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改造 - 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 秋十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1章改造

第151章改造

随着胡巧英半个月的探亲行程接近尾声,事情接踵而至。

胡巧英深知,趁着自己还在国内,把有些事盯牢处理掉,就能让胡巧月她们少走很多弯路。所以他见市领导时直接提出要求,将落实政策、发还家产这事当场敲定。

市里也知道,在胡巧英的历史问题认定上,他是受了大委屈的。连带他留在国内的妹妹胡巧月,也遭受很多本不该由她承受的痛苦。这事处理得好不好、快不快,直接关系着市政府的国际形象,于是立即组成工作组,提速政策落实。

经核定,符合返还政策的是阳川路260号-295号,共26间房。市里将260-265六间房的清腾列为重点突破口,很快就将居住在其中的21户人家快速迁离。

昨天胡巧英和胡巧月两兄妹去市里签字,领到了六间房共21把钥匙。

胡巧英早就明确表示,国内的财产他都不要,全都留给胡巧月,所以办手续时直接就办到了胡巧月名下,钥匙也都给了胡巧月。

胡巧月心疼林思危一直跟自己挤一间屋,便想立刻腾一间一楼临街的大房子出来,能有个两层,一楼起居,二楼住宿,让林思危也过上宽敞日子。于是约好了今天晚上林思危下班后,二人一起去看房子。

顾洽一听,觉得这事他也能帮忙啊。便自告奋勇,趁他在晋陵的最后一个星期,帮林思危她们把新居所安顿好。

于是等林思危下班,顾洽陪她一起去了阳川路。

胡巧月已经在281号等林思危下班,见顾洽也一起来,倒也很高兴。虽说祖孙俩都能干,但要论力气活,当然是顾洽这样的小伙子更顶用。

而且……胡巧月暗暗想,看思危丫头和顾洽这相处,感情倒是很稳定,顾洽估计就是未来孙女婿了。那自家这点事,让未来孙女婿提前参与一下也不错。

五月末,日头已经很长,三人都觉得晚饭可以等会儿吃,趁着天色还亮,先去把房子看了。

阳川路的门牌,北边单号,南边双号,胡巧月现在住的281号,就是坐北朝南,算阳面,是比较好的朝向。如果是双号的屋子,则要从临街的阴面进出,朝南面只有窗户,没有街道,窗外是运河支流,也叫市河。

胡巧月喜欢住阳面,所以还是着重看单号。

261、263、265,三间屋子紧紧挨着,因为原来的居民搬得匆忙,里头一片狼籍。

三间屋子皆是两层带阁楼的建筑,但毕竟曾经住过十一户人家,这些人家对原有格局进行了很多改造,每一层都被格得特别狭小,其中261和263也像胡巧月现在居住的281号一样,从旁边隔了一个单独的楼梯间,二楼和三楼都分别住了人家。

唯有265号不同。

265号光面宽就比其他两户大一倍,在前后两栋建筑之间,还有个很是宽敞的天井。

当然,这天井现在也被搭了一大半,所以265号之前整整塞了五家人。

前排一楼二楼各住一家,后排一楼二楼各住一家,天井搭起来的小屋子也住了一家。另外天井角落里还有个低矮的小屋,则是五家人使用的公共厨房。

林思危见状也是感概,别说后世的林总没住过这样熙熙攘攘的屋子,就是在乡下,生活虽然过得清苦,也不至于挤成这样。

如此一看,鱼骨巷的屋子到底是安置的市里各机关工作人员,比起阳川路这种安置市区各企业工人的屋子,还是好太多了。

胡巧月叹道:“虽只离了百来米,我却几十年没有进这些屋子了。跟他们比,我竟住得不算挤了。”

林思危感觉到了奶奶的慈悲。

她以前的冷漠疏离,都是凄苦岁月之下的保护色,她的底子是善良慈悲的。

林思危轻声安慰:“听说这几家先搬走的,政策上有优惠,他们给分了花园新村呢。”

“是啊。我也听说了。”胡巧月脸上有了笑意,“隔壁王婆婆都羡慕坏了,说她也想住花园新村,还让我去跟市里说说,先把她腾退了。我说我哪有这么大脸面嘛,我要这么厉害,自己先进花园新村了,你说是不是。”

顾洽在三间屋子里都转了一圈,回到265号,听见祖孙俩对话,笑道:“这房子就是旧一点,整修一下,肯定比花园新村好。”

“我也犹豫呢,我心里中意这间265号,但要整修的话,好像工程量太大了。”

顾洽早想好了:“奶奶你拿定主意,你要想住这265号,不怕工程量大,我中学同学,关系可铁了,就在建筑公司,让他叫个工程队过来。他手下那些瓦匠木匠,呵呵,巴不得接点私活呢。”

这倒不错。胡巧月也想过,一般这些小打小闹的泥瓦匠活,都是喊些熟人帮忙,工艺什么的不能讲究。对胡巧月这种大户人家出身的,眼里一看便知好歹,只是以前没有资格讲究罢了。

但现在房子已经发还,胡巧英也带了一点现金回来给她。胡巧英的一点小心意,搁这里就完全可以整几间楼房了,她完全有条件讲究了。

国营建筑公司的工程队,手艺自然比熟人帮忙要好太多。何况顾洽还说,他还有一周归队,这一周他可以现场监工,争取把大工程都做完,收尾交给他同学负责,一定给办得妥妥当当。

林思危给他递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别看顾洽同志平时吊儿郎当,关键时刻特别顶用。

胡巧月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了。

“天井里加盖的全拆了,这种屋子就图个有天有地有院子,原本这造型是四水归堂,风水上有说法的,要尽量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前后两个外楼梯也拆了,以后就住我们一家人,可以直接从屋里的内楼梯。临街的一楼做客厅和厨房,二楼隔一个套间,后面这栋一楼二楼各一个套间……”

顾洽好奇地问:“奶奶,你们只有两个人,要三个套间?”

胡巧月非常坚决地点头:“要的,我得预备一间客房,家里万一来客人。”

“哦,对对,有道理!”顾洽立刻嘴甜点赞。

林思危心中一动,顿时知道了奶奶说的这间客房,心中应该已经有了人选。

顾洽在晋陵闲逛了这么久,终于在快归队时接到了这么“神圣而庄严”的任务,当晚就去他同学家,几乎是下通碟似的,要求同学明天就把人拉过来。

这位有能耐的同学叫岳剑锋,跟顾洽一样,也是读书非常一般的主儿。那时候两人“臭味相投”,彼此都觉得也不是一定要读书好才有出路,于是双双参军,保家卫国去了。

但岳剑锋所在部队没有上战场,当了三年兵就复员回家,分配到了建筑二公司。

要说他们有一点认知的确是对的,的确不一定要读书好才有出路。岳剑锋到了建筑二公司,很快就当上了项目经理,虽然做的工程都不大,但他项目上的工人,过得最舒坦。

没别的原因,就是他特别会接私活。

没多久,他就俨然一个小包工头,油水相当肥美。公司里也有其他项目上的同事很是妒忌,暗地里举报他。但岳剑锋本事大,他可不是自己肥美,他将油水的相当一部分都返还给了公司几位主要领导。

他称之为提成。

领导们于是心照不宣,对于那些举报,从来都是视而不见。真举报狠了,就说岳剑锋又没自己拿,你们以为每月发一次的电影票是哪来的,都是人家岳剑锋上缴的。

得,你没本事,你不上缴;人家有本事,人家给全公司职工谋福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