勉强才能把目光从许颜身上揭下来,“哈尔巴拉见过天/朝皇帝。”

“小殿下不要多礼,你与太子也是旧相识了,跟着太子去玩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