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多话 - 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 秋十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7章多话

第147章多话

梁金声十分珍惜这份工作。

虽说退休后有时间在家照顾儿子,但收入低了不少。加之儿子动不动就发病,每月还要额外支出一笔医药费。所以他宁愿以浓茶提神,也要白天来上班。

现在听说厂里需要懂立仓存储的工人,梁金声立刻就拍胸膛,说他徒弟现在就干这个,他下班就去徒弟家请人。

林思危心中一动:“他要愿意,晚上过来也可以,咱们肯定会给报酬。”

现在的良效厂可谓是开足马力,不停歇地工作着,用梁金声的话说,这里所有人都干劲十足,他从未见过这样奋斗的一群人。

身为局长,张正德显然也察觉到了良效厂的来势汹汹。

这天局里开会,丁光耀也来了。张正德找了个空,拉丁光耀聊天,一到办公室就喊:“给丁厂长倒水。”

肖慧玉走进来,给丁光耀泡了杯茶。

丁光耀一看肖慧玉,觉得脸生,问:“张局长,来年轻人了?”

张正德这才发现来的是肖慧玉。肖慧玉压根不是办公室的人,张正德连她名字都想不起来,但记得姓肖,便介绍道:“小肖,以前市里刘腊根的外孙女。”

肖慧玉的办公室离局长办公室隔着好多间。她是听同事说,酿酒总厂的丁厂长来了,一想,这不是丁韶武的爸爸吗?

高低要去混个脸熟啊。

同事们还在嘻嘻哈哈说丁厂长人到中年还是这么神气,中年人还保持这份气质的不多了之类的话,肖慧玉已经主动出击,候在了局长办公室门口,果然听到局长喊倒水。

虽然肖慧玉名不见经传,但她外公还是有头有脸的。

一说刘腊根的外孙女,果然丁光耀也向她点头,说:“你外公身体好吧?”

“谢谢丁厂长,他很好。”肖慧玉堆起一脸自认为很美的笑容,道,“丁厂长,我还是丁韶武的同学呢。”

“哦?”丁光耀的眉毛顿时扬起,“你也是粮校的?”

“是的,我也才毕业。”

“哈哈,非常好。粮校出人才啊。”

他说这话十分真心,心里想的是林思危。肖慧玉却不知道,以为他在夸自己:“丁厂长夸奖了,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张正德闻言,眉毛已经拧起。

他这种官场老油条,怎么听不出丁光耀根本没在夸肖慧玉,这位小肖同志倒是很会对号入座,实在不太机灵。

于是张正德不打算搭理她了,转身对丁光耀道:“厂里啤酒产线减了?”

“减了。今年大麦质量不行。难得有几个产地的还不错,北方厂家抢得厉害,价格太高,就没利润了。”

“上次去你们厂参观,不是刚建了新的大麦仓库?还以为你要大干一场。”

丁光耀摆手,一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表情:“嗨,这两年我们白酒效益好,厂里资金充裕嘛,能改建的,能扩建的,都弄一弄。早知道今年大麦这么难搞,这立仓就不建了,还不如扩大白酒生产线去。”

张正德道:“你说也奇怪啊。咱们这儿怎么就不流行喝啤酒呢?”

“你喝不?”丁光耀问。

张正德笑起来:“我还真不喝。我还是喜欢白酒,够味道,上头。”

丁光耀道:“所以吧,连张局长都不喝,啤酒还能卖给谁去啊。据我所知,红酒啊,啤酒啊,卖得都一般。夏天老百姓宁愿喝汽水。”

张正德看看他,有意无意提醒:“那天我去粮校的校办厂,看到你们厂的梁金声了。”

“老梁?”丁光耀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又不意外,“老梁家庭困难,去校办厂发挥发挥余热,赚点钱,倒也不错。”

“不怕他们把晋陵厂的生意抢了?”

“哈哈,张局长您这么一说,我倒要去粮校参观参观了。办得不错?”

张正德道:“真的不错。出乎我的意料。前几天我陪一位归国华侨去参观,嘿,真是像模像样。设备和人员都在陆续到位,要是顺利的话,我倒是挺看好的。”

“归国华侨?是姓胡吗?”肖慧玉插嘴。

张正德这才发现肖慧玉还没走,居然就大喇喇在这儿听着,实在很没有混机关的自觉。

不过丁光耀面前,又冲着刘腊根的面子,张正德没有发作,道:“是啊,你认识?”

肖慧玉已经想到了,一定就是林家乐嘴里那位舅爷爷。

好嘛,原来舅爷爷都去粮校了,这显然就是冲着林思危去的啊。

果然张正德并没有等她答复,对她认不认识胡巧英也完全不关心,已经转头对丁光耀道:“胡老先生已经决定投资粮校的校办工厂,以后啊,如虎添翼哦。”

“哦?”丁光耀好看的眉毛扬得更甚,“不得了,真要抢我们厂的生意了啊。看来我得去会会林思危那丫头了。”

肖慧玉已经听呆了。

什么意思?林家乐的舅爷爷,要投资粮校的校办工厂?

虽然她没上几天班,但她知道什么叫投资,就是出钱啊。

“张局长,胡老先生投资多少?”

“50万。”说完,张正德发现她还没走,这下也是实在忍不住了,皱眉道,“小肖啊,你先忙去吧,有事再喊你。”

这逐客令下得很明显了。肖慧玉顿时涨红脸,默默退了出去。

回到办公室,她越想越不服气,问同事:“你们听说没,有华侨给粮校的校办厂投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